男版伍繼紅:17歲考上清華,如今46歲成了一名月薪兩千的保安
文|野離離
在大學還未擴招之前,“大學生”三個字的含金量是相當高的。
那時候能考上大學的,大多是人中龍鳳,絕對是要被人高看一眼。
如果考上了名牌大學,那更了不得,這簡直就是祖上燒了高香,將是十里八鄉的勵志典範,成功者的化身。
人人都以為,擁有一個好的大學畢業證,就等於是走上了通往名利雙收的成功大道。
但其實,有些人,他們可能是比較會考試,僅此而已。
至於説書中的那些知識能否靈活運用到實踐中,在工作生活中是否有遠大的格局,超前的眼光,寬廣的胸懷,這些都不是靠考試得來的。
就像伍繼紅,本是一個普通農村家庭中的孩子,因學習成績一直都拔尖,最後考上了中國人民大學。
這等學府,光聽名字就了不得,對於那個貧窮的小山村的絕大多數孩子來講,是這輩子甚至下輩子都難以企及的殿堂。
伍繼紅的家人一開始也是這樣認為的。
01
那個時候國家對大學生是有分配的,好大學出來的,自然分到的單位不會差。
但伍繼紅沒那麼幸運,在她大二的時候,國家取消了包分配的就業政策。
也就是説,所有的大學生畢業之後,都要自己去找工作。
這其實未必是壞事,不管怎樣,名牌學校畢業證書還是能為畢業求職者加分不少,而且能更靈活地選擇自己喜歡的工作。
伍繼紅畢業之後就開始着手北京公務員的考試,很遺憾,她沒通過面試。
她也就沒再考,決定南下廣州找一份工作先,邊走邊看。
因為她的專業是檔案管理,擇業範圍有點窄,一開始只是做些文員性質的工作。
後來與公司一同事鬧了矛盾,一氣之下就辭職,之後又去了一個小公司做打雜之類的工作,工資才一千多。
這份也沒做多久,就又去了一家服裝廠做裁剪女工,這份工作對學歷基本沒啥要求,都是手上的活兒,而且相當累,酬勞也不多。
高不成低不就,伍繼紅找的工作基本沒有做很長時間的,而且也基本專業不對口,工資低,成就感也低。
就這樣輾轉多地,頻繁跳槽,即便有着高學歷,依舊在底層打轉。
後來遇到了只有初中學歷,自己曾經的同窗郭某,兩人談起了戀愛,沒多久就結了婚。
但婚後兩人感情不好,爭吵不斷,伍繼紅終於忍受不了,帶着八個月的身孕離婚了。
這之後是匆匆再嫁小學沒畢業,家境貧寒的鄧某,這一腳彷彿就像陷進了苦難的泥潭,生育了5個兒女,終日圍着孩子灶台轉,算計着每一分錢。
後來,她家被納入了當地的精準扶貧對象。
高開低走的人生,懷才不遇的抑鬱,結局甚讓人唏噓。
不是每個人站在高處都能抓住機遇。
一個人最終能否達到他心中成功的目的,除了高學歷,會考試,還需要很多很多其他的能力。
02
除了伍繼紅,還有一個叫張曉勇的清華學霸,也過得不盡人意。
1991年,當時才17歲的張曉勇以接近滿分的成績,考上了清華大學。
他就是所有知道他的人的眼中的天之驕子。
父母也相當欣慰,因為他家情況也不算很好,好在父母比較開明,知道知識的重要性,砸鍋賣鐵也要供兒子上學,並督促他好好學習。
那時候吃完飯張曉勇去洗碗,都要被媽媽責備,她認為,男兒志在四方,多花點時間在學習上,準備着有做大事的能力。
好在張曉勇相當爭氣,給父母掙了臉面。
大學畢業後,張曉勇選擇去廣州一家中外合資的日化公司工作。
他一心想做的是研發工作,喜歡待在實驗室,對比不同試劑混合後的反應,研發能滿足市場需求的產品。
不過很不幸運的是,他被分配到了客服部,一個學生物的高材生,去做每天與不同的人打交道,解決他們反饋的各種問題。
這項工作本身並沒有不好,事實上,很多事業相當成功的人,起初都是做客服或者銷售之類的工作。
這類工作能更好地瞭解客户的需求,進而能進一步瞭解市場的需求,同時還能與不同的部門進行關聯,瞭解公司的運作機制。
問題是,並不是每個人都適合這類型的工作。
雖是清華高材生,但張曉勇知道,自己的性格不適合客服,雖然當時的工資也不低。
不過他還是在這家公司待了五年,一直幻想着能轉崗進研發中心,卻一直沒能如願。
5年做着不適合自己的工作,這本身就相當的煎熬和痛苦。
雪上加霜的是,父親這個時候病倒了,而且很嚴重。
張曉勇決定辭職回家,一邊照顧父親,一邊另謀出路。
03
怪只怪現實太骨感,生物專業找到對口的工作太難了,之前的客服工作也沒能給他帶來多少幫助,而且一線客服這個崗位本身要求也不高,當然薪資也不高。
家中有病父要照顧,巨大的開銷帶來的是巨大的生活壓力,而且在長沙並不比在廣州好找工作,後來他去了一家房地產公司工作。
幾年之後,他又去做了一名保安,每月拿着相當低的薪水,過着“與世無爭”的平淡生活。
不爭,是爭不贏也爭不了。
最後選擇安於現狀,過着老婆孩子熱炕頭的生活,就已經相當知足。
以前媽媽不讓他做洗碗刷筷的事,如今他每天下班都會帶孩子洗碗筷的事。
並樂在其中。
高材生泯然於眾,變得平庸,讓很多人都覺得可惜了。
但轉念一想,沒有人規定,名校高材生,就註定高人一等,贏了起跑線,也可以被黑馬超過。
這世界是公平的,它讓更多的人,只要真正付出了努力,就可能收穫相應的成功。
它也是不公平的,有些人一出生就在羅馬,而很多人拼盡全力,可能終生都到不了羅馬。
而且人生有無數的選擇和可能,沒有那種絕對的好或者那種絕對的差,工作不分貴賤,在平凡的崗位依舊可以做出驚天動地的事來。
所以説,沒必要再為高材生淪為普通人感到可惜遺憾了,雖然兩人學的專業沒那麼好找工作,但現實中專業不對口的人照樣能混的風生水起。
人是社會的人,要懂得改變自己,要學會順勢而為。
很多很多的東西,在書本上是學不到的,如果只會死讀書,如今的結局,又有何值得驚訝的呢?
再説了,活法有很多種,就像張曉勇,覺得當下幸福就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