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30日,教育部召開新聞發佈會,對“雙減”工作作出了一系列重點部署。對義務教育學校,發佈會明確提出:要嚴格執行均衡編班的法律規定,不得以任何名義設置重點班。除此之外,教育部還要求:學校要嚴格執行考試管理規定,不得違規組織考試,不得按考試結果給學生調整分班、排座位、“貼標籤”。這種“組合拳”式的規定,意味着很多人童年熟悉的“重點班”“實驗班”“培優班”“領先班”等概念,將一併告別義務教育的舞台。對廣大中小學生而言,這也意味着他們的“同輩壓力”將會得到切實、有效的縮減。
很長時間以來,公眾對形形色色的重點班已經習以為常。不論是身在學校的未成年人,還是未成年人的父母家長,都對進入重點班這件事趨之若鶩。進入重點班,意味着“擠”進了更高的梯隊,這不僅是一種優越的標誌,也意味着這部分學生能夠分配到更優質、更充足的教育資源。反之,不能進入重點班,則意味着學生要面臨“掉隊”的恐懼。精神壓力和資源分配的雙重打擊,很可能讓這部分學生陷入惡性循環。這種圍繞重點班展開的“卡位賽”,固然能讓“贏家”從中獲利,但本質上並沒有增加教育資源,只是加劇了教育資源分配的不均。“贏家”得到的一切好處,最終都要由“輸家”為其埋單。
競爭本身未必是壞事。在學校,學生與學生展開同輩競爭,並在競爭中得到激勵,從而加強學習效率,本身並沒有什麼問題。但是,這種競爭應當以適度、健康為前提,不宜過於激烈。表現優秀的學生自然應當得到表揚,表現不佳的學生也應得到有效的督促和鼓勵。合理的正反饋和負反饋,可以讓不同水平的學生都從中有所收穫。但是,設立“重點班”乃至根據成績調整分班的模式,相當於人為把學生分為三六九等。對九年義務教育階段的學生而言,這未免過於殘酷,也可能使其失去上進的動力。
教育公平是社會公平的重要一環。對於這件事,國人歷來高度重視。義務教育階段的學校,理應把公平的原則擺在最優先的位置上,否則便辜負了廣大學生與家長的期待,也會讓社會公平的基石受到侵蝕。如果教育公平得不到保障,堅信“讀書改變命運”的廣大家長,必然會使盡渾身解數讓孩子在競爭中取勝。這不僅對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長不利,也可能給整個家庭造成不必要的矛盾和負擔。
面對有關部門的最新政策,有人可能會從自己的經歷出發展開思考,認為自己的童年成長受益於重點班,因此得出“取消重點班可能有害”的結論。但是,在評價一項公共政策的得失時,評價者不能僅僅代入特定羣體的立場,而應遁入“無知之幕”,從所有受影響者的角度考慮問題。能夠進入重點班的學生註定是少數,更多孩子都只有在重點班外羨慕的份。這些孩子的受教育權,同樣應該得到足夠的尊重,他們也決不能輕易被“放棄”。
歸根結底,打破重點班的編班模式,不會對任何資源造成實質性的損失。這也有助於在全社會的範圍內,減緩家長和學生的“教育焦慮”,防止“內卷”現象進入校園。
來源:中國青年報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