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這篇高考滿分作文真的“侮辱了語文”?

由 司空梓瑤 發佈於 經典

“不要輕易否決一個努力讀書的少年,

也不要高估自己的閲讀能力。”

編輯|李致一

今年的一篇名為《生活在樹上》的高考作文,又是引起大範圍爭議。每年的高考作文,總能牽扯最多數國人的目光,可以理解。畢竟我們是文章治國的策源地,畢竟高考試題中,只有作文才能找爭議的最大公約數,讓大家七嘴八舌一下。數理化,還有我等置喙的可能?

有熱心的網友提煉了這篇高考作文的觀點:1.我想上天;2.但我的靈魂擺脱不開世俗的束縛;3.因為我還沒有足夠的經驗,上天的想法很不理性;4.天上的生活是未知的,可能會丟了自我;5.即使我上了天也不能對停留在地上的人表示鄙視;6.上天還是留在地上是每個人自己的選擇;7.保持上天的理想,同時熱愛地上的生活。

《生活在樹上》,批評它的人,集中在三個方面:1.不説人話;2.表達不清楚;3.掉書袋。

它能得滿分嗎?任何判斷,都要放入具體的語境中評價。《生活在樹上》是篇高考作文,就需要用公開實行的高考作文評判標準來衡量。

我百度了所謂全國新課標高考作文評分標準,比較細啊。

估計很少有老師會嚴格一條條執行。畢竟對標準的認識,同樣存在巨大彈性。譬如內容項所涉及的所謂“文章好壞、中心明確與否,內容是否單薄、感情是否真實”的問題,都是很難量化的。實際執行起來,只要不是編造的文章,打分的彈性就出現了。

一篇文章如何能奪得閲卷老師的注意力,無非就是四個方面:1.出眾的文采。表達的別緻,文采沛然。這個是表面功夫,但漂亮的東西,往往是流量的第一保障。2.思想的深刻。巧妙的角度,對素材闡發精微,發別人所未發。3.行文的技巧。邏輯的推進,如坦克沉着推進,如輕騎席捲而過,都是套路。語文老師也教了我們不少,就看大家臨時用得是否嫺熟。4.素材的運用。精妙的意象,豐富的材料,對現實的關照,都是作文的加分項。

我們回頭看這篇作文,它的行文顯然迥異於一般高中生的作文表現。少年喜歡翻譯體的表達,喜歡用一些生僻字表達自己思維的推進程度;少年的論述,喜歡引用名人的語句。不停蹦出的生僻的字和詞,行文晦澀。但據此就認定作者是在“裝逼”、在“賭高分”,“侮辱了語文”,那真是小看了語文、輕慢了少年。裝這種逼,需要超出同齡人的理解力和閲讀量,僅此,難道不感到驚訝?再説,掉書袋和表達生僻的逼,我們成年人,或者説好多以文為生的寫作者,不是已經裝過或者在裝着的路上嗎?

你看到少年造的句是病句嗎?如果有,這個倒是減分項;你看到少年的行文囉嗦了嗎?你説有,但你説的別人不一定認同。

至於晦澀,你只能怪少年嗎?你怎麼不説提高一下自己的閲讀理解力?

給不給滿分,完全可以商榷。但因為它不符合我們既定的“優美”、“流暢”的行文標準,就給一個少年扣上“不説人話”“侮辱語文”的帽子,輕點説,是一種思維的輕浮;重點説,是喪失了成年人的氣度。

説實話,少年這些行文”問題“,落在我們成年人,尤其是以文為生的人筆下,可稱為一種“毛病”——用多了大詞,拉扯了那麼多虎皮,表達那麼曲折,你可以説他“侮辱了哲學”,“侮辱了語文”,“不説人話”。一個思想和表達,還在成長的少年,即使他如時評家曹林所説“沉迷於後現代文本”,又能有多大的問題?他本來就是在學習説“人話”。再説,你難道看不出他思索的幽微、他已超越一般同齡人的表達能力?

很多人都知道,寫作文章,首先是學習繁華,而後是學習從繁華中走出。譬如剛寫作文時,我們的語文老師,一直叮嚀我們要多用成語,多引述名人名言。窮人,是需要物質的豐盈。

但如何從繁華中走出,可以説,每個寫作者都有自己的努力路徑,甚至是一生的功課。至於“文從字順”,每個人的理解也會不同,這是一個可以很高,也是一個可以很低的門檻。就譬如近幾年牛氣哄哄的熱詞——“接地氣”,誰都可以用此來批評想批評的對象。

不輕易否決一個努力讀書的寫作者,尤其嘗試創新的少年;也不要高估自己的閲讀能力,這是一個成熟社會喜歡閲讀的大人應該具備的胸懷。

以同理之心,想想我們學習寫作的少年時光,這類“逼”我們能裝嗎?是不是也熱衷裝過?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