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2020年高考志願填報,大類招生究竟有何“玄機”?如何應對?

由 鹹春葉 發佈於 經典

近年來,在高考錄取過程中,越來越多的高校推行按大類招生。大類招生不是按照具體專業招生,而是高校將相同、相近學科門類,同院系或是不同院系的專業合併,按一個大類招生。那麼大類招生究竟有何“玄機”?在高考志願填報時如何應對?

大類招生對學生培養是寬基礎。大類招生是高校將相同或相近的學科劃歸為一個大類進行招生,其中一個大類可以包含幾個專業甚至十幾個專業。如工商管理類、公共管理類等。在大學經過一至兩年的通識教育培養,在大三學年時才面臨專業分流的選擇。培養的學生基礎知識紮實,眼界寬,綜合素質更高,對專業的認識、自己的未來規劃更加明確。

大類招生有利於學校的管理。大類招生專業分流,學校相當於重新拿回了專業分配權力,對學生的管理力度加大。學生想要分配到理想的專業,學習就不能放鬆,危機感時刻懸在頭上,混的學生必將被分流到冷門專業,這是每個學生到不願意面對的結果,對學風建設有促進作用,有利於學校的管理。

大類招生選擇專業風險減小。實行大類招生,一個專業大類只有一個分數線,大類裏的“好專業”和“差專業”錄取分數是同樣的,和選擇單獨專業比較,因為要照顧到各個專業,大類招生專業錄取分數降低,選擇專業風險減小,對專業意向不明確的高考生有利。

以上這三方面是大類招生的優勢所在,當然也有不利的方面,主要是:大類招生裏面的專業多,“良莠不齊”,高考生有被分流到“差專業”潛在的風險,在專業分流時難以把控。各所高校幾乎都是全國性招生,即使是同一大類專業,各省錄取分數不同,生源質量有高有低,對生源質量較差省份的考生來説,風險更大。

從以上簡要分析不難看出,大類招生既有利又有弊端,因而高考生在填報志願時,如果選擇的是大類招生專業,那麼就必須做好充分的準備工作,詳細瞭解大類中都包含哪些具體專業,將來如果被分流到“差專業”自己能不能接受,如果不能接受,在填報時注意規避。

另外,各所高校的分流政策也都不相同,都是由學校自己制定的,必須查看高校的分流政策,做到心中有數,切不可馬虎大意。大類招生可以説有好的一面,同時也有不好的一面,在填報志願前需要對高校的大類招生有充分的認識和詳細地瞭解,做好規劃,科學應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