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東北敗局已定的情況下,淮海戰役國軍再不放勝負手,後面基本沒什麼戲了。表面上是80萬對60萬,其實這個國軍80萬有點虛,好些都不在位置上,加上戰前主力部隊受到起義影響太大,比如何張起義,直接導致7軍團被包圍在碾莊,廖運周起義導致12軍團突不出去。國軍高層內應早把作戰計劃傳給我軍。這些因素加起來,想不敗也難,但也不是沒有機會。從大局上説,東北敗了,4野入關早晚的事,中原戰場必須放出勝負手,吃掉華東粟裕,後援助傅作義,才有可能頂住東北林彪部,有些調侃話説國軍淮海戰役黃百韜是黨國罪人,打的太堅決把部隊都帶進去了,説什麼影響了國軍守長江等等,這就是胡説八道了,難不成全部跑掉了,就可以守住長江了?老陣地你守不住,新到的陣地你更沒機會,共產黨打運動戰是絕對高手,被追擊時不可能站穩腳跟,看看廖耀湘的結果。
國民黨沒幾個能打的軍,打出1比1的,更屬鳳毛翎角。五大主力黃維軍團也沒打出1比1。這個黃百韜被包了反倒讓我軍損失了6萬多人。黃百韜初在江蘇省防部隊任排長、連長。被奉系軍閥張宗昌俘虜後,投靠奉系升任旅長。張宗昌被蔣介石消滅後,投靠蔣介石,任國民革命軍第41師師長、冀察戰區參謀長、國民革命軍司令部高參、第三戰區參謀長、陸軍中將、中華民國陸軍第二十五軍軍長。解放戰爭時期,任國軍第七兵團司令。想不到國軍精鋭雲集的淮海戰場,華野最難啃的骨頭竟是這支雜牌軍。當初在二十五軍時和普通國軍相比黃所部特點就非常明顯,每戰爭先,這在國軍裏很少見,類似的事大概只有七十四軍(國軍五大王牌主力之一)做過。軍紀和單兵素質可以在國軍裏排前列,是國軍中唯一一位不是黃埔系、沒背景靠實力獲得蔣信任的將領。蔣是個非常多疑的人,一個外派將領獲得信任並委以重任,僅此一例。所以黃也是很多國軍將領眼裏瞧不起的雜牌軍。黃伯韜統領第七兵團源於之前的中原大捷。在共軍豫東戰役第三階段中,黃百韜在帝丘店地區親自率2營部隊在4輛坦克掩護下苦戰八晝夜,親率戰車救援第七十二軍,以兵團司令官身份反守為攻逆襲,黃百韜負傷仍死戰不退,創造了國軍戰史上兵團司令帶隊衝鋒之唯一戰例。
他的參謀長死勸也未攔住他,面對絕對優勢華野部隊,黃百韜部傷亡重大,團長李景春也重傷倒地,黃本人受傷,仍大呼口號,死戰不退,部隊受兵團司令官激勵鼓舞,拼死猛衝猛打,一舉奪回4、5個村莊,遏制了華野進攻勢頭,初步穩定了陣地。,我軍被迫撤退,並損失慘重。因此役黃百韜於九月獲頒青天白日勳章,並被破格提拔。戰前南京國防部舉行作戰會議,把“守江必守淮”構想提出討論,當經決定徐州剿匪總司令部方面,以一至兩個軍堅守徐州,所有隴海鐵路上次要城市,一律放棄。把所有兵力,集中於徐州、蚌埠間之津浦鐵路兩側地區,實施攻勢防禦,守淮河保長江,拱衞(南)京、滬(上海)。此一構想呈奉蔣核定後,參謀總長顧祝同即於11月3日,帶同作戰廳長郭汝瑰,前往徐州,召集剿匪總司令部所屬之高級將領,舉行會議,研討具體實施辦法。在會議上,黃曾説了一番話:“陳毅主力業已由魯西、南南下,將會合其在蘇北三個縱隊,夾擊我兵團。劉伯承部將從西南方向,牽制剿總各主力兵團,使不能應援我。如此擊破我兵團後,再循序逐次各個擊破其各兵團。”他並主張以徐州為中心,集結各兵團對東南西北各方向備戰,深溝高壘,打算作持久戰。黃這番話,在此前稍久,曾對劉峙説過,沒有什麼反應,所以又在會上提出。
黃此一看法,可以説完全正確,只是沒有被採納重視,招致惡果。 淮海戰役的結局其實早就已經定了,何張二人賈汪起義,造成國軍防線大缺口。粟裕後來給中央報告説戰機就是四小時;如果何基灃、張克俠不投共,就沒有包圍黃百韜的戰機。而黃百韜兵團的覆滅,使我軍在兵力對比上轉為優勢,並掌握了戰役的主動權。淮海戰役有兩個決定性的戰點,分別是黃百韜兵團和黃維兵團被滅;黃維兵團也是出了個廖運周,陣前倒戈;還有郭廳長擾亂視線,解圍雙堆集計劃泄露。可以説淮海戰役就是我軍的間諜戰全面開花的勝利結果(淮海戰役中國軍被俘32萬餘人,斃傷17萬餘人,投降3.5萬餘人,起義改編2.8萬人;國軍將領被俘124人,陣亡6人,投降22人,通敵8人),何況當時就算架上浮橋,也難救國軍於危亡。杜聿明事後曾説:“大廈將傾,一木難支。”碾莊兵敗非黃公之失。
雙方都拼得精疲力盡的時候,這時候國軍再來一隻隊伍,粟裕可就叫天天不應了。這時才是國民黨的絕佳機會,如果不是白崇喜從中搞亂,宋西廉,張金兵團等一旦加入戰場。 中野劉伯承是不可能頂得住,要麼打光了,要麼只有打游擊去了。
粟裕 是會打,可是和黃百韜血拼後虛弱得不得了,徐州國軍此時烽湧而入,中原可大定,再派出部隊支持傅作義,全國形勢還可以支撐下去的。這個國軍罪人非白崇喜不可了,如果再找也就是起義部隊了。信口雌狂説打的最好的有罪了,莫非會逃跑的是英雄,換句話説最會打的都死了,剩下一堆臭蝦 能頂着天?所以國民黨有沒有機會,就是7軍團血戰的半月內,重慶幾個重兵集團全部北上支援淮海,時間再拖久了東北軍一入關,就再也沒戲了。如果北平得到支援,關內的資源比關外大得多,根據歷史經驗守個幾年沒什麼難的,相反如果退守長江,資源對等哪早晚還是守不住,有那麼個幾年時間,也搞分田地平民氣,軍事上保持平衡,最終和談還是大有希望的。這個大局來説白崇喜是黨國不折不扣的第一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