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課有感:讀寫訓練不止於有了答案,語文課還要“臨門一腳”

  看球賽,最酣暢淋漓的就是看臨門一腳,“射門!”

  看課,也有期待。

聽課有感:讀寫訓練不止於有了答案,語文課還要“臨門一腳”

  場景一

  這是五年級的語文課,學第四課《梅花魂》。(學生做了預習,基本讀通了課文,初步瞭解了課文的大意。)課的開始,老師先介紹了一下梅花高潔、堅韌的特點,然後問同學們還記得哪些描寫梅花的詩句?同學們紛紛舉手背誦。老師表揚了他們,又在大屏幕上出示了另外幾句讓同學們齊讀。老師再次點明梅花的品質,同時還介紹了“歲寒三友”“歲寒四君子”的知識。接着,由此導入到《梅花魂》的新課學習。

  看這個教學片段,發現什麼問題嗎?

  有,問題就是學習到了門口沒進門。新課導入雖然要簡練,但是更需要把握導入素材和課文學習的內在聯繫。所謂“詩言志”,散文也是表達作者情懷的。讓學生背誦描寫梅花的詩句,不只是為了引入“梅花”這個關鍵詞和主題事物,而是要讓學生聯繫詩句中所描寫梅的品質,以及詩句中作者透過文字對梅的賞識和讚美。所以,我們要讓學生意識到背誦的詩句和要學的散文之間有着更多的聯繫。

  那麼,學生背誦這些詩句的時候,老師可以跟進這樣一句話:“你從這句詩中看到了梅花的什麼特點(品格)?”或者,“背誦這句詩,你感受到作者想表達怎樣的一種情懷?”這樣,不僅能引領學生養成披文入理的學習意識,養成體會文學表達的意趣,還能啓發學生將新課與以前的課文進行比較和關聯學習。

聽課有感:讀寫訓練不止於有了答案,語文課還要“臨門一腳”

 場景二

  老師板書課題《梅花魂》,在屏幕上出示“魂”的幾種字典解釋,問學生課題中“魂”的意思應該選哪一種?學生有各自不同的答案,老師也判了對和錯。

  這段教學有什麼問題嗎?

  有,還是到了門口不進門。平常不是要訓練學生解釋詞語時要聯繫上下文的嗎?解釋這個詞的時候,怎麼就不讓學生去結合課文來説呢?不妨提示學生:“我們瀏覽一下課文,再來看看這個詞選哪個意思呢?是哪句話給了你提示?”

  這樣,將詞語迴歸語言環境中,就很自然地訓練了學生聯繫上下文理解新詞句的習慣。同時,更是利用詞語解釋進行了一次閲讀引導,為進一步閲讀課文做準備。

聽課有感:讀寫訓練不止於有了答案,語文課還要“臨門一腳”

 場景三

  老師課前解讀課文一定很充分,課堂啓發學生圈畫文中讚美梅花品格的語句。

  “旁的花,大抵是春暖才開花。她卻不一樣,愈是寒冷,愈是風欺雪壓,花開得愈精神,愈秀氣。她是最有品格、最有靈魂、最有骨氣的!”

  “幾千年來,我們中華民族出了許多有氣節的人物,他們不管歷經多少磨難,不管受到怎樣的欺凌,從來都是頂天立地,不肯低頭折節。”

  老師帶領學生朗讀這幾個句子,點撥學生關注其中關聯詞使用,提示同學們朗讀時注意這些關聯詞。

  這個教學片斷有問題嗎?

  有,仍然是到門口又止步了。關注到關聯詞運用,很好,但是,有沒有想過作者這樣的表達有什麼好處呢?

  不妨啓發學生(可以去掉關聯詞對比):“用了這些關聯詞,句子讀起來有什麼感覺?”讓學生髮現和體會語句的句式美感和語意遞進這些表達技巧,不僅讀來朗朗上口,更讓學生感受到作者對梅的品格的崇敬心情,領悟語句的表達效果。

聽課有感:讀寫訓練不止於有了答案,語文課還要“臨門一腳”

  三個場景片段,説語文課讀寫結合訓練的時機和火候把握。

  簡單來説,老師要有主動的訓練意識,備課預設也好,課堂即時生成也罷,我們儘量用好用足讀寫訓練的素材、資源,在課堂上的提問、討論不能止步於呈現答案,更要關注答案的形成過程、答案的訓練價值,讓一般的答案成為新的讀寫訓練的增長點,有效促進學生語文能力的提升。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1417 字。

轉載請註明: 聽課有感:讀寫訓練不止於有了答案,語文課還要“臨門一腳”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