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為什麼説德國入侵蘇聯推遲一年將很難獲得勝利?坦克是德軍的3倍

由 慕容亦凝 發佈於 經典

上個世紀30年代末,德國實施“強軍興國”策略並迅速在歐洲崛起,他們的首要目標就是凡爾賽戰勝國,而尚未從“經濟大蕭條”中恢復的英、法等國,只得採取“綏靖政策”並試圖“禍水東引”,將戰爭的威脅轉嫁給意識形態上的對手——蘇聯。
出乎人們預料的是,就在德軍入侵波蘭的前一週,原本兩個“明爭暗鬥”的蘇、德兩國簽署了《互不侵犯條約》。儘管該《條約》只是一個“權宜之計”,但確實緩和了緊張的蘇德關係,蘇聯不僅爭取到了更多的備戰時間,甚至有些有恃無恐。
蘇聯空前的戰爭準備。
作為意識形態上的對手,蘇聯統帥十分清楚與西方國家必有一戰,尤其是德國,更是他防範的重點,必須利用《蘇德互不侵犯條約》加強備戰、防患於未然。就在與德國共同瓜分波蘭後,隨即吞併了波羅的海三國,並着手建立一條“東方防線”。
也就是説,在德軍橫掃西歐的同時,蘇聯也加快了戰爭準備。為了穩住德國人,蘇聯認真履行兩國間的貿易協定,不斷地將糧食、石油、磷酸鹽等戰略物資運往德國,直到戰爭爆發。與此同時,蘇聯在軍事準備方面,更是不遺餘力地挖掘潛力。
首先,在蘇聯統帥的要求下,國防工業建設的步伐越來越快,短短2年,國防工業增加39%,是其他工業的3倍,新建工廠遍佈全國各地。除了新式飛機外,蘇軍在武器產量上已大大超過同時期的德國,而先進的T-34坦克開始進行大規模量產。
其次,加緊訓練部隊。受國內大清洗的影響,蘇軍的指揮系統瀕臨癱瘓,戰鬥力低下讓蘇聯統帥憂心忡忡,他決定開展“大練兵運動”,特別在西部軍區,更是在開戰前一年,進行了5次集團軍級的野戰演習,各軍兵種的協同作戰得到加強。
更關鍵的是大規模擴編軍隊和整組。蘇軍從2年前的98個師200萬人,迅速擴充至戰前的303個師500萬人,並組建多個機械化軍,將擁有近3萬輛坦克,其中先進的T-34、KV坦克數量達1.5萬輛,是同時期德國裝甲部隊坦克總和的3倍。
可以説,蘇軍的極速擴充是空前的,儘管其全軍的戰鬥素養還不是很高,換裝也剛剛開始,少量的先進裝備還未形成戰鬥力,但不容置疑的是,如果戰爭延遲一至兩年後爆發,蘇軍將佔據全面優勢,這也是德國元首急於入侵蘇聯的原因之一。
蘇聯統帥“得寸進尺”。
1941年蘇德戰爭爆發前,德軍用了不到一年的時間將整個西歐大陸納入自己的勢力範圍,英國憑險據守,但形勢不容樂觀。在德國上下沉浸在勝利喜悦中的時候,蘇聯卻在“悶聲發大財”,跟在德國後面撈取了不少好處,甚至是有恃無恐。
原來,就在德軍征戰波蘭和西歐,並連戰連勝之際,蘇聯也未閒着,不僅從波蘭拿到了西烏克蘭和西白俄羅斯,而且入侵芬蘭,將國境向北又移動了150公里,甚至藉助武力要挾吞併了波羅的海三國,並從羅馬尼亞拿走了比薩拉比亞等戰略要地。
令德國人憤怒的是,除了與芬蘭一戰付出代價外,蘇聯幾乎是兵不血刃地達成了自己的目的,這分明就是德國在前浴血奮戰,蘇聯在後“撿洋落”、白得好處。而且從其動作看,蘇聯利用擴張領土來進行對德戰備的意圖,也越來越明顯。
更有甚者,就在德軍為登陸英國忙於空中決戰的時候,蘇聯提出進一步和德國商討如何劃分在歐洲的勢力範圍,並要求擴大蘇聯在芬蘭、羅馬尼亞和保加利亞的地盤,而且將勢力範圍伸展到土耳其和伊朗,甚至迫使德軍從芬蘭境內撤出。
而上述這些國家,大都從意識形態上反對蘇聯,一戰時期有英、法等國撐腰,共同抵制俄國。如今,隨着德國的勢力擴張到整個西歐大陸,這些國家又紛紛投靠德國。而按照蘇聯的要求,德國不但不能為其提供庇護,而且還要拱手讓給蘇聯。
毫不誇張地講,此時蘇聯的要求不僅遠遠超出蘇德條約的範圍,反而將手伸進了德國的勢力範圍。“是可忍,孰不可忍”,蘇聯的“得寸進尺”徹底激怒了德國元首,就連曾經不願與蘇聯交惡的國防軍將領們,也紛紛表示儘快對蘇聯開戰。
至此,雙方的談判自然是不歡而散,蘇、德兩國的“蜜月期”也走到了盡頭。如果説主張入侵蘇聯,大都出於德國元首的個人考慮,那麼蘇聯統帥的“貪婪”,徹底激起了德國上下的憤怒,“巴巴羅薩計劃”的實施有“先發制人”的味道。大家認為呢?歡迎留言並一起討論。
參考文獻:《第二次世界大戰》,《蘇德戰爭》
歡迎搜索關注“白楊樹下談歷史”//學習歷史,傳播文化正能量//未經授權,請勿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