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封面評論丨食品“零添加”,應該基於科學而非修辭學

由 豆更生 發佈於 經典

□蔣璟璟

記者走訪市場發現,目前“零添加”標註在包裝食品中並不少見,不同企業、不同產品對“零添加”的定義也各不相同。宣稱“零添加”、“不添加”或暗示食品添加劑有害,已成為不少新興品牌的營銷手法。據食品企業介紹,“零添加”是一種市場趨勢,是商家對細分市場的爭奪。如果企業尤其是新品牌不進行標註,往往會處於競爭劣勢。但在一些專家看來,“零添加”標註順應了消費需求,但其背後的恐慌式營銷及對一些食品添加劑的污名化暗示值得注意。(新華社)

消費者普遍對“食品添加劑”心存疑慮、天然排斥,從某種意義上説,也算是一種應激創傷綜合症了。畢竟,前些年食品安全醜聞頻發,公眾一再深受其害,難免有了心理陰影。基於自我保護的天性,自然會對食品本身之外的“添加物”有所警惕。這一心理情有可原,然而在現實中,卻被商家放大和利用,於是就有了各種形形色色的恐慌式營銷,有了花樣百出的炒概念收割。

作為現代食品科學和食品工業的重要成果,各類獲批的、合規的添加劑事實上起到了重要作用,比如説增加保質期、改善口感、均衡營養、美化外觀等等。但在標榜原生態、純天然的今天,不少人卻是聞“食品添加劑”色變,這無疑是極不公平的。所謂的“原始信仰”,很多都是反智的、無厘頭的。常識是,真正的“零添加”基本是不可能實現的,特別對於預包裝類食品而言更是如此。刻意追求所謂“零添加”的後果,很可能是食品變質、被污染,可謂得不償失。

值得擔憂的是,由於自身的信譽塌陷,很多食品廠商已經失去了對消費者進行科普和常識教育的底氣,轉而選擇對消費者的“偏知偏信”討好迎合和推波助瀾。“零添加”、“不添加”,諸如此類的外包裝修辭學大行其道的今天,我們看到是科學精神的消弭,看到的是行業專業主義對於民間錯誤偏見的妥協。食品工業,從之前的“品質造假”,到如今的“概念恐嚇”,這是一種一以貫之的不誠實、不正直。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歡迎向我們報料,一經採納有費用酬謝。報料微信關注:ihxdsb,報料QQ:33864057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