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三國演義》中,許多名將都死在箭下。很多人的死法都透着奇端詭異。咱們一個個來分析一下。
一、孫策
大家都知道,孫策號稱是“小霸王”,武藝高強,橫行江東,所向披靡。
在《三國演義》第7回,孫策隨父親孫堅出征,在鄧城與黃祖交戰,黃祖部將張虎出陣搦戰,孫堅麾下韓當飛馬迎住,兩人大戰三十回合,張虎力怯。黃祖的另一員部將陳生出馬助戰,孫策張弓搭箭,一箭射去,“正射中陳生面門”。
而孫策是怎麼死的呢?主要原因就是受了刺客的箭傷。在《三國演義》的29回,孫策兵至丹徒,獨自出去打獵,卻遭到三名刺客的襲擊,其中一個刺客“拈弓搭箭射來,正中孫策面頰”。
孫策曾經射中敵人面頰,他也是面頰中箭。
二、太史慈
太史慈號為東吳第一勇士,不但武藝高強,他還有一手出眾的箭術。
在《三國演義》的第11回中,北海城孔融被巨寇管亥包圍,太史慈奉母命前去救援。孔融派他殺出重圍去向劉備求救。太史慈披掛上馬殺出城去,城外眾賊寇追來將其包圍,太史慈停馬倚住鋼槍,“拈弓搭箭,八面射之,無不應弦落馬”。太史慈射了很多箭,傷了不少人。
而後來在《三國演義》的第53回,太史慈率兵夜襲合淝城,中了敵人的埋伏,城頭上一聲炮響,亂箭齊發,“太史慈急退,身中數箭”。
在北海城,太史慈“八面射之”,射死很多小兵。而在合肥城,眾小兵“亂箭射下”,把他幹掉了。
三、張遼
在“五子良將”中,張遼的軍事才華最為高超,成就最大,他也是一員善射的勇將,有一手好箭法。
在《三國演義》的第49回中的赤壁之戰,黃蓋詐降,率領火船隊將曹軍燒得焦頭爛額。黃蓋駕駛着戰船四處搜找曹操,張遼掩護曹操逃走,趁着形勢混亂,張弓搭箭,一箭向黃蓋射去,“正中肩窩,翻身落水”。黃蓋雖然被韓當救起,但從此後就從戰場上銷聲匿跡了,應與這次受傷有關。
而在《三國演義》的86回,張遼隨曹丕南征東吳,遭到火攻,曹丕慌忙下船上岸,在眾士卒的保護下撤退,途中遇到了東吳大將丁奉的攔截,張遼挺刀迎戰,“被奉一箭射中其腰”許,徐晃救下。回到許昌後傷病發作而死。
同樣是火攻,同樣是未射中要害,同樣是被戰友救走,後來傷發而死。
四、甘寧
甘寧是東吳陣營中戰績最好的將領,他技術非常全面,馬、步、水戰皆精,還善使各種兵器,箭法也是一流,他是三國時代射死射傷敵人最多的將領。
在《三國演義》的第68回的濡須口之戰中,東吳猛將淩統與曹魏老將樂進廝殺,正鬥間,淩統戰馬中箭,跌落塵埃,樂進正欲挺槍刺之,甘寧放箭,“一箭射中樂進面門”。樂進被救後,從此就消失了,再未上過戰場。
在《三國演義》的第83回的猇亭之戰中,甘寧正在養病,蜀軍突然殺到,甘寧帶病上馬,匆忙迎戰,“被沙摩柯一箭射中頭顱”,帶箭而逃,在富池口大樹下血盡而死。
甘寧射敵人的頭部,他也死於頭部中箭。
五、徐晃
不要看徐晃的兵器是一柄開山大斧,應該是個力量型的猛將,而他同時也是一名神箭手。
在《三國演義》第56回中的銅雀台比武中,徐晃展示了自己超羣的箭術,一箭射去,“恰好射斷柳條”,再策馬奔去,將在空中墜下的錦袍披在身上,這一手可謂是精妙絕倫,豔驚四座。
在《三國演義》的94回中,徐晃路遇去討伐孟達的司馬懿,自告奮勇為前鋒,先率兵殺到新城。沒想到坐下馬突然失驚,“收拾不住,直來到壕邊”,被城上的反賊孟達趁機一箭射來,“正中徐晃頭額”。
徐晃箭術奇巧,捱了一箭也奇巧。
六、郭淮
作為曹魏陣營中的壯年派將領,郭淮與蜀軍對抗多年,屢立戰功。
在《三國演義》109回的鐵籠山之戰,郭淮率兵奇襲圍困司馬昭的姜維。姜維猝不及防,慌忙逃走,手中沒有兵器,只拿了一張弓,箭支也全都掉落了。郭淮在後面緊追不捨,姜維數次虛拽弓弦,“連響十餘次”,郭淮數次閃躲也不見箭至,於是放心追來,“拈弓搭箭射之”,被姜維空手將箭枝接住。姜維見他追近,反身“望面門上盡力射去”。郭淮不防,中箭落馬,血盡而死。
姜維的箭術如何呢?也很不理想,大家知道,在長城之戰中,他曾經與魏軍小將鄧忠交鋒,三四十合不分勝負,姜維詐敗,以箭射之,被鄧忠閃過;沓中之戰中,姜維“只一合”殺敗魏將金城太守楊欣,追射之,“連射三箭皆不中”,氣得把弓都折斷了。
姜維箭術一般,射別人都射不中。可他偏偏就射死了想要射他的郭淮。
通過以上將領的經歷來看,這就叫“一報還一報”,善泳者死於江河,善射者死於箭下,逃不出的因果循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