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古以來帝位的繼承就是一個棘手的問題,皇帝去世之後,下面的各個勢力就會暗潮湧動,因為唯一的皇帝位置是所有權力的源泉。1643年9月21日,由於清太宗皇太極突然死亡,並且生前也沒有明確表達過自己未來會把帝位傳給哪個兒子,因此當時的局勢十分一下就昏暗起來。
皇太極雖然有好幾個兒子,但正直壯年且有實力的只有大兒子豪格,其餘諸子則沒有什麼競爭帝位的實力。除了皇太極兒子這一系列,當時皇太極的弟弟多爾袞也是繼承皇太極帝位的人們人選,因為他實力當時如日中天,完全有機會直接稱帝,但事實上他並沒有這樣做,難道是他真的不想當皇帝?其實這其中摻雜的因素太多太多,牽絆得多爾袞不得不選擇其它可緩衝的方案解決這個問題。那麼,當時多爾袞到底是怎樣解決這件事的呢?
事實上努爾哈赤曾經立下這樣一個規定:繼承皇位需要由滿洲的各個貴族來推舉,所以這並不是一方勢力單方面就能決定的事。當那些有話語權的人對皇位的繼承人展開討論時,就有人提出應由皇子來繼承皇位。可想而知,多爾袞必然不會同意,還把他們趕出了這場會議,可見他對繼承皇位還是動了心思的。然而這場會議中,每個人都各懷鬼胎,他們大多都是皇太極的近親兄弟,誰坐上這個最高的位置恐怕心裏都不會舒坦。當有兩人提議讓多爾袞即位,但他並沒有給出明確的回應,當豫王多鐸提議自己作皇帝時,多爾袞立刻反駁了他,看來這又是一場勝負難分的爭論。
眾人將即位的資格問題來回推置,終究還是不能相互説服。在這些人中,代善是皇太極等人的哥哥,但他一直不管政事,也無心去爭這個位置,不過他內心中是偏向皇太極的大兒子豪格的。多爾袞雖有心即位,最大的顧慮正是代善和豪格二人的勢力,而豪格作為被優先考慮的皇位繼承人,自然是表面謙讓實則有意,會場上他雖直言自己不配擔當這樣的大任,而後揚長而去,主要就是為了以退為進遏制多爾袞。
這樣一來,就算多爾袞想作皇帝,也沒有合適的理由了,若是他直接稱帝,恐怕難以全面團結滿清各方勢力,造成局面動盪。
為對付豪格對自己造成的不利局面,多爾袞思來想去,最後乾脆來一招兒“丟面子、拿裏子”的辦法,他毅然決定擁立一位年紀幼小的皇子來當皇帝,而他則成為實際掌權的王爺。眾所周知,1643年10月8日,在多爾袞的擁立下,順治皇帝福臨正式繼位稱帝。多爾袞這樣做自然是因為福臨年齡小,必定要有人輔佐朝政才行。在當時,不論是戰功還是實力,能與他爭奪輔政實權的人基本沒有,同時他還是小皇帝的叔叔,代為掌管朝政也是名正言順。雖然沒有皇帝的名譽,卻成功拿到了滿清的最高權柄,這對當時的滿清來説,確實不失為一個最合理的解決方案,所以他擁護福臨的做法是經過深思熟慮的。
面對這樣的解決方案,豪格與代善一方再無否決的理由,只好也投出贊成票。就福臨的意外繼位來説,他主要得益於實力都很強的叔叔和哥哥的較量,就當時的情況來説,這樣處理無疑對大家都好,特別是這個方案能迅速穩定滿清內部躁動的局面,有利於再次集中精力對付大明和李自成,這也是滿清後來成功入主中原的關鍵因素。否則極有可能會惹來政變,弄得兩敗俱傷。試想,如果當時多爾袞強行繼位,引發內部動盪,李自成沒準兒還真能在北京城站穩腳跟,可能也就沒有統一全國的大清了。
其實,多爾袞覬覦皇位的心思,是與皇太極有關的。努爾哈赤去世時,多爾袞還是個12歲的孩童,因為其母親的緣故,努爾哈赤似乎也透露過將來可能把汗位傳給多爾袞,但由於努爾哈赤去世有點早,年少的多爾袞與老成的皇太極無法較量,因此錯失了繼承汗位的機會。後來,多爾袞很快就成長為英勇的大將軍,為大清贏得了很多戰爭的勝利,可想其內心的不甘必然也會有所增長,所以他對皇太極死後留下的皇位還是很有想法的。然而受當時內外局勢的逼迫,他最終還是選擇了最穩妥能拿到實權的辦法,就是擁立年幼的福臨繼位。
在福臨即位初期,多爾袞把握了所有的朝政大權,一時間朝廷上下無人敢對他不敬。但隨着時間的推移,大權終究要回到皇帝手中。從他手握重權那一刻起,就把自己和順治分列到對立的兩面,形成了權臣和皇帝的關係。最後的結局,人們都知道他死後,他所培養的勢力被順治帝全部剷除乾淨,這也是大多數權臣的歷史性結局,從這角度看多爾袞的一生還是頗具悲壯色彩的!
參考資料:《清史稿·睿忠親王多爾袞傳》《清世祖實錄》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