賀蘭箴身死,而九死一生的蕭綦終於“黑化”了
等了很多天,《上陽賦》終於更新了。
一口氣從58集看到了63集,有些劇情讓人意難平,但也有些劇情讓人痛快得不行。
首先意難平的,最屬賀蘭箴的死。
(以下涉及劇透,介意慎點)
賀蘭箴從一出場,就是一個絕對的反面人物。他的重頭戲,主要集中在前期以及現在。
雖然在寧朔以失去一臂的代價,慘敗給了蕭綦。但後面,同子澹勾結,也給了蕭綦和寧朔將士在楝羽山致命一擊。
賀蘭箴殺蕭綦,不為忽蘭,也不為權勢,純粹就是為了給母親和妹妹報仇。
誰知道,最後卻是錯認了仇人。
滅六盤的人,是賀蘭拓。
殺他母親和妹妹的人,也是賀蘭拓。
最後就連賀蘭箴自己,也死在賀蘭拓手裏。
在某種程度上,他和從前的蕭綦有點類似。只適合活在沙場,而非詭譎的權力遊戲。
但這也被賀蘭拓奪走,並將這血海深仇推到了蕭綦身上。
為了復仇蕭綦,賀蘭箴不惜將豫章王妃擄走。哪知這一擄,竟將自己的一顆心都搭了進去。
後面設計讓蕭綦“戰死”,仍不忘將心心念唸的王儇帶到忽蘭,欲娶為大妃。
也正因為如此,才讓野心勃勃的賀蘭拓有了可乘之機。
賀蘭箴對王儇的情,絲毫都不亞於蕭綦。
直到最後一刻,也依然在用自己的生命守護王儇。
一切皆因立場不同,才走上了對抗的路。
賀蘭箴是個壞人嗎?
他設計圍剿蕭綦和寧朔軍時,的確是讓人恨得咬牙切齒。
但他為了心愛之人擋刀時,也同樣令人動容。
賀蘭箴的死,到底還是讓人有些意難平啊。這編劇的套路,未免太過了!
先是在王儇受困忽蘭,並危在旦夕時,蕭綦宛如天神降臨一般,救了她。
分離了大半年的夫妻倆,終於又相聚在了一起。於王儇,真是一眼萬年啊。才剛死的心,又重新開始復甦。
重傷還未恢復,就開始不顧一切的找尋她。為了救王儇,不惜孤身犯險。
而反觀身為兄長的王夙,和身為父親的王藺,這些人都是王儇的骨肉至親。
可他們明知自己的阿嫵被賀蘭箴擄到了忽蘭,處境不明。
卻沒有不惜一切代價去相救,而是在不影響他們佈局的前提下,只派暗衞去查探。他們兩個人,首先考慮的是王氏的利益。
並非阿嫵的生死。
和蕭綦一比,真是差遠了。
從前的蕭綦,內斂、沉穩,對百姓對部下,都非常體恤。最重要的是,他對大成忠心耿耿。
雖位高權重,卻從未生出僭越之心。
出事之前,所考慮的,還是帶着阿嫵回寧朔,以便遠離朝堂的爭鬥。
但因為蕭綦的寒門身份,皇帝和太后不信他,士族們也不信他。他手裏的權力,讓這些人提心吊膽。
後面,才會罔顧蕭綦為大成付出的一切,更罔顧他戍邊禦敵的重要,想將他置之死地。
如果説以前的蕭綦更像是一個運籌帷幄的儒將,那麼重新歸來的他更像是一個野心昭昭的梟雄。
蕭綦為寧朔軍復仇的心,讓他變得戾氣十足。
救完王儇,便率領十萬寧朔將士直逼京城。面對皇帝的告令,他不屑一顧,並不斷地在向皇權示威。
在城門外,面對帶着皇帝告令迎接的王夙,王儇第一反應是下跪聽告令。但蕭綦幾乎是下意識的,就把她拉了起來。
這已經是非常直接地在藐視皇權了。
皇帝一退再退。
從開始的粉飾天平“豫章王是奉詔入京”,到後面摘了豫章王和寧朔將士反賊的帽子。而這,依然無法平復蕭綦心中的憤恨。
為了逼迫皇帝,更是為了告慰胡光烈等英靈,蕭綦身披重孝和持劍上了太極殿。
讓皇帝和羣臣膽寒,不得已,皇帝放下身段,親自去祭奠了英靈。
浴血沙場的他們,沒有死在敵人手裏,卻死在了自己人手裏,這是將士們何等的悲哀。
而這,也是蕭綦所有的憤怒和不甘的來源。
現在蕭綦的人設,越來越和原著裏的權臣設定重合。而且照他現在寸步不讓且咄咄逼人的態勢,和子澹這個皇帝的無能和軟弱。
蕭綦做攝政王,只是時間問題。
但朝堂的水,遠沒有想象的這麼簡單。
現在各方勢力雖然幾經洗牌,現在在暗中抗衡的,仍有多股勢力。
就連已在“冷宮”的瘋癲太后,也沒有消停,執意在參合這個渾水。
而宮裏新晉升的蘇貴妃,也因龍種是孽種的把柄,即將被王藺拿捏。
更不要説還有宋懷恩和蕭綦這兩人。曾經是兄弟,但現在卻因為利益,還有立場,終究走上了對立面。
但在劇裏,給宋懷恩的反,進行了大量鋪墊。他對王儇的情,只是微乎其微的一個原因。
他貪財,崇尚奢靡。而蕭綦,則崇尚簡樸。
宋懷恩的伯府,雖不及王氏的相府,但也是雕欄畫棟。和豫章王府的“窮酸”,呈明顯反差。
他自卑自己的出身,想要人上人更是他的缺點。
所以這樣的宋懷恩,只需要讓王藺這個老狐狸稍微“撩撥”一下,就欣然倒戈。
後面宋懷恩會反蕭綦,完全是必然。
在這幾股勢力之中,王儇算是最特殊的存在。她身上既有王氏和皇族的血脈,又嫁入了寒門。
和每一股勢力,都有牽絆。
看似最被動的王儇,殊不知或許是後面影響輸贏的關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