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課能讓學生和大自然對話

地理課能讓學生和大自然對話

莫曉瓔老師在課堂上與學生互動。

長江日報記者彭年 攝

走進大千世界看自然美景像變魔法似的切換,深入現代化温室大棚發現家鄉特色農產品的秘密,鮮活的時事熱點塑造着學生的三觀……這是蔡甸區實驗高中地理教師莫曉瓔的課堂一幕幕。從事地理教學10年來,莫曉瓔不斷摸索出新奇的授課方式,在校園裏颳起一股“莫旋風”,讓學生分分鐘被圈粉。

自然美景“搬”進課堂

“大自然是學生最好的教材。”在莫曉瓔看來,地理是一門能夠培養“學生和大自然對話能力”的課程。自2011年擔任地理學科教學以來,她經常利用課餘時間,走遍身邊富有地理特色的地區,拿起相機拍下一張張自然景觀照片,並在課堂上展示,加深學生們對知識點的理解。

一片樹葉、一抹雲彩、一株小草……10年下來,一屆又一屆的學生從莫曉瓔的微觀鏡頭中,看到了一個神奇的自然世界。“在地理課堂上講到影響河流水位的因素,很多學生都知道是由降水和氣温的特點決定的。但是,這種公式化的學習方法,只會讓學生的視野侷限在課本上,知識點也容易忘記。”於是,莫曉瓔以緊鄰蔡甸區的漢江為例,將之前拍下的豐水期和枯水期照片,給學生觀察辨認。

“5—10月,武漢正值夏秋季節,降雨量大,漢江進入豐水期,昔日江邊的茵茵綠草已被淹沒大半;冬季武漢降雨量小,漢江處於枯水期,這時大面積河灘裸露在外。”學生們發現,原來豐水期和枯水期的景象變化如此之大,而不僅僅是印象中的那些數字和概念。

莫曉瓔還特意申請加入了一個全國地理教師攝影羣,將羣裏來自五湖四海的美景照片分享給學生。“在學到區域地理時,這些老師拍下的照片作為教學的補充素材,剛好派上了用場。”莫曉瓔説,例如西北的大漠落日、東北的莽莽林海、江南的濛濛細雨,學生看到後對愛護地球、保護環境有了更新的認識。

動員學生講述家鄉特色農產品

莫曉瓔認為,相比課堂上的書本學習,在生活中去了解地理知識更難能可貴。一次,學生們在預習“影響農業的區位因素”時,她給每個小組佈置了一個課前作業,要求實地瞭解家鄉的特色農產品,記錄下生長環境的特點,然後以調查報告的形式講述給其他同學聽。

“現在很多孩子五穀不分,從來沒有幹過農活,這種户外調查的體驗,比單純的上課效果好得多。”莫曉瓔説。不少學生回家後,跟着農户走進現代化温室大棚後得知,以前的農業都是自給自足型,現在因為國家政策的扶持和交通運輸條件的改善,蔡甸的農業呈現規模化發展的趨勢,草莓、西瓜成了暢銷的水果。

莫曉瓔説,蔡甸區金雞村由於盛產藜蒿,是聞名全國的“楚天藜蒿第一村”,班上有幾名學生住在金雞村附近,便“組團”前往一探究竟。一排排鋼架大棚順着田埂綿延,滿畈藜蒿煥發出勃勃生機,眼前的場景讓學生們頗為驚訝,原來平時飯桌上的藜蒿是這樣長出來的!大家仔細詢問了一番後才明白,這一根根藜蒿嫩脆綠香、根莖粗壯,與蔡甸這方土壤有着緊密關聯。

“蔡甸藜蒿的種植區域多為以壟崗為主體的丘陵性湖沼平原,土層深厚、土質肥沃,主要土壤類型為黃棕壤,富含有機質。加上降水充沛、光照充足,造就了蔡甸藜蒿生長的特殊生態環境。現在,隨着市場需求的擴大,蔡甸藜蒿實現了大規模的人工種植,也增加了農户的收入。”課堂上,學生們分享起滿滿的“乾貨”。莫曉瓔説,帶了多年的地理課,無論教材怎麼變,這種課前調查作業一直未變。

用時事熱點啓發心智

莫曉瓔的地理課堂,不僅是讓學生看盡三山五嶽,還能培養學生的愛國主義精神。每當看到一些時事熱點後,她都會結合相應的地理知識,第一時間跟學生展開討論。

“培養愛國主義精神,並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需要持之以恆的。”嫦娥探月、中國空間站、神舟十二號飛天……學生們喜歡莫曉瓔在課堂上的“時事引入”,地理課也是很好的思政課堂。

莫曉瓔回憶稱,當年求職時,有一道面試題目令她印象深刻,大意是“你怎麼理解‘靜下心來教書,潛下心來育人’這句話”。如今時過境遷,莫曉瓔已經記不起來當初是如何回答的,“但可以肯定的是,從踏進校園的那一刻,我就準備好了用一生去回答這個問題”。

長江日報記者楊幸慈 艾晨光 通訊員餘少芹

來源:長江日報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1655 字。

轉載請註明: 地理課能讓學生和大自然對話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