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子,是中國民間最為熟悉的鳥類,在春天到來之際,它們總是會飛躍茫茫大海回到曾經的家園,人們在房檐屋頂,也經常會見到銜泥築巢的燕子。可是近年來,燕子的數量卻在逐年減少,我們也很難見到築巢的燕子了,這是為何?
據考古資料顯示,早在20~70萬年前,住在山洞的北京人就曾與燕子共處一室,直到氏族公社階段,古人逐漸走出山洞,進入農耕文明階段。那時候,幫助人類捕食害蟲的燕子自然成為了人類的好夥伴,它們不但得到了人類保護,甚至還被當作“神鳥”崇拜。詩經《商頌·玄鳥》有云:天命玄鳥,降而生商。“玄”意為黑,儘管沒有明示,但專家們均一致認定玄鳥就是燕子。
眾所周知,燕子喜歡在居民家裏築巢,其實那是自古沿襲下來的傳統。由於古人居住在木屋裏,泥巴容易固定,所以大多數燕子的巢穴都是以泥巴為主材料的,然後再用草莖、麻線等加固,最後鋪上柔軟的乾草、羽毛、頭髮等,一個簡簡單單的鳥巢便製造完成。在人們的印象中,燕子是靈性很高的鳥,唐代詩人劉禹錫曾在《烏衣巷》中寫道:舊時王謝堂前燕,飛入尋常百姓家。屋主人走了之後,燕子也不再居住。
到了現在,人類社會的建築形式悄然發生改變,民居室內屋頂結構由傳統的以檁、椽、梁為主要構件的木屋架,變成了平面樓板,樓內外的牆壁過於光滑,泥巴很難粘附。即使成功築巢,只要時間一久,大部分還是會墜毀。此外,城市中的燕子很難找到泥巴,它們只有在雨後的工地和公園,才能獲取到足夠的泥巴。
人類現代生活狀態的改變,也是其中一個原因。相信大家都聽説過中國古代“夜不閉户,路不拾遺”的淳樸民風,那時候家家户户敞開大門,燕子任意飛進飛出,毫無阻礙。可是,現在家家户户門窗緊閉,燕子哪都去不了,更別提築巢了。更何況,現代小區物業內為了衞生環境,經常會搗毀燕巢,因此摔死的幼鳥已經不計其數。
上文提到過,燕子很有靈性,如果一個房子沒人居住了,燕子也會搬走。隨着城市化進程的加快,農村人口也在逐年降低,鄉下的房子也被荒廢了,再不濟也會建造化二層小樓,燕子築巢同樣不易。動物專家針對現狀不禁感嘆:原來燕子也面臨“住房難”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