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經記者:丁舟洋 畢媛媛 每經編輯:董興生
昏暗的走廊裏,擠滿疲憊的家長,他們的目光投向坐在教室裏的孩子們,這些僅僅是小學階段的孩子,要在密密麻麻的補習班和刷題刷卷子中,度過一個又一個週末。
“我也想讓孩子快樂成長啊,可班裏其他同學都在補,我們不補就跟不上,考試成績落後太多,小孩也不開心。”“我家二胎準備‘幼升小’,聽説還要面試家長,胖的家長不要。”
家長們的竊竊私語如魔音一般難以隔絕,讓人一邊覺得荒唐、迷茫,一邊又忍不住側耳傾聽。
誰想讓孩子的童年犧牲在題海里?誰不曾在輔導孩子作業時發過飆?可是不捨得又能怎麼辦呢?在不斷提前的起跑線面前,教育成了當代中國家庭的痛點。
文藝創作立足當下,電視劇《小捨得》聚焦小升初羣體,劇中兩個家庭不同的教育理念不斷碰撞、衝突,折射出生活中千千萬萬個家庭每天直面的教育命題。何謂舍?何謂得?該劇收官之際,《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專訪《小捨得》原著作者魯引弓、該劇編劇周藝飛。
圖片來源:魯引弓微博
在影視劇裏,隨着劇情走向結尾,所有的矛盾都將在高潮中得到解答。而將目光拉回現實中,舍與得仍在觀眾心中盤桓,這是隻能自己在成長中去體悟的答案。
教育是當代家庭的痛點
近幾年,聚焦家庭題材的電視劇頻創佳績,成為劇集市場的一股重要力量。
今年4月,檸萌影業“小”系列第三部《小捨得》上線,相比於此前《小別離》和《小歡喜》關注的中考和高考,《小捨得》主要探討了“小升初”的話題。
《小別離》劇照 圖片來源:貓眼專業版
三部小系列,關注不同年齡段的孩子教育,原著均出自魯引弓之手。對魯引弓而言,《小捨得》的創作有些“無心插柳”。
有着20多年媒體從業資歷的魯引弓,曾偶然寫了一部描寫“小留學生”的《小別離》。在影視劇的放大作用下,《小別離》出圈了,熱心子女教育的家長成為魯引弓的垂直讀者羣。
有一次,在從廣州回杭州的高鐵上,魯引弓看到一家媒體做了一組關於課外補習班的系列報道,探討的是補習班給家長和孩子帶來的壓力。看完後,魯引弓隨手轉發到朋友圈,沒想到收到鋪天蓋地的評論。“朋友圈從來沒有過那麼多的評論。”
家長對這個話題格外共鳴,抱怨給孩子補課的辛苦,“孩子哭,家長也哭”。 “所以《小捨得》的創作來源於讀者的推動和業界的推動。”
回顧自身的成長經歷和子女教育經歷,魯引弓發現,雖然都是用功學習,但從沒有近五六年那麼“瘋狂”。“現在的教育資源總比我們那時候更豐富吧,為什麼大家反而更緊張了?我覺得這和社會大的轉型期有關,這一代家長本身很多就是‘996’,加上社會發展這麼快,他們一不留神就會發現自己的專業跟不上,需要不斷地刷新知識,所以他們會把這種焦慮帶回家。”
身在優質教育資源競爭激烈的上海,也是一個80後母親,周藝飛接下了《小捨得》的劇本創作。
圖片來源:周藝飛微博
“北京、上海生活和工作的節奏非常快,大環境之下,教育也很難擺脱其外。而且城市中產可能會更加焦慮這一點,因為這一代父母,他們很多人本身是靠讀書改變命運,實現了階層跨越。所以身為父母最擔心的一點就是,他們的孩子將來可能不如自己,考不上自己的母校,過不上現在的生活,所以才焦慮。他們認為階層沒有固化,向上的通道很難,但下滑的通道一直都在。”周藝飛説。
“前面的家長站起來看戲,後面的家長也必須站起來”
在寫《小捨得》前,魯引弓從未發現,原來小區裏有那麼多因為輔導孩子作業而壓抑不住心中怒火的家長。
“因為寫這個題材,我就會去留意身邊的細節,聽到小區裏那些罵孩子的聲音穿窗而出。有一次我還看到,大人陪着小孩打着電筒在樓下找作業本,肯定是生氣時忍不住把作業本從窗户丟出來了。白天在小區碰到這些家長,都是文質彬彬、有修養的,孩子是他們最心肝的寶貝,但是在管孩子作業的那一刻,他們一定釋放了心裏的魔鬼。”
圖片來源:視頻截圖
魯引弓採訪了300多個家長,聽到的遠比寫出來的更糾結。“無論是我們做記者還是搞文學創作,都寫不過生活的焦慮。我們的筆力不夠,沒那麼狠,寫不到那個份上。一方面是能力有限,另一方面如果真寫成這樣,也能想象讀者誰看啊,每天已經那麼焦慮了,再看這個東西更鬱悶了。這和我們那時做報紙是一樣的,每天都希望能選一個有温度、有人文關懷的稿子做頭條。”
影視劇裏,佟大為的一句台詞擊中了很多家長的心。“看演出時,前面突然有人站起來了,於是你也得站起來,否則就看不到了,最後所有人都站起來了,結果就是所有人都不舒服地站着看完整場演出,無人受益。”用這種劇場效應來形容不斷提前的“教育軍備競賽”,再合適不過。外界環境的壓力下,很多原本只希望孩子不要太差的家庭也被迫捲入到小學生補課的浪潮中。
孩子的課外時間有限,寶貴的童年不能重來,選擇了補習班勢必就要犧牲快樂的時間。但在“劇場效應”下,舍與得沒有一個簡單的答案。
“我看到有些批評很簡單地把所有問題都推給家長,認為是家長對孩子太狠。我覺得這個問題如果真那麼簡單,沒有一個家長會為了成績而不愛護自己的孩子。他們肯定比那些旁觀者更愛自己的孩子,《小捨得》為什麼能打動人,就是把這種愛和痛揉在一起了。”魯引弓説。
圖片來源:電視劇《小捨得》微博
前面的人站起來了,後面坐着的人心裏着急,怎麼辦?周藝飛在做劇本時也一直在尋找這個答案。“家長要把對孩子和對家庭的期望排個優先級,是想讓孩子將來非得考上名校,實現世俗意義的成功,還是更看重孩子與父母的關係很親密,不想因為一味地逼孩子提升成績而把家庭關係搞得很僵。”
教育和成長都是未完成時
《小捨得》的結尾讓人心中一暖,而回到現實中,教育競爭依然激烈,文藝創作並不能給出一個方法論上的標準答案。
“《小捨得》這部劇對現實情況進行了聚焦和濃縮,但如果只就單個的事件來看,其實現實比影視劇更誇張。”周藝飛説,她曾觀察過一所頂尖幼兒園的面試,沒想到幼兒園先要給家長打分。“在兩個教室,分別跟你和小朋友聊。但是三歲的小朋友能聊什麼?其實還是在‘考’家長。”“教育焦慮客觀存在,我們並沒有故意放大或者販賣這種焦慮。我們的共識就是不要販賣焦慮,但需要看清現實。”
“每個孩子都是不同的,父母要真正意義上去認識自己的孩子,然後根據自己孩子的特點,尊重他的成長規律。就像影視劇最終指向的結論——成長自有答案。”周藝飛認為,“就我個人而言,我比較看重親子關係,我不太能接受孩子成為一個心中有童年傷痛的所謂‘社畜’。也有很多人深有體會地説,孩子長大後會感謝父母當年對自己的嚴格要求。所以,如人飲水,冷暖自知,只有自己心裏知道幸福不幸福。”
回到教育的本質,魯引弓覺得,雖然現在競爭激烈、社會發展快,但家長應該明晰,無論是教育還是成長,都始終在進行中的未完成時態。“如果瞭解這種未完成時態,我覺得我們可以相對從容一點。”
不要被補習機構傳遞的那種“錯過這個時刻,就永遠跟不上了,就和他們成為另一個階層了”的説辭給嚇住了。魯引弓覺得,對兒童智商的所謂超前開發,是違反規律的。
圖片來源:電視劇《小捨得》微博
對抗“雞娃”的焦慮,家長圈曾有句名言:“你想讓你的孩子考清華北大,你自己先考一個哈佛吧。”周藝飛對此深感認同,“家長要把孩子當‘人’看,換位思考,你生氣孩子有時候忍不住玩遊戲,想想自己上班時會不會也有摸魚的時候?你不喜歡別人問你年終獎多少,為何還沒有升職加薪,孩子也不喜歡天天被逼問考試名次何時才能上升。孩子不是聖人,己所不欲勿施於人。”
前不久,清華大學學者劉瑜的演講《我的女兒正勢不可擋地成為普通人》引發大家討論。“放在那個語境裏,我覺得特別理解。”魯引弓説,“別以為做普通人容易,在大時代裏做一個小人物也是需要勇氣的,況且每個人的閃光點不同,每個人其實都不是普通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