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班“學生仔”新年做公益,力撐特需羣體再就業

“新年做什麼?做公益!”

剛剛過去的一月,在廣州市中山四路51號,逾五百名廣東實驗中學初中生們還忙着“新年流流做公益”,連同家長訂購數百份特需青年(心智障礙羣體)製作的糕點。散學典禮的接收儀式上,看着打包進紅色禮盒的雞仔餅、雪花酥,以及精美糖果一袋袋送進校園,學生們趕緊拿到手上,拍照打卡。而癸汶、蓓蕾等特需青年也受邀走進了校園,剛剛完成這上百份訂單的他們在校園德政樓下襬起姿勢,讓攝影師們捕捉這個“自豪”的瞬間。

很少人知道,他們的就業曾經不被人看好。2021年,他們好不容易立足越秀區錢路頭直街,在社會多方支持下辦起社區廚房,在社會組織的支持下當家做主,不僅在老師指導下一同蒸飯做菜,同時參與糕點製作。在廣東實驗中學散學典禮的那一天,林麗娟格外興奮。她是該學校的一名學生家長,也是長期陪伴這羣特需青年的省實圓點公益志願者,她知道,癸汶、蓓蕾等人需要的不是憐憫和懷疑,“相反,他們需要通過就業證明自己的能力,而每一次訂購糕點本身就是一種認可,我們希望這種認可可以從我們開始傳遞給更多人”。

她説,“我們既買回家當點心,同時也會作為‘年貨’分享給更多人,讓更多人感覺到過年的温暖和氣氛。”

當人生的交集出現

過往,在接觸廣東實驗中學的學生志願者前,癸汶、蓓蕾等人從未走進這所廣州名校的校園內。他們的人生也和這裏的中學學生們朝着截然不同的方向發展。當中學學生在學業上不斷努力,朝着一個更好的目標讀書考試時,特需青年幾乎很難找到自己的出路。林麗娟還記得,2019年,自己因帶孩子參加陪伴閲讀志願服務第一次接觸到了這羣青年們,“覺得他們不願與人交流,在社交或學習能力上存在一定的障礙,在長期的接觸後,發現他們在針對性的社會支持下同樣可以參與到一些社會工作中,但很多時候,大家對‘心智障礙’有太固化的標籤,覺得他們是包袱,是風險,不可能和普通孩子一樣為社會做貢獻”。

廣州市殘疾人聯合會提供的數據顯示,廣州市16歲及以上持證心智障礙人士為24131人,其中16~45歲人士為14450名,超過60%的心智障礙家庭強烈希望心智障礙人士出去工作,而心智障礙者本人的就業意願也高達53%。不過,該羣體就業率一直偏低。

這班“學生仔”新年做公益,力撐特需羣體再就業

包括林麗娟在內的眾多學生家長不覺得“障礙”是某些人的命運,而學生和特需青年的人生逐漸匯到一個焦點上。早在2016年左右,廣東實驗中學便出現了一支由學生、家長、教師共同參與的校園志願者團體“圓點公益”,開展多項校外志願服務活動,讓“做志願”成為新時代省實學子的時尚。2019年,廣東實驗中學的學生和家長通過和廣州市心友心智障礙服務者協會發起“與星同行,築愛萬家”為主題的志願服務項目,帶動學生家長通過閲讀、跑步等陪伴進一步瞭解心智障礙羣體,陪伴其成長。令林麗娟印象深刻的是,通過一系列陪伴活動,的確可以逐漸搭建起溝通的橋樑,表達方式、行為反應上的“不同尋常”也會因為長期的接觸逐漸相互理解和信任,逐漸減少。

也是從那段時間開始,學校亦支持學生和家長們對心智障礙羣體持續關注和陪伴。一名學校教師分享道,“其實我們學校一直在踐行素質教育,全漢炎校長倡導做有温度的教育,我們也希望學生能通過深度持續地參與優質的公益活動和項目,培育現代公益慈善理念和社會責任感,並將家校聯動的理念融入學生的志願活動中,發動家長和學生共同參與相關公益活動,走進社會議題中具體的人和事,在彼此的合力下,成為社會議題推動的一分子,在無形之中,對社會責任和公益形成更深的瞭解,挖掘自身的社會價值,這也需要更多家長乃至社會多方的支持。”

這班“學生仔”新年做公益,力撐特需羣體再就業

該教師至今還記得,2021年3月,學生們和廣州市心友心智障礙服務者協會一同舉辦了一場漢服秀活動,“我記得去年,在白雲新城兒童公園,參與我們年級學生和心友共同舉辦的漢服秀活動。其中。但是,在那個展示舞台上,我看到平時很調皮的同學很耐心地帶着特需青年表演,很有愛心的陪伴;有平時默默無聞的同學在舞台上進行了精彩的展示。這讓我很感動,也很有感觸。他們是充滿無限可能的,我們只要給他們舞台,他們一定還給我們精彩。”

他們需要的是認可

無論是特需青年還是校園裏的學生,實際上都是與眾不同的個體,有着獨一無二的個體價值。

這是林麗娟在過去三年志願服務過程中感受到的,也是她希望自己兒子能從中領悟到的。她説,“接觸到心智障礙這一羣體後,孩子的同情心更是迅速增強,更加懂得理解人尊重人,更全面認識社會、更多角度認識大自然,有了大愛格局,有了吃苦精神,有了奉獻意識,有了滿身的正能量。”但也是在這個過程中,包括林麗娟在內的眾多家長開始觸及更深刻的社會痛點--“特需青年們只需要陪伴就足夠了嗎,還是説,他們需要更多支持,才可能撕下‘殘障’的標籤。”

這班“學生仔”新年做公益,力撐特需羣體再就業

志願者們在和特需青年們交朋友的同時,也逐漸瞭解了他們的故事--有的尋找過一次次面試機會,吃了一次次閉門羹;有的好不容易找到一份清潔工作,兢兢業業,卻在企業精簡人員時被列入精簡名單;還有的在社區服務街坊鄰里,明明已經獲得街坊認可,但用人方始終重重疑慮,最終婉轉勸退。與此同時,位於越秀區錢路頭直街的廣東省助殘社會組織培育基地大樓四樓,一個小小的社區廚房正為癸汶、蓓蕾等心智障礙青年探索他們在社區的價值,通過在社區廚房烹飪美味茶點和午餐,向社區居民創造自己的價值,“通過吃吃喝喝,和社區的人和事連接到一起”。

這是廣州市心友心智障礙者服務協會在廣東省殘疾人聯合會、廣東省智力殘疾人及親友協會指導下,第八屆廣州市社會組織公益創投以及廣東獅子會等多方支持下打造的“樂活人生”社區廚房,專業老師向心智障礙者重複強調基礎工序、中等難度工序和高等難度工序,並形成工作、安全、衞生等方面的指引,為給廣州不足5%就業率的心智障礙青年提供一個實習、就業的平台,而癸汶、蓓蕾等人也在一次次努力後走進了這裏,第一批員工,在學習兩三個月後,備料、蒸飯、送飯一條龍服務,一天做八十份飯,服務的都是周邊街坊和商鋪。

這班“學生仔”新年做公益,力撐特需羣體再就業

2022年1月14日,廣東實驗中學初中部散學典禮上當天,圓點公益相關負責人帶領該校初三年級共418名學生志願者參與幫扶就業活動,大家利用自己的零花錢,購買由“樂活人生”出品的禮盒,在春節之際,贈送給親人長輩、社區老人及心友困難家庭,即表達孝心和愛心,亦幫助心智障礙者青少年實現就業,樹立自強、自立、自信。那幾天,癸汶、蓓蕾等特需青年和指導老師加班加點,將密封好的糕點放進極具年味的紅色禮盒,眾多愛心人士一同將上百份極具年味的紅色禮盒打包裝袋,一袋袋送到校園門口,由學生們一一領取。在不少家長看來,這是一種實實在在的認可,“特需青年需要這份認可,通過這份認可傳遞給更多人,讓更多人相信,殘障青年也可以創造價值。”

這班“學生仔”新年做公益,力撐特需羣體再就業

值得關注的是,這已經是廣東實驗中學第二次發起團購活動。從2021年9月開始,廣東實驗中學第五屆圓點公益2020級初二年級的學生和家長們也紛紛參與行動,本次共556名同學積極報名支持心青年就業活動,並將愛心禮盒贈予遠在貴州三都第三中學的朋友們,開展春節慰問活動,走心又暖心。“這不僅僅是作為學生和學生家長做公益,我們希望這可以成為生活的一部分。”林麗娟説,公益之路需要愛心,更需要堅持!希望用我們的愛心和耐心,幫助更多心青少年走出困境。

文/廣州日報·新花城記者:賈政、林琳、蘇贊

圖/受訪者提供

廣州日報·新花城編輯:李鳳荷

【來源:廣州日報】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email protected]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3058 字。

轉載請註明: 這班“學生仔”新年做公益,力撐特需羣體再就業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