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學期開學
有些同學和自己的爸爸媽媽、爺爺奶奶
成了隔代的校友
一家三代就讀於同一所大學
這些命中註定的美麗巧合!
既是傳承的力量
也有家風的烙印
更是難得的緣分
上海大學:“我是我們家第三代上大人”
跨越半個多世紀的傳承
“上大人”的身份
在一家三代人的身上流淌
上海大學的發展歷程
留存了三代人的足跡
2021級本科新生周蔚臻
被悉尼工商學院工商管理專業錄取
“我是我們家第三代上大人”
從小,周蔚臻便對上海大學抱有一種特殊的感情——
他們一家三代人與上大的緣分
是從爺爺入職上海大學開始的。
1964年,他的爺爺進入上海工業大學(1994年,四校合併組建為新的上海大學)工作,直到2000年退休。
周蔚臻的爺爺在延長校區與留學生合影(左二)
周蔚臻的父母皆畢業於上海大學,
是新上大合併組建後培養的第一批學生,
父親學的是自動化專業,
母親是悉尼工商學院第一屆學生。
周蔚臻的父親在上海大學的生活照
周蔚臻的母親在延長校區與外教合影(左二)
“從小聽爺爺、父母講述他們在上大度過的美好時光,這些故事構成了我對於上海大學最初的印象。”周蔚臻説道。
周蔚臻提到,爺爺經常説起,上海大學的發展非常迅速,身為親歷者和見證者,感到非常驕傲。
上海大學對於周蔚臻的父母而言,更是多了一份回憶。在這裏,他們兩人從相識相知到相親相愛,因此,學校對他們來説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
如今,周蔚臻如願以償考入了上海大學,追隨着爺爺和父母的腳步來到這所從小便在記憶中熟知的學校,“和爺爺、爸爸媽媽成為校友,我感到十分激動”。
中國地質大學:祖孫三代都是“地質人”
中國地質大學(武漢)新生顏良宇一家,祖孫三代都是“地質人”。巧的是,父親顏廷舟和兒子顏良宇,還都是地大校友。
顏良宇的祖父顏士才於1946年出生,曾參建黃河大橋。
2008年10月,顏廷舟在(後排左三)在南蘇丹勘探期間留影
父親顏廷舟1998年從地大畢業,學的也是地質工程專業,曾前往非洲勘探修路。顏廷舟説,自己的父親,曾於新中國成立後從軍,轉業後成為一名地質事業的工人。其吃苦耐勞和剛正不阿的品質,深深影響了自己。於是,大學選擇“子承父業”。
“如果可以的話,我想去火星上打洞。”這是地大工程學院地質類專業新生顏良宇的夢想。
華中科技大學:65載、三代人,見證電氣專業飛速發展
對華中科技大學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專業新生吳雨晴來説
這座“森林大學”並不陌生
她是家中第三代華中大電氣人
姥爺和父母都畢業於華中科技大學
而且都就讀於電氣相關專業
吳雨晴和姥爺艾時濟合影
三代人,65載
從電力系,到電力工程系
再到電氣與電子工程學院
吳雨晴一家成為
華中科技大學電氣專業飛速發展的見證人
1960年,電機系教師為學生上課。
1956年,在鄭州電校就讀的姥爺艾時濟因成績優異,被選拔保送至華工電力系發配電專業。老人家曾在路過華科青年園時,指着一片樹林對孩子們説,那是他們當年栽下的。如今,小樹苗已成參天大樹,華中科技大學更被稱為“森林大學”。
1988年,華中工學院正式改名為“華中理工大學”,電力系改稱電力工程系,不僅辦學規模擴大,還成為國內的前沿科研陣地。兩年後,17歲的吳雨晴媽媽艾女士,成為該專業的一名新生。
1961年後,大學畢業的艾時濟被分配至湖北省電力廳中心調度所,工作穩定。之後不久,湖北十堰開始籌建汽車城。年輕的他響應國家“支援三線建設”的號召,從武漢調往十堰,支援建設汽車城,一直生活至今。
“在父親身上,我看到華中大人嚴謹求實的氣質。他們心懷國家,為祖國發展奉獻青春,不求回報,只顧埋頭做事。我非常敬佩我的父親。這也是我毫不猶豫沿着父親的道路,報考華中科技大學的原因。” 艾女士説。
畢業後,艾女士工作中同樣低調踏實,嚴謹認真。她也常常教育女兒,要踏踏實實,努力勤奮。
心懷祖國、踏實勤懇的家風也影響着吳雨晴。吳雨晴説:“我常聽父輩提起,華中科技大學的學風和校風多麼好,華中科技大學電氣更是A類的優勢學科,從小就心生嚮往,現在也算是圓夢了。”
三代人身上
歷時幾十載的校園情、家國情
得到了最好的傳承
你也和父母是校友嗎?
編輯:儲舒婷
責任編輯:樊麗萍 唐聞佳
來源:綜合上海大學、長江日報、華中科技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