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論員寫高考作文:向上的理想是條崎嶇負重的路

  全國乙卷

  閲讀下面的材料,根據要求寫作。

  古人常以比喻説明對理想的追求,涉及基礎、方法、路徑、目標及其關係等。如漢代揚雄就曾以射箭為喻,他説:“修身以為弓,矯思以為矢,立義以為的,奠而後發,發必中矣。”大意是,只要不斷加強修養,端正思想,並將“義”作為確定的目標,再付諸行動,就能實現理想。

  上述材料能給追求理想的當代青年以啓示,請結合你對自身發展的思考寫一篇文章。

  要求:選準角度,確定立意,明確文體,自擬標題;不要套作,不得抄襲;不得泄露個人信息;不少於800字。

 

  理想對我而言意味着什麼?迴旋在我腦海中的,是希臘神話中西西弗推石上山的場景。那是一條向上的道路,石頭隨時有滑墜的危險,百經磨礪的強韌身軀吃力地頂着偌大的石塊,一股帶有壓迫性的力量迎面襲來。屏住呼吸、聆聽心跳,在這片巨大的想象空間中,我彷彿可以找到對人生和理想的所有隱喻。

  我對理想秉持的感性認知,早已被加繆的妙筆描述殆盡。這幅畫面之所以會和我的理想產生某種隱秘關聯,原因在於理想需要不斷地確認、反覆地推動、持續地打磨,回首這個過程,你會發現你奔赴理想的身姿,是多麼的優美、動人和驚豔。

  我們的理想隨着時間日漸成型,時間也在以它的方式賦予理想以韌性和品質。在我看來,理想是對人生目標的不斷勾勒。在理想動態生成的過程中,你所經歷、感悟與投入的歲月,其實早已為人生埋下源源不絕的伏筆,照亮你的前路,豐滿你的生命。

  以我自己為例吧。我在上高中時,雖然知道自己大概會從事文科領域的工作,但從未想過如今會碼字為生,將其作為一份職業,日復一日地投入其中。當我上大學後,在報紙上發表第一篇鉛字文章時,彷彿有一種力量在我心中向內生長,這給予了我信心和暗示,也悄然錨定了我的志趣所向。

  理想是對自我的錘鍊和磨礪——我清晰記得,在盲投作品的過程中,寫作與其説是靠想象力和成就感驅動,不如説更像一樁“體力活”。正如作家杜魯門·卡波蒂在接受採訪所説的:“多寫是唯一的利器。”要讓稿件在報紙上發表,我需要不斷錘鍊文字,適應文體約束,把生猛表達欲收束到既定的文本框架之內。投遞文章後,等候編輯“翻牌”是一場漫長的期待,等來的還很有可能是一大串打擊性的意見。在此期間,我不止一次體會了海投不中、石沉大海的落寞與挫敗,但最終總是重新振作、再度動筆。我想,如果沒能在這個階段扛下來,我的理想恐怕早已被雨打風吹去。

  理想的成型與實現,本身就像在崎嶇的道路上負重登山。具備一定的基礎,尋得適宜的方法,擇定可行的路徑,才能讓漸具雛形的理想得以實現。在這條路上,踏出的每一步,都能讓人感受到理想的激越人心之處,催促你不斷地把全副身心射向理想的靶心。即便階段性的理想已經實現,我們仍需要不斷地調整姿勢,走出“舒適區”,尋找理想的更高階段。在人生的終極目標變得愈加清晰的過程中,理想為我們提供的是寬厚博大的人生滋養。它讓我們在不確定的生活中找到堅定前行的方向,而不是在原地踉蹌打轉,蹉跎時光。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1231 字。

轉載請註明: 評論員寫高考作文:向上的理想是條崎嶇負重的路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