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人趙之謙

錢江晚報·小時新聞記者 章咪佳

凡人趙之謙

趙之謙小像 圖片來源:止觀書局

趙之謙正看着我。他鼻正耳闊,灰白的短髮整潔而精神,斜襟衫廓着他紮實的身形;他抿着嘴,眼神尤為堅定。

這是趙之謙41歲(同治九年,1870)時,居住在杭州,以賣畫度日。這年,好友楊憩亭為他作了這軸小像。

此時,趙之謙已經歷了少年喪母,青年喪父,34歲,又因太平天國戰亂失去妻女。那時悲痛交加的他,刻下了著名的“悲盦(ān)”印章。從此他改號“悲盦”,銘志自己屢遭喪亂的悲苦人生。

楊憩亭這件作品趙之謙很滿意,自題:“羣毀之,未毀我也,我不報也。或譽之,非譽我也,我不好也。不如畫我者,能似我貌也。有疑我者,謂我側耳聽、開口笑也。”

雲淡風輕。過往的人生種種烙印在了趙之謙身上,變成他生命的一種盔甲——應對逆流,他有某一種力量支撐;面對順流,他也不會被捲入名利的誘惑。

不惑之年,他仍然蓄勢待發;在他心裏,有更重要的人生追求。

凡人趙之謙

凡人趙之謙

趙之謙刻“悲盦(ān)”印章 圖片來源:止觀書局

1.

41歲這一年,趙之謙應該已經封刀了。戴家妙考證,可能是趙之謙累試不第,日夜圖謀捐官,無心篆刻,決意封刀,所以對宗源瀚有“破例”説。

趙之謙是一位天才,但他並不屬於考試型選手。

他第一次客居杭州,大概是咸豐元年(1851)22歲時來杭州參加鄉試。數年前,趙家家道中落,經濟狀況一直沒有傳機,在族人的幫助下,趙之謙才勉強來杭州赴試。

可惜那年的結果是未第而歸。

四年後再來,又無果而返。

凡人趙之謙

趙之謙致江湜(shí)的信札 圖片來源:止觀書局?

咸豐九年(1859),30歲的趙之謙參加己未恩科鄉試,以第三名高中舉人。當年的考官汪承元對趙之謙的詩賦對策推許備至,趙之謙因此已經在京城官員中聲名鵲起。

第二年,趙之謙準備進京參加春闈(會試)一試身手。結果,春月開始北上的趙之謙,途中聽説太平軍侵浙,只好從重興(淮陰附近)返歸。

還沒到紹興家裏,聽説太平軍已退,他又北上到江蘇清江浦。但是到了以後,發現太平軍已經佔領該地,只得再次倉皇南逃至海寧長安。

又得悉發生“杭州之變”,太平軍忠王李秀成部攻陷杭州,趙之謙只好改道嘉興澉(gǎn)浦,經餘姚回到紹興。

萬般無奈之下,趙之謙接受友人傅以禮之勸,在咸豐十一年(1861)二月,辭別家人前往温州,投靠温州府同知兼署永嘉知縣陳寶善。

之後更加顛沛多舛的命運,暫且按下不表。但你看趙之謙先生這一路的軌跡——但凡有一點點進京的希望,他都拼命努力希望能夠重新北上趕考。

凡人趙之謙

趙之謙書法 圖片來源:止觀書局?

這是趙之謙心裏從未放下的入仕之志。

今人印象中,趙之謙是一位藝術家,其實作為傳統知識分子,這才是先生自己一生最大的願望。

對從政這件事情,趙之謙很着急。急到什麼程度?

他準備捐官。

凡人趙之謙

趙之謙致潘祖蔭的信札 圖片來源:止觀書局?

2.

《趙之謙尺牘》裏,收錄了一通寫給二哥的信,講到這一件他人生中非常重要的事情。

趙之謙説去年十月收到二哥來信時,他正“揀發(清代選官術語,各省總督、巡撫、提督、總兵,如部下出缺,可奏請皇帝於候選人員中,擇其人地相宜者,分發若干員補用,歸其補用)福建”,已經被挑選,滿心希望引見後得以錄用,就可以回家見二哥。

但是運氣不佳,他後來沒有被錄用。更糟的是,一筆車馬盤纏打了水漂,加上到了年底,入不敷出。但是如果有新的揀發省分來,他仍然要前往,要盡人事,再聽天命。

但是趙之謙同時準備了Plan B:如果揀發不得,他要捐官。

凡人趙之謙

圖片來源:止觀書局

趙之謙四十歲以後在杭州的足跡,大多匆匆。

同治四年(1865)八月,趙之謙出都返浙,他在致陳寶善的信中詳述籌劃部費(捐官)的計劃,信末署款“杭州寓次燈下。”

同治八年(1869)八月至十年(1871)正月,趙之謙也數次過杭州,或是客居曹籀(zhòu)家,或者往温台找老朋友借錢,均未作長留。

凡人趙之謙

在寫給二哥的信中,趙之謙講到捐官的進程:潘祖蔭先生已經資助他百金。他想想還能拉到的贊助,是毛煦初尚書 圖片來源:止觀書局?

同治八年(1869)七月,趙之謙決定再次離京南下,往還紹興、杭州兩地,售賣書畫籌集款項。他計劃在該年八月底,由武康經由杭州直趨温州,再由温而入台,找陳寶善商議籌款。

在給二哥的信裏,趙之謙講説捐官需要千金,他計劃在京中先籌三百金,再從南邊籌款。當時,潘祖蔭先生已經資助他百金。他想想還能拉到的贊助,只有毛煦初尚書這裏。如不能籌款,他準備借債捐官。

3.

“現代人可能會覺得花錢捐官,是不太光彩的事情。或者認為清朝末年吏治混亂,政府賣官鬻(yù)爵,這其實有些誤解。”錢偉強老師專門研究過趙之謙捐官這件事情,“捐官在古代是一種合法行為,可以補充完善單一的人才選拔制度。

趙之謙已經是舉人,他又是才華橫溢,有好些途徑可以走上仕途,為什麼急着花錢捐官?

趙之謙是有所考量的:舉人可以繼續考進士後做官。但是考進士,千軍萬馬過獨木橋。

哪怕進士考取進士,補到實缺也要等待很長的一個候補期。清中葉以後,官員的候補期動輒十餘年。比如鄭板橋,他是乾隆元年(1736)的進士,到乾隆七年(1742)才勉強補到署理知縣。更有人等了一輩子都沒有等到官做。

凡人趙之謙

趙之謙書法 圖片來源:止觀書局

清代捐官也有非常嚴謹的程序,不是我們想象的,花錢即可得。”錢偉強説,首先朝廷要開捐例,然後具有相應身份的人,才可以花相應的錢,捐到官職。因此捐官者,其履歷身份上往往有個“例”字,如例貢、例監,這類入仕方法被稱為“例仕”。

雍正皇帝就特別重視捐官上來的官員,他面前的紅人——“總督三傑”中的田文鏡、李衞,都是捐納出身。

對趙之謙來講,最重要的一點是,捐官補缺時間比較短。這是他能夠走上仕途最行之有效、最快捷的方式。?

4.

1872年,43歲的趙之謙終於捐官成功,等到赴任江西的機會;官職,知縣。

然而,環境並未變得明亮,反而官場的傾軋、生活的困頓、身體的病痛,使得他封刀,雖然,彼時求書畫者接踵而至,但趙之謙內心鮮有昔日搞創作的鋭氣與豪情。

書寫至此,尚且困頓在日常焦慮中的現代人,簡直不能想象先生這一路的離散、沉浮。他要如何消解?

你會意外的,他可愛至極。

凡人趙之謙

趙之謙勸慰江湜的信札 圖片來源:止觀書局

《趙之謙尺牘》裏的趙之謙,平和——

咸豐十年(1860),在一路逃難又心繫趕考的心境下,他給攜眷逃到紹興的朋友胡澍寫信:“亂離得歡喜。”實在是動人。

33歲,獨自在温州艱難謀生時,趙之謙給好朋友江湜的信裏寫:“請今以後勿時時憂患。”

他還講説自己:“每遇事之轇轕(jiāo gé)不開者,初念亦覺眷戀,轉眼得空,因空得忘,故險阻當前,伏枕即熟睡,無所謂憂患……吾知弢叔必定睛視,益甫必仰天笑也。”凡事不要糾結於過去,往前看。

幽默——在給倪帶銘的信中,他“諷刺”一記倪先生,“新春請菩薩,兩次不到,殊欠慈悲。”你可真是比菩薩都難請喲。

凡人趙之謙

趙之謙致倪帶銘的信札 圖片來源:止觀書局

心細——

在給二哥的信裏,他邀請二哥、二嫂來杭州玩。關照得事無鉅細,行程安排妥帖,“”儘可暢遊西湖、城隍山。有弟在此,無可多慮。”哥哥嫂嫂要帶什麼呢?樓上書架裏,一方“至德二年磚”印章,請帶出來。貓要帶,亦可帶來。帳子在杭州買一頂即可,不要帶了。

安排家裏幫工桂官來杭州就醫,説已經“寄出洋五元、帳一紙,望屬其檢點行李”。還再三叮囑,“船內吃夜飯一餐,伙食過柯橋可買。過江時候須穿棉襖,切勿受冷。”

據説趙之謙身上常年是有本小本本的,想到什麼事情就記錄下來,日後在書信中與人交流。

凡人趙之謙

趙之謙跟二哥説,來杭州“貓要帶也可以帶上”

清代文學家劉熙載在《藝概·書概》講:“書者,如也,如其學,如其才,如其志,總之曰如其人而已”。

趙之謙完全人如其書。他熱衷仕宦,但絕不是官迷。他在江西任職時,廣昌童生一再鬧事,當時的教官謝增齡仗着與知府陳廷憲關係好,屢屢包庇鬧事者。趙之謙不怕,在給同僚的信中,他表示要嚴懲此人,“為國家除暴”。

凡人趙之謙

圖片來源:止觀書局

也是因為剛硬的性格,他在江西官場上一直格格不入,始終未得升遷。1884年,先後任鄱陽、奉新、南城知縣的趙之謙,卒於任上。

第二年,他的好友、晚清重臣潘祖蔭先生,組織友人集資,將先生靈柩運回杭州丁家山安葬。

凡人趙之謙

丁家山?

5.

然而今時,趙奶奶和族人今年帶我前去瞻仰的,只是趙之謙先生墓址的紀念碑。1999年,杭州市園林局在原來的趙之謙墓址附近,新建了趙之謙墓址紀念碑,作為緬懷歷史名人的場所。

“原墓位於丁家山北麓半山腰,坐南朝北偏東。”20世紀70年代,趙之謙墓被盜。至今沒有恢復。

20世紀90年代,趙奶奶和姐妹試圖尋找過太爺爺的墓地。由於地形不熟悉,她們沒能成功。

“在《西湖志》等文獻裏,也都記錄説趙之謙墓被毀了。”2008年夏天,杭州市園文局文物處的郎旭峯,曾經再和趙奶奶姐妹一起實地勘察,最終在丁家山麓(現趙之謙墓址碑東南面)找到了趙之謙墓原址。“根據墓穴狀況分析,墓穴依然完好,墓碑基柱還在。”

但是由於種種原因,當年趙之謙墓相關的文保工作當時還未能進一步推進。

凡人趙之謙

趙之謙墓原址應該就在目前墓址紀念碑的東南方向的這塊區域內?

趙奶奶的兒子在今天的楊公堤上比劃給我看,當年的墓道從現在堤岸的西邊向南穿大約有100米。但是按照大致的方向,今天無法準確地看到原來的墓址。

正在撰寫此次稿件的時候,郎旭峯告訴我一個好消息:相關部門正計劃推薦申報“趙之謙墓址”為市級文物保護單位。這項工作,將包括對原墓的妥善保護,樹立趙之謙墓標識,這其中,有趙家人特別提出來的一個願望:在墓址紀念碑周圍,補種一些六月雪。

凡人趙之謙

那盆紫砂盆栽六月雪,我在離開趙先生墓址時又帶回來了。我想待它農曆六月開出小白花以後,再帶去給先生欣賞,也去告訴趙先生更多杭州人對他的追思。

特別感謝:止觀書局 許石如老師? 紹興之謙書院創辦人(趙之謙後裔) 曉東先生? 浙江省博物館 陸易老師?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3915 字。

轉載請註明: 凡人趙之謙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