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10月15日,北京交大附中的學生們在心理教師的指導下參與遊戲。新京報記者 楊菲菲 攝
全國兩會召開在即。全國人大代表、河北定州市西關南街小學副校長柴會恩建議,加強中小學心理教育師資建設,加強對學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政策支持,制定和完善支持與鼓勵的相關政策措施。鼓勵開設有心理學學科專業的高校擴大招生規模,加強教育學、心理學等專業課程教學,加大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人才供給。
心理專業畢業生很少到中小學就業
近年來,我國一直比較重視中小學健康教育工作。《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指導綱要(2012年修訂)》要求,每所學校至少配備一名專職或兼職心理健康教育教師,並逐步增大專職人員配比。去年7月,教育部辦公廳印發《關於加強學生心理健康管理工作的通知》要求,每所中小學至少要配備1名專職心理健康教育教師,縣級教研機構要配備心理教研員。
但具體到現實,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教師的配備情況卻不容樂觀。
北京師範大學的一項研究顯示,在全國範圍內,沒有心理健康教育教師的小學、初中分別佔比49.2%、41.0%。其中,在農村學校,沒有心理健康教育教師的小學、初中分別佔比63.7%、61.2%。而與此同時,教師資質門檻和專業化水平也亟待提高。在有心理健康教育教師的小學、初中學校中,擁有專職教師的比例分別佔比只有13.5%、32.1%。
那麼導致這一反差的核心原因是什麼?是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人才供給不足嗎?但從近年來高校畢業生的就業情況看,心理學類專業畢業生的就業前景並不理想。
據教育數據公司麥可思發佈的《中國大學生就業報告(就業藍皮書)》,應用心理學專業曾在2015年、2016年、2019年,三次入榜本科生紅牌專業。而紅牌專業指的是失業量較大,就業率、薪資和就業滿意度綜合較低的專業。
就拿北京師範大學心理學部畢業生的就業情況來看,2019年,該校心理學部本科畢業生總人數112人,但簽約就業的只有3人,其主要出路是國內升學和出國(境)留學。
由此可見,北京師範大學心理專業培養的學生,真正簽約就業的比例並不高,這是具有代表性的。而考慮到中小學招聘專職心理健康教育教師都是要簽約的,可以得出一個基本結論:中小學缺心理健康教育教師,但高校培養的心理專業畢業生,很少到中小學就業。
2021年12月17日,北京市職教學會心理健康教育研究會正式揭牌成立。新京報記者 楊菲菲 攝
學校心理健康教育不能被邊緣化
顯然,解決中小學缺心理健康教育教師這一問題,不是要擴招已經多次被亮紅牌的心理學類專業,而是要解決心理人才的就業需求問題,即:應落實每所中小學至少要配備1名專職心理健康教育教師的規定。
如此,才能提高心理專業畢業生的簽約就業率,讓更多心理專業畢業生進入中小學,解決心理專業畢業生的就業難,同時補上心理健康教育教師的缺口。
此外,值得關注的是,國家要求各學校必須配備專職心理健康教育教師,但不少學校沒有配備,其最根本的原因,還是學校不重視心理健康教育,心理健康教育被邊緣化和弱化。
事實上,即使做到每所中小學配備一名專職心理健康教育教師,也只能做“面上”的心理普及講座,很難面向學生開展個性化的心理諮詢、輔導,而當前中小學生的心理健康問題日益突出。
2012年陝西省寧陝縣中學建立了專業的心理生理健康教育中心,兩位學生在音樂減壓室聽音樂緩解壓力。圖/新華社
2021年3月,由中國科學院心理研究所發佈的《中國國民心理健康發展報告(2019-2020)》顯示,2020年我國青少年的抑鬱檢出率為24.6%,其中輕度抑鬱為17.2%,重度抑鬱為7.4%。
重視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應加強對學校辦學的督導,要求各地必須按規定配齊心理健康教育教師,健全專兼職心理健康教育教師隊伍,全面開展心理健康教育,追究不配齊心理專職教師的學校和地方教育部門的責任。
與此同時,學校辦學還要進一步扭轉應試傾向,落實“雙減”要求,重視學生的身心健康發展,教育要從“育才”真正迴歸到“育人”上來。
需要注意的是,加強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在校內,不只是專職心理健康教育教師的任務,所有教師都應該懂教育、懂心理,關注孩子的身心健康;在校外,要形成學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會教育的合力,共同為孩子身心健康成長,營造良好的環境。
特約撰稿人 | 熊丙奇(教育學者)
編輯 | 徐秋穎
校對 | 陳荻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