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就有學員問了我這樣一個問題:這個場內基金該在什麼時候買什麼時候賣呢?其實,這個問題是沒有標準答案的。
很多人希望做把投資量化,但是在我看來,投資的最核心的,其實是不可量化的。我們是可以藉助各種指標,數據來幫助我們做判斷和選擇。但是最後的決策,還是我自己去做出。所以歸根結底,還是要靠我們自己。
還記得曾有位同學問過我這樣一個問題:我怎麼才能成為你那樣?你是怎麼知道要到在某個時間去買某某基金的?
其實類似的問題我也有問過,那是在我剛剛學習做婚禮主持的時候。我問教我主持的老師:老師你是怎麼想到,要這麼去做環節設計的?當時老師沒有回答我,現在當我收到了同樣的問題了之後,我開始才明白其中的原因。
投資和寫文章是比較類似的。大家問我怎麼知道去選擇一隻基金進行投資,就和問我怎麼寫出這麼多文章來的?其實是一樣。
我給大家講講我是怎麼寫出這麼多文章的,首先我有大量的閲讀,大部分理財投資類的書,我都有看。其次,我還在不斷的實踐,去運用書中所講的知識。最後,我還在不斷的總結,反思自己哪裏做得好,哪裏做的不好。所以,我可以把自己的思考,通過文章的方式寫出來,這是這是在大量閲讀,大量實踐,大量總結的基礎之上的。
我們做投資也是如此,自己要知道該什麼時候買什麼時候,就需要有自己的獨立思考和判斷。而想要擁有自己的獨立思考和判斷能力,這不是大家短時間就可以學到的。首先,它需要我們要對於理財投資的基礎知識,操作方法都要足夠了解。然後,還要我們有大量的實踐,至少要經歷過一輪牛熊週期,這樣我們對於市場,才會有自己的感知。最後一點也非常重要,需要我們對自己的投資進行定期的總結覆盤。只有通過不斷的總結和覆盤,我們才能少走彎路快速成長。
事實上,我在《24天理財精品課:決定你一生的財富》書裏和理財訓練營裏,也一直是這樣教大家的。我有給大家講各種基礎知識,讓大家樹立一個完整的理財知識框架。我還有讓大家去完成各種實操,去查詢基金的各種數據,去做買入和賣出的操作。最後,我還有讓大家定期的去做總結,總結自己的記賬儲蓄,總結自己的家庭財務狀況,總結自己的學習收穫。
但是為什麼一些朋友還是不能自己運用,而提出前面這樣的問題呢?主要有這三個原因:第一,對基礎知識掌握不夠。第二,實踐不夠。第三,時間不夠久,沒有經歷完整的牛熊週期。
我挨着給大家分析,我有在書和訓練營中,給大家分享很多的基礎知識和概念。這些知識和概念大家都掌握了嗎?根據我瞭解到的情況看,有的同學是沒有掌握的的。而有的同學是掌握了的,我發現這類掌握比較好的同學,他們在遇到不懂的概念的時候,知道自己去百度,或者來問我。但是有的同學,自己不懂,也不去查,也不來問,就讓自己不懂。這樣下去,肯定是不能做好投資的。
對於實踐不夠,我印象很深刻的是,我在訓練營中,有給大家講了,怎麼去買場內基金。訓練營的時候,同學們也都是完成了作業的。但是有的同學,一到自己真的去買的時候,就不知道怎麼操作了。出現這樣的問題的原因,就是因為操作的次數太少了。很多的知識,是需要我們多次操作,才能掌握的。不是你隨便看一下操作一次,覺得自己瞭解了,就可以了。所以,對於這類同學,要加強實操次數。
最後還有定期的總結和覆盤。這也是非常重要的,我們投資虧錢了,是什麼原因導致的?是入場的時間沒有把握好?還是基金沒有選擇好?或者是自己操作問題?我們投資賺了,是因為什麼原因賺的?當時自己是怎麼思考的?哪些思考得到了印證,哪些思考沒得到印證的?我們後面做投資應該做出什麼調整?
理財投資沒有捷徑,只有我們自己一步一個腳印打怪升級,才能有所進步。以上,是我在教大家學習理財的過程中的一些肺腑之言。希望自己的這些思考能幫助大家少走彎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