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高考賦分制有“玄機”,若在選科前搞懂,成績不拔尖都可能考上一流名校

儘管有些省市已經率先採用了新高考模式“3+1+2”,不少同學稀裏糊塗的壓根沒有明白高考總分是怎麼來的,以為是每科考分的原始分總和,如果參加了第一次八省聯考模擬考試的你還這麼認為的話,很可能與重點大學擦肩而過。

新高考賦分制有“玄機”,若在選科前搞懂,成績不拔尖都可能考上一流名校

也許有人會説,這話未免説得太絕了!

俗話説:“知己知彼,方能百戰百勝”,這裏的“己”當然指的是自己,也就是説要能自己有全面瞭解,對於高考生,更要做到自己的優勢、弱勢,哪些地方還不懂得學以致用,哪些地方還存在缺漏,哪些題型穩能拿下,哪些題型還要靠撞大運,等等諸如此類的,自己的心裏一定要清清楚楚。

“彼”當然是指同屆高考生,他們將是自己的競爭對手。高校錄取標準不只看高考分數,更主要的是高考名次,比如某高校在某省市要錄取100名高考生,大體上就是從投檔中按高考分數排名依次錄取。

如果以上涉及的高考分數都是原始分的總和,倒也是簡單直接,可新高考模式下,有些科目累計原始分,有些科目卻要按等級賦分。我們先來了解一下八省聯考中具體科目的計分方式。

新高考賦分制有“玄機”,若在選科前搞懂,成績不拔尖都可能考上一流名校

1.統考科目

統考科目就是“3+1+2”中的第一個“3”,包括語文、數學、英語(外語)三門學科,高考試題由教育部統一命題,每科滿分150分,考生的原始成績全都計入高考總成績。

2.首選科目

所謂的首選科目就是“3+1+2”中的“1”,在物理和歷史兩門學科中任選一門,滿分為100分,同樣按考生的原始成績計入高考總成績。

3.再選科目

即“3+1+2”中的“2”,在思想政治、地理、化學、生物任選2門,成績按等級賦分後計入考生高考文化總成績。等級賦分就是將原始成績進行等級劃定後,再由等級轉換而來的分數。公佈的高考成績,即考生查詢到的再選科目成績,等級賦分後的成績。

新高考賦分制有“玄機”,若在選科前搞懂,成績不拔尖都可能考上一流名校

也許有人不理解為什麼再選科要實行賦分制,其實這很容易理解,由於首選科按物理和歷史劃分後,2門再選科就能將考生劃分為6類,也就是説報考同一高校同一專業的考生,所選的再選科有6種組合的可能性,如果直接將原始分計入高考總成績的話,失去了高考的科學和公平性。因為有些科目的試題偏難,有些科目的試題稍微容易一些,只有採用等級賦分制,優勝劣汰的選拔制才能公平公正地體現出來。

打個比方來説,A考生選生物,B考生選地理,兩個人的原始分都是85分,但A考生的生物成績在全省考生中能排2500分,B考生的地理成績在全省考生中排1200。如果按原始分計入高考總成績,那麼選生物的考生明顯優於地理。只有按等級賦分去轉換分數,才能保證高考公平公正。

新高考賦分制有“玄機”,若在選科前搞懂,成績不拔尖都可能考上一流名校

無論首選科還是再選科,試題命制、閲卷評分都由省級教育考試部門負責,那麼,再選科成績從原始分到賦分後的轉換分,是如何轉換的呢?

儘管各科的計算方式會有所不同,但轉換規則是統一的,也就是將全省考生的原始分進行等級劃定。首先,從高到低定好A、B、C、D、E級,將考生的考分從高分到低分按各個等級定人數,比例分別為15%、35%、35%、13%和2%(當然咯,廣東省另有比例,分別為:17%、33%、33%、15%和2%)。

其次,將從A到E五個等級內的考生原始分,依照等比例轉換法則,相對應地轉換到100~86、85~71、70~56、55~41和40~30五個分數區間。

新高考賦分制有“玄機”,若在選科前搞懂,成績不拔尖都可能考上一流名校

再次,通過轉換公式計算後,就可以得到考生的轉換分,其中有一個原則就是,所有轉換分都按四捨五入保留整數(注意了!四捨五入算法對一部分考生有利的同時,也對一部分考生不利)。高考場上1分可以幹掉一操場的競爭對手,可想而知,如果不搞清楚新高考模式下的賦分制,對考大學有多大的影響。

我們來看看轉換公式(Y1,Y2為原始分區間的下上限,X1,X2為轉換分下上限,Y為原始分,X就是要求的轉換分):

新高考賦分制有“玄機”,若在選科前搞懂,成績不拔尖都可能考上一流名校

我們來舉個例子計算一下:

新高考賦分制有“玄機”,若在選科前搞懂,成績不拔尖都可能考上一流名校

比如小姐姐王琳的化學原始分是81分,按照原始分等級劃分被劃到B等,而化學B等級的原始分的分佈區間從61到82,轉換分B等級的分佈區

假設某同學思想政治學科原始分為81分,按照原始分排序,依照等級比例應劃分到B等級,而該學科B等級的原始分分佈區間為82~61,轉換分的分佈區間為85~71,根據公式可推算:

最終得分為:

那麼,也就是説,小姐姐王琳的高考化學分數為84分,轉換分比原始分更高,也就是説選擇化學賺大了。當然咯,轉換分有比原始分高的時候,也就有比原始分低的時候,這就要看選擇再選科的考生的實力,有時也有運氣的成分。

新高考“3+1+2+模式,明顯向兩類高考生傾斜:

第一種:語文、數學、英語(外語)三門學科實力較強的

因為這三門學科滿分150分,並且按原始分計得高考成績,無論考生首選科和再選科如何選,語文、數學、外語這三門學科都是必選項。因此,這三門成績好的高中生,在新高考模式下佔盡了得天獨厚的優勢。

新高考賦分制有“玄機”,若在選科前搞懂,成績不拔尖都可能考上一流名校

第二種:沒有明顯偏愛文科的

在以前分文理的高考中,文科和理科有非常明顯的區分度,除了數學(文理分卷考試),對特別偏愛文科或理科的考生非常有利。而在新高考模式下,必須選擇理科類的學科,否則無法湊齊“3+1+2”,所以這次新高考對他們來説是非常有利。

任何新事情的出現,肯定會伴隨着有利有弊,同樣的,新高考賦分制,有考生覺得不公平,但對大多數考生而言,賦分制能很好地拉開簡單科目之間的分數差距,按照排名計算,更為公平,也算是變相減輕了學生高考的負擔吧。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2171 字。

轉載請註明: 新高考賦分制有“玄機”,若在選科前搞懂,成績不拔尖都可能考上一流名校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