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伽爾曾説過:“童年的回憶,永遠是獨一無二不可替代的事。”童年充滿的應該是鮮花土地,天空風箏,歡聲笑語。童年本該是色彩斑斕的畫冊,裝載着美好回憶。
可是在河南,卻有這樣一個女孩,她的父親為了省學費,讓她退學,10歲參加高考。她的童年充滿的只是無窮的壓力,無數次的考試,無數人不解的眼神……
開了“倍速”的童年這個不幸的女孩叫做張易文,出生於河南商丘,父親原本是一名老師,辭職後開了一家教育機構。本以為所有老師都該懂得教育的重要性,可是張易文的父親卻令人大跌眼鏡。
在張易文四歲時她的父親就強行讓她輟學,因為在他看來去學校上學既浪費時間又浪費錢財,而且他自己本身就是一名老師,懂得上學時所有的知識點,不如自己在家一對一為女兒教學,這樣不僅省錢而且效率高。
張易文的父親甚至給女兒超出同齡人的高要求。他讓女兒在幾年內學完從小學到高中的各個知識點後,就去高考。這無疑讓張易文的童年承受了比同齡的孩子多幾倍的壓力。
在別的孩子放假玩耍,擁有快樂童年的時候,張易文永遠只是在埋頭讀書。但是張易文也沒讓他父親失望,在五年內學完其他孩子十二年才能學完的知識。而這也讓張父對自己的女兒更加有了自信。
人生轉折—高考於是,在2016年時,張父幫9歲的女兒報名參加了高考。在陽光燦爛的六月高考季,商丘市的考場迎來了一個身高只有一米三的小女孩張易文,這樣極其瘦弱的考生,使同個考場的考生和家長都錯愕不已。
這一年的高考,張易文只考了172分。這個分數對於一個九歲小女孩張易文來説,也是情理之中的事情。畢竟在她那個年齡,她沒有經歷過學校的測驗,沒有和同學一起在試場中做過卷子,她有的只是在家一對一的教學。
但是,語文46分,數學31分,外語37分,綜合58分,總分172分,這個成績自然遠遠達不到大學的最低錄取分數線。
所有人都認為張父這只是讓女兒提前“試一下水”,感受一下高考題的難度。並且通過這次的“失利”,他能意識到自己的教育有問題,但他絲毫沒有意識到自己的問題,反而得出結論説:“易文今年考得一般,接下來還要好好準備,來年繼續參加高考。”
於是,第二年,張易文的父親仍然讓她在家學習,備戰高考。在2017年的時候,張易文考到了352分,雖然這個分數還沒有過本科線,但是這對一個十歲的沒有接受過學校教育的小女孩來説已經是非常不錯的結果了。
張易文本可以再學幾年爭取更好的成績,可是她的父親並沒有讓她多學習幾年,而是接受了被商丘理工學院錄取的結果,讓張易文去上大學。
十歲的張易文手拿着錄取通知書,笑容滿面地跟父親拍了一張合照,年少的她並不知道,這樣過早步入大學校園,對她而言意味着什麼,這樣一份錄取通知書會給她的人生造成多大的改變,她的人生從此又會是沿着什麼樣的軌跡發展。
無法適從的大學2017年9月,年僅十歲的張易文跟着一羣十八九歲的大一新生,一同走進了大學校園,開啓她們的大學生涯。
年齡最小,身材瘦小的她,自然很容易就成為了當地媒體報道的焦點。許多記者得知張易文去讀大學之後,為了採訪她,也跟隨她進入商丘理工學院。
這不僅對張易文自己造成了影響同時也對學校的其他學生造成了不好的影響,學校的秩序也因此被打亂。
由於張易文的年齡比同校大學生小很多,她們沒有共同話題交流,她們也不願意同一個“小孩子”打交道。
就這樣,張易文每天只能孤孤單單的一個人,她無法融入到同學們的交際圈中,也無法和她們分享自己曾經發生的有趣事。因為在她的成長曆程中,她一直都在家中學習,沒有經歷過學校的生活,沒有自己的朋友,自己的社交圈。
而且張易文的父親對她的管教非常嚴格,在她的生活中,幾乎不看電視劇不玩遊戲,所以她和周圍的人就更沒有什麼話題聊天了。
雖然她的室友對她比較友好,但是年齡差距帶來的代溝是無法逾越的,她們心中仍舊有一層不可跨越的隔膜。
於是,每次張易文有心事的時候她都只能選擇默默承受。因為她在這個學校裏沒有一個交心的朋友。
社交上帶來的心理壓力已經壓的她喘不過氣,可學業帶來的壓力更是讓她對大學生活充滿厭倦。
相比中學時期的知識,大學知識的難度也提升了許多,張易文一下子沒有辦法適應過來,在大一上學期時,她就因為掌握不好知識點而掛科了好幾門。
學不好大學課程讓張易文逐漸失去了學習的興趣,對學習常抱着一種破罐子破摔的想法。
生活中與他人格格不入,學習上又十分艱難,各個方面的不適應都讓張易文感到人生就是一片灰暗的。
由於實在忍受不了這樣的壓力,她曾向父母提出從大學退學,但父母拒絕了她的請求,她只能繼續在大學裏,裝成一個大人,適應着周圍的生活。
沒有憧憬的未來從小被安上了“神童”的稱號的張易文,過早地進入到大人的世界,這真的對她的成長有利嗎?
即使她努力的適應大人的生活,學着成年人的處事方式,還是無法很好的融入到成年人的世界中來。因為她們的思考方式,對一件事物的想法都是不一樣的。
她們也無法做到感同身受,彼此都無法理解對方。這也使張易文越來越孤獨,越來越無助。
但是在她父親的眼中,過早進入社會並沒有什麼不好的。相反,在她父親看來,張易文就像是個“謀利工具”。
因為他省了八年的學費,而且張易文可以早八年開始工作,更好的為家裏分擔。甚至在張易文接受採訪的時候,她的父親也穿着培訓機構的衣服在旁邊入鏡,為自己的培訓機構打廣告。
由於她的父親不會放過宣傳炒作的機會,於是張易文很多時候只能被迫接受採訪,這也使她過分的曝光在了閃光燈之下。
人生的很多選擇我們都是無法預知後果的,但是我們要做的就是不要讓自己後悔。
很多人評價張易文父親的做法是非常不理智的。每個人的童年,青春都是獨特的不可重來的。我們不應該剝奪孩子的童年更不應該將自己的孩子變成自己謀求利益的工具。
為了省那幾年的錢,卻讓一個本該在學校裏歡聲笑語的小女孩變成一個眼中沒光的“大學生”。為了自己能生活得更富裕一點,卻讓孩子的未來都活在對社會的恐懼中。這些真的值得嗎?
一味的急於求成往往會適得其反,我們無法改變張易文的人生,但我們需要對自己的人生負責。在不同年齡段做不同的事情,感受不同年齡階段帶給我們不同的樂趣。
青春只有一次,我們應該積極向上,去勇敢追求自己的未來。而父母們更應該是孩子的人生路上的指引燈,指引他們找到正確的人生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