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朋友圈裏有一個女孩,看起來非常酷,花臂紋身、髒辮、妝容很哥特,穿搭很新人類。
每次刷到她的照片,就有種她一定很獨立自由、敢於掙脱世俗評價的感覺。
▼
(風格示意圖)
但是你在半夜刷到她的文字,就是那種:
“你愛我還是她?”
“你這樣做對得起我嗎?”
“我哭到眼淚流乾你無動於衷”
“我為了你背叛了自己”
“我等的人,他永遠不會來…”
就是那種深陷感情、遇人不淑、默默地呼喚“誰來拯救我、疼愛我”的那種,跟酷酷的、愛誰誰的、一點都沒沾邊。
我就發現,人對服裝風格有執念,一個重要的原因是:
它可以最簡單的、最容易識別的,去表現自己的一個特質,而這個特質往往是自己還不真正具備的。
比如穿的酷,是很簡單的。
但你要真的從內核裏酷起來,得能扛事、能抗壓、在磨難中保持閃耀的自我,這比起穿衣,難太多。
所以你看有很多人,執念於特別設計的衣服,很不願意撞衫,因為想穿得很特別、與眾不同,並不難。
▼
(示意圖)
但你要真的活出特別、與眾不同,你就要:
眾人隨波逐流時,你主動選擇方向;
眾人妄念叢生時,你接納自己的現實;
眾人被情緒煽動時,你保持着自己的思考;
眾人在悲觀消極時,你保持着樂觀與勇氣…
這些,都太難了!
所以穿衣,就成了最低成本的,獲得一種“特別”的方式。
那些獲得成功的服飾品牌,也往往是成功的幫用户表達了一種“我想具備的特質”,比如表達:我不想長大、我任性、我高級、我獨特……
▼
説了這麼多,我並不是批判人用服裝去表達特質,這沒什麼不好,但這恰恰是我們應該思考的問題。
我教人穿搭的核心就是,不要光考慮美不美,得看看你想要表達的是什麼,如何利用服飾,去表達那樣的自己。
但我一直強調的兩點是:
一、不要企圖把你所有的特質都放在外表上去表達,要佈局好表達的層次。
二、不要企圖去凹你外表條件、內在條件,都不支持的某個特質,實事求是。
接下來我詳細解釋一下:
一、表達層次
在我們28天蜕變訓練營裏,有一個模塊的課是瞭解自己,當了解自己以後,就很糾結於:
原來我給人的感覺是端莊温婉的,其實我很活潑好動啊;
我給人感覺幼態可愛,但實際上我很雷厲風行啊…
穿適合外表的衣服,那我的內心的個性怎麼表達?
穿符合我性格的衣服,那與我的外在違和怎麼辦?
這種就是不接受表達是需要層次的,但我們的內在性格,不是全部都要“押寶”在外表上。
比如陌生人、不熟悉的人,他們就是感知外表與服飾的和諧程度。
比如我的朋友小七早期打扮,被人説像人妖,就是她把可愛啊、女人味啊,表達在成熟、雄性的外表上。
▼
那親近的人、瞭解小七個性的人,可能就不覺得她這麼打扮太違和,因為她們能感知小七個性裏的可愛、女性化的一面。
現在的小七,就是大部分社交裏考慮外表和諧、場景得體,乍一看厲害,接觸多了後覺得真摯可愛,有很強的相處層次感。
▼
所以形象表達,不是單一、恆定的。
而是根據場景、對象去變化的,要對自己的表達層次進行佈局。
哪些特質放在外表上,哪些放在個性裏、哪些放在行事風格里…而不是一股腦的都想放在外表上,最終表達出一種“不自知”“硬凹感”。
就像張雨綺的憨憨傻大姐範兒,她也不用穿出來,個性裏就有;但是傻大姐是她全部的個性嗎?在娛樂圈能運營好自己,哪個沒有硬手腕。
▼
人是非常複合的、你也是複合的,你的外表裏、個性裏、作風裏,藏着很多的東西,不能一概放到外表上去表達。
明白這一點,在穿搭裏就要放下糾結,學會取捨,做一個立體、豐富的人。
二、表達支持
當我們想要通過外在表達一個特質時,如果你的外表上沒有這個支持,內核上也沒有,那麼你表達起來就很吃力,硬凹感就強。
比如剛畢業的大學生,滿臉嬰兒肥,社會閲歷尚淺,這時候就穿硬挺幹練的西裝,去表達精英感,就得不到任何支持。
▼
不如穿學院派一些的襯衫,有職業態度,又有自身條件的支持,就不違和。
▼
還有一些年齡增長的人,外表不再年輕,內心又滿滿焦慮,剪齊劉海、穿卡通、粉嫩、紗紗疊疊的衣服,也得不到任何支持。
▼
不如尊重生命不同階段的美,讓閲歷賦予的從容、穩重,作為自身堅定的支持要素,去表達成熟的味道。
▼
你自己能支持你的表達,很重要,如果你想表達的特質,自己完全不具備的,就會顯得“虛”,像沒有地基的房子,風一吹就倒了。
所以你想酷的時候,你得真的有點酷,你想要特別的時候,你也得真的有點特別。
如果覺得“我穿上我就具備了”,僅是一種自我催眠。
還容易讓你陷入一種“容易模式”,只追求外表的表達,就容易成為衣服穿的酷、計劃寫得細、話説得也好聽,但實際往往遇事就慌、計劃不落地、説和做是兩回事…的人!
記得朋友説過的一段話:陌生人社交的壓力,往往在於人們總想表現出自己所不具備的品位、才貌或財富。
所以實事求是起來吧,你會發現:
這樣的你多了一種篤定的力量、走着走着、想要的就真的擁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