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歷史印度第九大人口城市浦那

由 閻桂榮 發佈於 經典

【歷史:印度第九大人口城市浦那】
導語:作為馬哈拉施特拉邦最大和最重要的城市之一,浦那是印度十大都市之一。儘管在孟買面前,它長期以來一直黯然失色,但這座城市在印度地圖上已經慢慢為自己創造了一個利基市場。
浦那一詞來自Punya或聖潔。 可追溯到公元768年和公元758年的銅板上,首次出現了現在被稱為浦那的城市。 這些銅板由Rashtrakuta統治者Krishna I製造,該地區分別被稱為“Punaka Vishaya”和“Puny Vishaya”。 大約在這個時候,着名而美麗的Pataleshwar岩石切割寺廟建成了。
起初,大約在9世紀,浦那在Deogiri的Yadava帝國的統治下。統治德里的哈利吉王朝於1317年推翻了亞達瓦,並且在接下來的300年裏,浦那受到了伊斯蘭的統治。Khalji被Tughlaqs取代。在此期間,只有穆斯林和一些非穆斯林士兵住在市政廳內,其餘的非穆斯林人口居住在外面。
浦那最出名的時候是在Maratha統治下。第一個Maratha控制開始於17世紀初,儘管權力在Bhosale王朝,Mughals和Adilshahi之間不斷轉移,直到18世紀。Shivaji是Maratha帝國的未來創始人,是Maloji Bhosale的孫子。他的父親Shahaji Bhosale建造了Lal Mahal,Shivaji和他的母親Jijabai在那裏生活了十年。這也是Shivaji擊敗Aurangzeb的Shahistekhan的地方。
在Shivaji在17世紀後期去世後,Aurangzeb重新掌權。後來,Peshwa Balaji Vishwanath,新任命的Maratha,被指控為浦那。該地區仍然屬於他的家族統治,直到Balaji Vishwanath的曾孫Bajirao II,他在19世紀早期被英國人擊敗。Pune在Bajirao II或Nana Saheb的統治下上升到顯着位置。在1761年的帕尼帕特戰役之後,馬拉塔對該地區的影響在很大程度上減少了。Nana Saheb在該市建造了許多重要的地標,例如Katraj的湖泊和地下渡槽,將湖水帶到Shaniwar Wada,地下污水系統和Parvati山上的寺廟。
一旦英國上台,浦那就會成為德里的重要政治中心。這兩個是英國統治期間首批重要的城市。1851年,浦那朝着成為德干學院成立的學習座位邁出了一步。幾年後,在1857年,Pune-Mumbai鐵路軌道以及着名的Khadakwasla大壩建成。該市一些最着名的學院,如德干學院,弗格森學院和工程學院成立。重要的歷史名人,如Bal Gangadhar Tilak和Gopal Krishna Gokhale,在德干學院接受教育。Tilak還負責1885年建立弗格森學院和1880年建立新英語學校。
總結:今天,浦那是馬哈拉施特拉邦的第二大城市,也是教育和企業事業的中心。Pune擁有相當年輕的人口,周圍環繞着幾個美麗的山地車站,設法保留了其歷史遺產,同時為當代風格開闢了道路。它不僅是人口第九大城市,也是當今印度最宜居的城市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