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清華大學環境學院消息,清華大學環境學院退休教師許保玖教授因病於2021年10月15日15時52分在北京逝世,享年103歲。
許保玖是我國給水排水工程學科的奠基人和開拓者之一,率先提出了“水工業”的概念及其內涵。
上世紀70到90年代的20年間,我國廢水處理率始終停留在5%之下,而上世紀90年代到如今,我國的城鎮污水處理率已達90%以上。從5%到90%,許保玖和他首倡的“水工業”思想功不可沒。
“聽説先生是美國回來的”
20世紀50年代末,在清華大學給排水專業課堂上,大四的學生們正翹首以待一門專業主修課的老師。
“聽説先生是美國回來的。”學生們竊竊私語。
這位先生就是許保玖。
許保玖於1918年12月31日生於貴州省貴陽市,1942年畢業於民國時期最高學府——國立中央大學土木工程系,獲工學學士學位,畢業後先後任寶天鐵路工程局工務員、重慶大學土木工程系助教、國立中央大學土木工程系助教。
1949年,許保玖從美國密歇根大學獲衞生工程碩士學位;1951年又從美國威斯康辛大學獲博士學位。當時,他與華羅庚、錢學森等35人被美國政府列入了禁止回國的名單。
△許保玖在密歇根大學的學籍卡
1955年初,許保玖與夫人衝破重重阻力歸國,成為國內第一名給排水專業博士。歸國後,經梅貽琦之子梅祖彥引薦,許保玖結識了當時清華的給水排水大家陶葆楷,進入清華任教。
此後,他在給水排水工程、環境工程的教學崗位上辛勤耕耘了近半個世紀。
“年輕人要敢想”
“只有想到的事情才有可能做到,想不到的事情一定做不到。”
2018年,正值許保玖百歲生日,1964年本科畢業於清華大學給水排水專業的環境學院退休教授程聲通撰文回憶了與許先生的過往,這句許先生在指導他畢業設計時説過的話讓他記憶猶新。
1964年初,程聲通開始做畢業設計,題目源自太原鋼鐵廠水源地—汾河高濁度水的沉澱處理,研究內容包括靜態試管實驗、水槽準動態實驗和沉澱池模型試驗三個階段。
程聲通的研究內容是水槽實驗,在報告的綜述篇寫了很多顆粒物沉降過程機理,這是他花了很多時間從以前學過的課本和其他參考文獻裏摘錄的。
作為指導教師,許保玖在程聲通的報告上寫滿了紅色的批改文字。
“他不無嚴肅地問我,在試驗中見到‘顆粒物’了嗎?我仔細一想,是呀!水的濁度那麼高,成千上萬個顆粒擠在一起,哪還能見到單個的遊離顆粒物呀!看來我寫的綜述完全是文不對題、無的放矢。許先生接着説:‘你們年輕人要敢想,不能墨守成規’,又説:‘只有想到的事情才有可能做到,想不到的事情一定做不到’。”程聲通回憶説。
當時,許保玖已經提出了“擁擠沉降”的概念,解決了高濁度水沉澱計算方法。在畢業論文裏,程聲通根據許先生的概念提出太鋼沉澱池“泥漿擠水”的計算方法建議,得到了較好評價。
△許保玖(右二)
程聲通説,“只有想到的事情才有可能做到,想不到的事情一定做不到”這句話語言淺顯,卻富含哲理。
他表示,許先生提倡學生“想”,對於今天的教育來説具有特別的意義。
程聲通説,清華的學風教育是“行勝於言”,近一個世紀以來,清華學子都以此作為行為準則,“少説多做”“聽話出活”是清華人對它的通俗解釋。但如果將其奉為金科玉律,作為唯一的行為準則,可能有失偏頗,甚至走向反面。
因為受到“行勝於言”的制約,很多主意往往在自以為不能實現或難以實現的情況下就被自己輕易地否定了,殊不知這種一次又一次的自我否定,就等於一次又一次澆滅了創新的火花。
奠基“水工業”
許保玖是我國水工業領域的奠基人和開拓者,他率先創立並開出了研究生專業課程《當代給水與廢水處理原理》,八十高齡還站在講台上親自為學生授課。
上世紀70到90年代的20年間,我國廢水處理率始終停留在5%之下。我國給水排水行業也一直處於割裂狀態,市政建設只建給水廠、不建污水處理廠,先建給水廠、後建污水處理廠,直接導致水污染問題嚴重。
許保玖認為,用過的水必須經過適當處理,並在滿足一定水質要求後排回自然環境中,這是“還”水的規則。
基於此,自上世紀90年代中期開始,他提出了“水工業”概念。
許保玖認為,必須將給水、排水視為一個統一性整體,以此保證排水水質,也利於節約用水;同時要改變長期以來給水、排水事業政府包辦、給水事業福利化的局面,要賦予水商品的屬性,核算成本收益,推進廢水的回收再利用。
從90年代到今天,我國的城鎮污水處理率已達90%以上。
且基於“水工業”理念,高校傳統的“給水排水工程”專業名稱,經教育部修訂後,在2012年統一變更為“給排水科學與工程”。
清華大學新聞網寫道:
“許先生熱愛事業、著述等身;教書育人,桃李滿園;善思善行,窮之以理;不羈名利,甘於清貧;為人正直,不圖虛名。許先生在清華任教超過一個甲子,培養的學生數以千計,有的成了社會名流,有的成了學界翹楚,許先生卻依然居陋室、守清貧,孜孜不倦,孤獨前行,在環境工程和市政工程領域做出了旁人難以企及的貢獻。許先生是環境學院的瑰寶,是後輩學子的榜樣。”
綜合:清華大學新聞網、清華校友總會、中國教育部、光明日報、北京青年報等
來源:荊楚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