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工作的時候,左鵬飛絞盡腦汁,愁壞了。
華為,騰訊,阿里,都想要我,去哪家?
這就是學霸和普通畢業生的區別:
普通畢業生愁的是:到底哪家單位能要我?
學霸愁的是:我該要哪家單位?
左鵬飛
左鵬飛,90後,華中科技大博士。
如果這還不夠刺激,那麼——
華為給他的年薪,是201萬。
對多數家長而言,培養一個年薪201萬的孩子,不太現實;
縮水到十分之一,年薪20萬,可以吧?
碰到智商高點的,年薪200萬,也不是不可能。
關鍵問題是:
從哪幾個方向努力,才有這種可能性?
左鵬飛的案例,讓望子成龍的家長,有跡可循。
雖然左鵬飛被稱為“天才少年”,智商一定很高,但他的成功,不全是因為智商。
智商也是可以提高的,但它受遺傳因素影響較大,所以各位家長,有時間多自責、反思一下,不要把希望寄託在孩子智商提高上。
左鵬飛的成功,智商之外的因素十分重要。
當然可以籠統地説:“他很努力。”問題是:怎麼努力?往哪個方向努力?
這兩點不搞清楚,等於白説。
一個高智商的人又十分努力,一個優秀的人又十分用功,結果往往十分嚇人,比如這201萬。
智商咱們學不來,他的努力,則是人人可學的。
在我看來,左鵬飛的努力,表現在三個方面:
1.合理分配努力值;
2.自律意識;
3.再優秀,也不打無把握之仗。
華為招的部分博士年薪
先談他的“努力值”。
感覺他像一個太極宗師,會那種什麼什麼拳——別人用力輕,反彈力也輕;別人用力重,反彈力也重;敵人攻得越猛,就被“彈”得越慘……
他告訴自己:“博士畢業時相對於同齡人一定要做到非常非常傑出。”為了心中的理想,5年來,左鵬飛始終嚴格要求自己,不敢有一絲懈怠。
家長們常説的一句話是:
俺家娃,小學學習數一數二,後來怎麼就不行了呢?
很少有天生學霸,像左鵬飛這種更多一些:小學的時候,他不費力,就保持數一數二;
到了初中,競爭激烈了,他更加努力,力爭上游,還是數一數二;
高中、大學,周圍全是學霸,他加倍努力,逆水行舟,依然保持前列;
碩士博士,學霸都被踩在腳下了,他依然努力,讓自己在博士中成為佼佼者……
所以,你的孩子為什麼小學成績好,大了就不行了呢?
小學、初中,劃片招生,課程相對簡單,智商好點的孩子,稍微努力,就能保持前列;
高中就有了較大分流,好學生扎堆到了重點學校,要想繼續保持前列,就要付出比以前更多的努力;
可你的孩子不這麼想啊,按部就班,不知不覺中就落伍了。
所以優秀的孩子,一定會盯緊目標,合理分配“努力值”。
順水行舟,不用怎麼努力,船就飛快;
如今是逆水,你還是原來的“努力值”,船自然會慢,目標就達不到了。
再説他的自律。
首先要制定一個目標,很多家長、學生容易犯的錯誤,是“不切實際”。
看到王健林早上4點起牀,先鍛鍊45分鐘,一激動,自己也打算這麼辦;
一晚上激動到失眠,第二天醒來一看,8點半了。
目標要切實;定好了,嚴格去做。
王健林的日程表
左鵬飛的作息時間表,並不像有些學霸那樣,規定到幾分幾秒,苛刻到非人類:
早上8時起牀、8時30分之前在實驗室、學習到11時30分吃中飯。下午2時多到5時30分進實驗室;晚上6時30分到9時30分在實驗室,呆到10時多,回寢室睡覺。
目標太高,就容易堅持不下來;堅持不下來,就會打擊自信,喪失信心。
“不打無把握之仗”,更能體現他的努力心態——
今年,左鵬飛在面試前也做了大量的準備工作,他準備了一份簡潔清晰且突出重點的簡歷。“計算機行業比較看重編程能力,雖然我平時科研也寫了大量的代碼,為了穩妥起見,我還是在leetCode上刷了兩週的題來進一步強化。”
果然應了那句話:越優秀的人越努力。
我們——無論家長,還是孩子——還有什麼資格不努力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