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常説一個人應該愛國, “樂不思蜀”之輩。“樂不思蜀”出自《三國志·蜀書·後主傳》“問禪曰:‘頗思蜀否?禪曰:‘此間樂,不思蜀。’在戰爭年代,是否愛國顯而易見,任何崇洋媚外的行徑都會被視為叛國,更何況是“樂不思蜀”的行為。”
晚清統治者是民族的罪人,在風雲變幻之際,任何曲意逢迎都是國人所不齒的行徑,包括如今許多人對西方文化的推崇以及更改國籍的行為。在和平年代,經濟全球化的發展,使愛國的界限變得模糊。有人認為,崇尚西方文化,支持國外品牌就是不愛國,有人認為改換國籍就是不愛國,也有人認為只要所言所行於國有利,就是愛國。
在經濟全球化的不斷推進過程中,文化衝擊是在所難免的。加之國外的商業模式成熟,企業歷史悠久,在很多行業都領先了國內數百年,尤其是在科技領域。為了學習國外的先進技術與經驗,與國際接軌,國內將英語作為學生必學的外語。中小學,大學,英語都佔據很大的比重,甚至還有很多學生願意花重金出國留學。
1960年,鄭強在福建出生。後來,輾轉浙江、重慶多地就讀高中與大學。22歲大學畢業,轉入化工研究院工作,三年之後考取了成都科技大學的研究生。1990年,考入四川聯合大學攻讀博士學位,次年留學日本,專門研究化學高分子材。
鄭強成長於新中國的困難期,親眼目睹了國家的發展,接受過國內外教育,從事科學與教育行業。他是一位海歸學者,但更像一位滿載激情的演説家,幽默風趣,極具感染力,演講頗受學生歡迎。
他的言論標榜愛國主義,但批判猛烈,常被視為激進人士,他也笑稱自己是 “浙大易中天”,認為特立獨行也是很值得欣賞的。“英語就是工具,佔用青少年太多時間,該踢出高考”——這是鄭強對英語學習的態度,他認為英語不應該是學者的標配, 甚至表示中國誇大了英語在青少年教育中的分量,源於中國人的不自信,這一觀點的出現引發了網絡上大量網友的激烈討論。
他並非否認英語的重要性,只不過是認為將英語視為人才培養與選拔的條件,變成了學生與教育界的負擔,資源的浪費。萬萬不可將英語等同於出路,英語的基本功能應該是交流,不適合放在高考中參加考核。很顯然,明目張膽抨擊英語教育,動了廣大英語教育者的蛋糕,也挫傷了精英教育家長的積極性。
鄭強深知自己言論的後果,卻依然要指出問題,源於自己作為教育工作者的擔當與責任心,他願意推動中國教育模式的向好發展。
作為科研工作者,他推崇“科學無國界,但科學家有祖國。”這句法國科學家斯巴德的名言,曾經被老一輩的科學家,包括錢學森、鄧稼先等所信奉,而現在更多的人只認為“科學無國界”。
有利益的地方就會有爭奪,幾千年以來,人類有着很明確的種族界限與利益羣體劃分,紛爭必然不會停止, “科學無國界”只是遙不可及的理想。而真正打着“科學無國界”的旗號,為他國賣命的人,大多都是追名逐利、貪圖享樂之人。
鄭強對這一類學者尤其不屑,也會擔心自己培養的學生會移民美國,拋棄故土,將所學用於對抗自己的故國。所以,他告誡廣大學子:“科學有祖國,科學也有很深的民族烙印”,要常懷感恩之心,熱愛自己腳下的這片土地,不要忘了自己的身份。
鄭強的言辭犀利,也顯得偏激張狂,與和諧社會的氛圍不符,但是他的熱血與忠誠無論在那個時候都是寶貴的,也是青少年缺少的,是浮華的社會所需要的,誰也不能磨滅他的愛國真情。
參考資料:
《三國志·蜀書·後主傳》
《向魯迅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