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為帝王的恩人,是古代中國很多臣子的夢想,然而真實歷史上,帝王的恩人們往往都過着戰戰兢兢的日子。如何才能擺脱這種“戰戰兢兢”?我們今天以介子推為例,來探討下這個問題。
春秋時期,晉國內亂,晉國公子重耳被迫流浪在外,過着飢寒交迫,膽戰心驚的日子。這天,重耳行至衞國,隨從中一個名叫頭須的隨從不想再跟着重耳受苦,偷了重耳的所有糧食逃走了。重耳吃不上飯,餓得快要死了,這時候,他的另一個隨從介子推用非常特別的方式救了他。
據《韓詩外傳》記載:介子推不忍看着重耳餓死,他一個人獨自躲到山溝裏,拿出匕首,在大腿上割了一塊肉,然後弄些野菜,將肉與野菜混在一起,給重耳煮湯喝。重耳喝下肉湯之後,慢慢好了起來,當他得知介子推“割股奉主”的壯舉,立即稱介子推為恩人,並承諾將來好好報答恩人。
19年後,重耳回晉國做了晉王,也就是歷史上赫赫有名的春秋五霸之一:晉文公。晉文公封賞了他流浪期間的有功之臣,卻不知什麼原因,忘了封賞介子推。介子推似乎也並不在意封賞,他帶着老母隱居在綿山。
晉文公聽説介子推隱居了,立即帶領百官,前去請介子推出山做官。介子推拒絕出山,這時,有人給重耳出了個歪主意:放火燒山。
重耳命令手下放火燒山,可介子推依然不出山,最終他同老母一起被燒死在綿山。這個故事在中國家喻户曉,也是今天清明節的由來。
人們公認:介子推品質高貴,為後世樹立了一個“施恩不圖報”的榜樣和典型。然而我覺得,這件事並不能這樣看,這樣看太膚淺了。
介子推並非單純的品質高尚,而是他對於“如何給帝王當恩人”這個問題,有着非常深刻的思考。説白了,就是介子推眼光長遠,知道帝王只能共苦,不能同甘,一旦帝王成功了,你不要指望他報恩,最好遠離他。
自古以來,作為臣子,無不希望有恩於帝王,這樣才能得到帝王的封賞,加官進爵,甚至位極人臣。可是,很多時候,有恩於帝王卻是一件麻煩事,帝王們“報恩”的方法可能很殘忍很殘忍。
我們來看看,歷代帝王是如何對待他們的恩人的?
先看春秋時期越王勾踐的做法。
越國被吳國打敗之後,越王勾踐忍氣吞聲,在夫差宮殿裏當下人,侍奉夫差,只盼復國,勾踐的謀士文種與范蠡定下美人計、離間計、迷魂計等一系列巧計,幫助勾踐復了國。
這裏最值得一説的是文種,為了勾踐,文種可謂殫思竭慮,拼了老命。《史記》記載,文種獻上“伐吳七術”(有的典籍稱伐吳九術),先是奉上美人西施,讓吳王夫差陷於酒色中,再是離間吳國君臣,讓夫差處死丞相伍子胥,最後一舉滅吳,歷經21年而復國。
之後,文種繼續在勾踐手下做事,當丞相。按理,勾踐應該善待文種,讓其一生都風風光光,結果卻讓人大跌眼鏡,文種被勾踐賜死,自殺了。
與文種一同為勾踐踐效力的范蠡,就聰明多了,他攜西施歸隱而去,離開勾踐,終成為富甲一方的大商人。
同樣的例子,在漢朝的劉邦身上也發生過。
公元前205年,彭城之戰,劉邦大敗而逃,項羽手下的勇將丁公猛追劉邦,截住去路,劉邦眼看着逃不掉了,於是央求丁公給條活路。這個丁公,居然心一軟,讓劉邦走了。毫無疑問,丁公成了劉邦的救命恩人。
3年後,劉邦戰勝項羽,創立了西漢王朝,丁公找到劉邦,討要封賞。可是,劉邦卻殺了丁公,理由是,丁公當年放走他,就是對項羽的不忠,不忠的人,不能要。這個理由是不是很混賬?人家要是忠於項羽,你早就沒命了,可見劉邦這樣的人,你就算救過他的命,你也千萬別想着他報恩。
還有清朝雍正皇帝殺年羹堯等等例子,不一而足……
可見,有恩於帝王不一定是好事,也許會變成壞事。在這種情況下,明智的做法,就是不要用“恩”來要挾帝王,求封求賞,而應該遠離帝王,自己一個人求發展,就像范蠡一樣。
然而這裏又有一個疑問,介子推明明已經功成身退了,為什麼他還是被燒死?沒能得到像范蠡那樣的好結果呢?
有兩種説法。
第一種説法:這是一個意外。
本來,介子推可以在綿山上隱居,雖然生活清貧,但日子過得自由自在,又能為老母親盡孝,不錯了。可是,晉文公心裏過不去,覺得有愧於他,於是帶着大臣去找他。找不着時,大臣們又出了個“燒山”的餿主義,本意是想通過煙與火,把他逼出來,誰料到導致了母子倆被燒死的悲慘結局。
其實,如果晉文公不去找介子推,又或者不採用燒山的方式,介子推的結局都會比較完美。所以,這是個意外。
第二種説法:晉文公是故意燒死介子推的。
重耳做了晉文公,想法就不一樣了,他覺得介子推這個恩人的確不好處理,你讓他做大官吧,他不一定做得好;你不讓他做官吧,老百姓會説你忘恩負義。左右為難,再説了,介子推知道重耳很多不堪的往事,總不能讓他到處瞎説吧,看來只有一燒了之,一了百了。
重耳燒死介子推到底是意外,還是故意?不得而知。但更多的人相信第二種説法。這樣看來,做帝王的恩人可真是倒黴,倒像是惹上了麻煩,左右都不討好,就算你功成身退,躲得遠遠的,也不一定是安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