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科上線率90%以上,這所縣中是怎麼做到的?
半月談記者 鄧倩倩
閩西革命老區寧化縣是福建省最後一批“摘帽”的省級扶貧開發工作重點縣。寧化一中雖處於經濟後進的老區山區,近年來卻成績斐然。2017年以來,該校平均每年有200餘名學生考進985/211高校,一本上線率超50%,本科上線率達90%以上。
校長吳太明説,山區縣域學校沒有區域優勢,沒有資源優勢,更沒有人才優勢,只能全面推進學校綜合改革與制度創新,才能殺出一條血路。“縣中興,則縣域教育興;縣中強,則全縣民心安。”
寧化一中學生在跑操 鄧倩倩 攝
縣中轉向精細化管理
走進寧化一中大門,主幹道兩旁的傑出校友簡介牌尤為醒目。從早年畢業成為院士、專家、企業家的校友經歷,到近年考上清華、北大等名牌大學的校友寄語,校園內隨處可見勵志標語。每個班級門口還貼出學有所長的“學習之星”、班主任寄語,以及海內外名校的簡介,讓學生浸潤在“向優秀看齊”的氛圍中。
“這裏的每一面牆都會説話,環境能夠對學生的生活和學習產生正面積極的影響。”吳太明説,“根植於閩西蘇區吃苦耐勞、奮發有為的精神傳統,山區學生靠讀書改變命運的願望很強烈。”
寧化一中每屆學生約800人,其中過半數是農村户籍生源。為方便偏遠地區學生上學,該校立足建設成一所寄宿制高中,全校寄宿生約900人。學校組織寄宿生晚自習,但走讀生也大都自願參與。課後時間回到學校自習,形成風氣。
“小縣城向來極少尋求校外補課,我們要滿足學生們在校內‘吃飽’。”吳太明説,面對新高考和激烈競爭,曾經的粗放型管理難以適應新需求。如今的精細化辦學探索出一套較為完整的機制,如初高中銜接機制、導師制等,全方位關注學生成長。
在寧化一中有個共識,不放棄任何一名學生。學校提出“三全三扶一檔”的教育機制。通過談心交流座談、勵志專題講座等對困難學生“扶志”;派科任教師“多對1”扶智,做好成績分析和學業幫扶計劃;設立資助管理專兼職人員,確保貧困學生各類資助政策落實,幫助學子圓夢。
2017以來,學校共“三扶”600多名困難學生考上大學。“山區縣中孩子首要的需求是通過高考的跳板登上大平台,才能獲得更好的條件和機會,去實現自我的人生價值。”吳太明説。
讓教師行走在成為名師的路上
縣中教育好不好,師資是關鍵。面對高質量新教師短缺、結構老齡化等縣中的共同困境,寧化一中走出一條新路:不能單兵作戰,而是在打造高效團隊上下功夫,依靠教師團隊的整體力量和科學管理方式提高教學水平。
吳太明説,寧化一中每學年均要求骨幹教師與年輕教師“結對子”,訂合同、議措施、帶業務、傳經驗,充分發揮骨幹教師的帶頭示範作用與指導監督作用,實現教學相長。
2013年入職的數學老師張煒斌成為市級名師賴國強的徒弟。“一來就有師傅,這是學校的傳統。”張煒斌説,自己向師傅學習授課方法,並在師傅指導下參加兩次教學技能大賽,分獲縣級一等獎和市級二等獎。
“參加技能大賽、課題研究是歷練教學能力的途徑,學校建立教學科研獎勵制度,為教師創設脱穎而出的路子。”吳太明介紹,學校還給教師們搭建種類齊全的平台,如同區教研、教育沙龍等平台。
2015年,學校成立高考研究室。鑽研原創試題是寧化一中教研的特色工作,針對新課標、新高考進行前瞻性研討,每學期編輯出版三期《試題原創》。
“名師是折騰出來的。”吳太明説,健全教師培養機制的同時,也要改進教師評價機制,充分肯定教師的勞動。他提出,每年舉行一次極具儀式感的“班主任節”,通過説、畫、唱、詠等形式為班主任畫像,使其成為學校的“熱門崗位”。每年教師節,為從教30年並且還在一線的教師頒發“益壯彌堅”獎牌,讓教師形成與學校同命運、共呼吸的認同感。
縣中寄託着農村羣眾對更好教育的期盼
吳太明從教近30年,從鄉鎮初中到城區縣中,從一線教師到教育管理者,他深刻認識到,縣中在鄉村振興戰略中承擔着重要使命,寄託着廣大農村學生接受更好教育的美好期盼。
吳太明認為,縣域學校在發展初期,重視升學結果,既是山區孩子發展的需求,也是自身發展的需求。當學校發展到一定階段,通過不斷內化提升,逐漸擁有更高更廣闊的視野,也將致力於創新型人才的培養,使創新型人才和升學目標相輔相成。
吳太明在上課
近年來,寧化一中將“體教融合,健體鑄魂”作為學校的辦學特色,此觀念被師生們理解並踐行。體育課不允許被其他課佔用,每天課餘時間,學校籃球場、乒乓球場、羽毛球場等區域遍佈學子們運動的身影。春季開展素質拓展運動會,秋季有趣味運動會,日常還有籃球賽等。
社團活動在寧化一中也並未缺席。基於地方特色和校情,學校共有30個社團,如客家文化研究社、民樂社、英語話劇社等,時間安排在每週五下午第三節課後。機器人社雖然基礎薄弱,但學校舍得購進先進的設備,讓學生開闊視野。
吳太明説,寧化一中的未來,要“辦人民滿意的教育”“辦人民自豪的教育”,為山區縣全面提高辦學質量,探索可複製可推廣的經驗。
(刊於《半月談》2022年第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