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當山上的“奪命”香爐,百年來殉命者數不勝數,現在終有改動
“有心燒香,無論早晚”——民諺
從周代開始,便有道士在武當山居住修行,如周代的尹喜。而後有漢代的陰長生,更有唐代的呂洞賓等等。
當然,令武當山聞名天下的,想來應該是明朝洪武初年在這裏開創了一個三豐派的道士張三丰。因為張三丰此人,武當山在明清兩朝的香火曾數度興盛。時至今日,武當山已經為中國道教第一名山,更有“亙古無雙勝境,天下無雙仙山”之稱。
南巖,是武當山三十六巖當中最美的一巖。之所以説這裏最美,是因為這裏有一座伸出懸崖之外的龍首石雕。這座石雕長達三米,寬僅有三十釐米。石雕龍首之上放着一個香爐,也就是人們所説的“龍頭香”。
然而,因為龍頭香下臨萬丈深淵,所以自龍頭香建成以來,因敬香而從上面摔下萬丈深淵的人不計其數,其情其景令人慘不忍睹,因而它又有“奪命”香爐之稱。
武當山南巖的兩儀殿明間正對面,不知何時倚崖鑿石雕刻了一座龍首石雕,高高昂起的龍首之上端舉着一座香爐。龍頭香高舉香爐指向金頂,如神龍飛天一般,氣勢磅礴。因而,不知有多少香客,每年都會冒着生命危險去燒龍頭香。
龍頭香出挑石樑,將三米長的石樑懸於兩儀殿之外,但其寬度還不足半米。因此,少龍頭香的人,必須跪着從窄窄的石樑爬上龍頭。點燃香火之後,還要跪着慢慢退回去。若是平地,這倒也沒什麼,但龍頭香下面便是萬丈深淵。因此,為了燒龍頭香而墜巖殞命的人大有人在。
對此,可能很多人都不太理解。既然燒龍頭香這般危險,那為何還有人搶着去燒龍頭香呢?難道他們不知道如此敬香是一件非常危險的事情嗎?事實上,燒龍頭香有多危險,古人也非常清楚。
但對於古人來説,燒香拜神,是一種非常莊嚴的事情。對於他們來説,敬香拜神就講究一個“心誠則靈”。舉一個簡單的例子,一個人的父母生命卧牀,除了看病吃藥之外,古人的想法便是敬香拜神。他會去祈求神靈保佑,以便讓自己的父母安然無恙。
結果,為了體現自己足夠虔誠,不知道多少人去燒龍頭香,結果失足墜下山崖,丟掉了自己的生命。很顯然,對於普通百姓來説,這是一種天經地義的事情,但對於為官者來説,這卻顯得太過俗庸了。
二、禁燒龍頭香
清康熙十一年,時任湖廣總督的蔡毓榮聽聞龍頭香的事蹟之後,心中頗不是滋味。於是,他向皇帝上奏,希望皇帝能夠下令禁燒龍頭香。對於這樣的請求,皇帝覺得非常奇怪。因為在皇帝看來,百姓行孝燒香正是一件好事,沒理由要去禁止。
而蔡毓榮知道每年有許多人因燒龍頭香而殞命,這絕不是單純的行孝,而是一種愚孝。因此向皇帝繼續奏請,稱盡孝不等於愚孝,孝道自在人心,所謂禁燒龍頭香並非禁止敬香拜神,而是禁止百姓行愚孝之舉。
除此之外,蔡毓榮還跟皇帝道明香税對百姓的負擔等等。聽聞蔡毓榮對燒龍頭香的種種弊端,康熙皇帝也算英明神武,當即同意了蔡毓榮的奏請。後來,蔡毓榮在武當山南巖龍頭香和兩儀殿之間的一個平台上設立了一塊石碑。
同時,也説明禁燒龍頭香並非是不讓香客敬香拜神,而是杜絕小人去行僥倖之舉。這座石碑矗立在華表旁,以勸諫眾百姓香客,如果要燒香拜神,則直接在大殿內焚香便可。
“禁燒龍頭香”碑設立之後,果然再無百姓香客冒死敬香,數百年過去,龍頭香已然成為武當山一道美麗的風景。近年,為了讓香客敬香時更安全,更有儀式感,又在華表旁放置了一個大香爐,以方便香客朝聖。
現在的龍頭香,經過改動之後明顯變得“人性化”了許多。對於現在的遊客和香客來説,龍頭香已經成為了一種景點。當然,或許有人會奇怪,清朝康熙年間,眾多百姓香客為什麼會遵從禁燒龍頭香的禁令呢?
前文説過,龍頭香自建造以來,有不知道多少百姓香客前往敬香。他們面對失足摔下萬丈深淵的危險視而不見,究其原因,就是為了體現自身的行孝之舉。以此為由的話,旁人若阻擋香客去燒龍頭香,那便是要犯眾怒的一種行為。
那麼,禁止百姓香客去燒龍頭香,這顯然也是一個問題。就如康熙皇帝所言的那般,百姓香客敬香,是一種行孝的善舉,他們為什麼要遵從禁燒龍頭香的禁令呢?對於蔡毓榮來説,這並非是一個問題,同樣的,對於古人來説,這也不是一個問題。
百姓香客去燒龍頭香,是為了行孝,那麼禁燒龍頭香以孝為由便也足夠了。“禁燒龍頭香”碑設立之後,蔡毓榮還大肆宣傳,告訴百姓不能因孝心而去涉險。因為登高臨淵本身就是一種涉險的行為,而這種行為很明顯與“身體髮膚授之父母,不敢毀傷”的古訓相悖,所以要去燒龍頭香本身就是一種不孝之舉。
現如今,數百年時間過去了。武當山南巖已經成為三十六巖中最美麗的一處風景。南巖龍首石雕矗立在絕壁深淵,仍舊如同欲飛翔的神龍一般,展現着美麗的身姿。而龍首上高舉的香爐,已經逐漸變成了一件文物。
儘管這裏的龍頭香已經幾百年沒人上過,但香客來到這裏,依然可以來這裏參觀,依然可以在旁邊的大香爐敬一炷香。而龍首上的小香爐,帶着一抹傳奇色彩,靜靜地觀看着世事的滄桑變遷。
生命對於每個人來説,都是最寶貴的一種財富。當然,對不同時代的人來説,世界觀和價值觀也都不一樣。就如同古人那般,也許孝道就是生命當中最重要的東西,他們為了行孝可以放棄生命。但對於現在的人來説,這種觀念就很難理解。
再比如説,古代女子將貞潔看的極重,反觀現在這個時代,人們的思想足夠開放,毫無貞潔可談。很顯然,這就是不同時代不同觀念的碰撞。
至於敬香拜神一事,也許古人受時代環境所束縛,思想上比較迷信一點。但這也不過是一種追求心靈上安寧的手段。即便現在這個時代足夠開放,但仍有很多人會在某些時刻下意識的拜神求佛。譬如説,求神拜佛讓自己考一個好成績,求神拜佛讓自己找個好工作,或者求神拜佛讓家人一生平安等等。追根究底,不過是一種安慰和心願。
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聯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