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如果從1939年就開足馬力進行軍工生產,二戰結局會被改寫嗎
引言
納粹德國的裝備部長以及實際的經濟領導人,阿爾伯特·斯佩爾曾經表示:如果他們從一開始就在德國實行戰時經濟,他們本來可以在1942年就達到1944年的生產水平。
那麼如果德國從1939年就開足馬力進行軍工生產,他們真的能夠打贏二戰嗎?
筆者的答案是:當然不可能!
分析
首先,為了達成在1939年就獲得更大的戰爭產量這一目標,德國需要更多的工人,而熟練工人的培訓和成長需要時間。
但是德國在1939年有這麼多工人,尤其是熟練工人嗎?當時由於德國軍隊大量徵召士兵,許多曾經的熟練工人穿上軍裝加入了軍隊。
德國就算在1939年進行全面的戰爭動員,也無法改變短期內缺少熟練工人這一現實。如果單純依靠延長工作時間來加大生產的話,所帶來的提升的幅度也必然是有限的,因為即使將八小時工作制改變為我們今天常説的996,每名工人的工作時間也不過是提升了50%而已,而且隨着工作時長的延長帶來的必然是工作效率的降低,所以最終產能的提升幅度肯定無法達到50%。
也許有人會説,和美國女性相比,德國女性在戰爭中並沒有被充分動員起來,一直是閒置狀態的潛在勞動力資源。
但實際情況是,當時德國女性已經儘可能地充分參與了德國經濟,她們對德國農業的貢獻主要體現在農業方面。
1933年,希特勒上台後,有數以百萬計的男性脱離了農業產生加入軍隊。當時德國軍工業發達,但是農業機械化程度還很低,於是男人們參戰,女人們就呆在家裏撫養孩子,飼養牛羊,種植土豆、甜菜、蘿蔔等。
而美國之所以有大量女性直接參與到戰爭中,主要還是得益於美國農業較高的機械化程度,是那些先進的機械把女性從田間地頭解放了出來。
如果把德國女性從田間轉移到工廠中,那誰來給德國人提供食物呢?總不能異想天開地寄希望於美國為他們運來午餐肉罐頭吧。
其次,德國在1944年的高產能是不可持續的,如果德國在1939年就將所有的軍工生產設施全天候運轉,那麼它的生產潛能將會越來越弱,永遠無法達到1944年的峯值。
在這裏我們要明白一點,那就是要想獲得產出,那麼首先需要進行投資。這就好比你想吃蘋果,那就必須先種下一顆蘋果樹苗一樣。
從從1935年到1940年代初期,德國人不得不先將財富投入到生產本身,比如興建工廠、購置設備等,然後才能進行生產活動。
所以説,1942年之後德國軍工產能的增長實際是德國早期進行投資的自然而然的結果。在1944年,德國面臨的形勢空前嚴峻,斯佩爾這才下令釋放德國幾乎全部的戰略材料儲備,以使產量激增。
這裏的問題就在於,如果戰爭一直持續到了1946年,隨着所有材料儲備的耗盡,德國的生產能力將急劇下降。
所以我們可以得出一個結論,即假如德國在1939年就開足全部馬力進行生產,那隻會極大削弱德國軍工的持續產出能力,並且很快用盡鋼鐵,煤炭等戰略儲備,那將是一種純粹竭澤而漁的做法,只會讓失敗來得更快。
最後,我們來討論一下在1939年擴大軍工生產能力的意義。筆者的看法是,在1941年6月之前,軍工產量的增加只會導致徒增大量庫存的武器裝備,對野戰部隊來説,這隻會浪費資源,而不會導致軍隊戰鬥力的提高。
為什麼這麼説呢?德國在戰爭初期的低產能其實是有意為之的,因為一直到巴巴羅薩之前,德國軍隊並沒有那麼巨大的裝備需求。實際上,用最低的消耗達成戰略目的才是最富智慧的做法。就好比你玩鬥地主的時候,對方出了一張3,正常情況下,你會把王炸丟出去嗎?
在真實的歷史上,德國軍隊無論是閃擊波蘭還是入侵法國,都沒有出現人員或者裝備上的不足。也就是説,當時德國的軍工生產能力其實是和需求相匹配甚至超過需求的。
為什麼?看看號稱擁有歐洲最強陸軍的法國軍隊的表現吧,德國準備好的軍火還沒有怎麼消耗,法國戰役就結束了。這就導致法國投降後,德國的軍工生產進入了低迷期,因為前線軍隊根本不需要彌補設備和彈藥的消耗。這種情況一直持續到到1942年12月之後,隨着東部前線的戰事不斷超出預期,德國的軍工生產才開始發力,進入了一個快速的爆發期。
所説説,德國在戰爭之初選擇不把戰爭機器全面開啓,主要還是因為這會造成資源的浪費。德國軍隊得到更多的裝備能做什麼呢?
從歷史上看,德國軍隊在1939年至1941年的戰鬥表現十分亮眼,這也意味着他們沒有遭受基本設備和彈藥短缺的困擾。也許,如果他們的彈藥產量更高,他們將擁有更多更強的火力,但這對整體戰局的影響將會是十分有限的,因為前期該贏下來的戰役德國都打贏了。
至於入侵蘇聯的失敗,主要原因是地理環境限制帶來的交通問題以及人員的匱乏,而並不是設備短缺。
總體而言,在戰爭期間,德國軍隊並沒有遭到特別嚴重的裝備短缺困境,德國在蘇聯的失敗,也並不能歸咎於軍工生產能力,他們不缺物資,缺的是將物資運送到前線的能力。
假設德國將一部分提升的產能用來生產運輸汽車,在不能有效改善蘇聯糟糕的近乎原生態的公路條件的情況下,單靠汽車想把前線需要的物資運過去難度還是很大的。更為關鍵的是,汽車運行需要汽油,德國人從哪裏把這些汽油變出來呢?
鐵路的話就更糟糕了,因為蘇聯鋪設的鐵軌全都是寬軌,德國的火車在蘇聯根本沒法運行。
如果德國真的在1939年就全力運轉,最終只會導致成千上萬的飛機和坦克停放在停車場,儘管如果能把它們投送到東部戰場上將會大有幫助,但是該怎麼把它們運過去呢?
因此,當時德國與其考慮如何壓榨本國軍工生產能力,遠不如把精力放在如何更有效地利用有限的資源上面。比如説不要把那麼多熟練的產業工人徵召進軍隊、改善腐敗低效的管理體系、高效整合佔領國的工業生產能力、改進和簡化生產工藝等方面。
結語
總之,德國要想打贏蘇聯,就意味着其必須在所有歷史節點上都要做出最有利和最正確的選擇,這種概率顯然太低了,一般都只會出現在小説之中。而且更重要的是,德國必須想方設法阻止美國的參戰。否則,德國人最終會發現,美國人在柏林頭上扔下了一顆名叫小男孩的奇怪炸彈,伴隨着一聲巨響和蘑菇雲的升起,遊戲結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