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這樣的素質教育孩子們很喜歡

由 敖學農 發佈於 經典

來源:內蒙古日報

在機器人編程活動中學習。

少年兒童參觀海軍博物館。

暢遊極地海洋世界。

少年兒童參與少兒天文科普活動。

開啓特色實踐活動,讓少年兒童走出去,增強感悟力;抓引領服務,把抽象的理論教育化為春風,潛移默化潤澤少年兒童心靈;感受美、體會美,用藝術之手開啓人生之旅,把發現美的種子播種在心中。

這些舉措,得益於內蒙古婦女兒童中心提出的“六育並舉,實踐並行”理念。近年來,該中心以思想品德教育、身心健康教育、人文素養教育、藝術素養教育、科技素養教育、勞動創造教育為主線,不斷創新教育方式,做好素質教育加法,全方位服務少年兒童成長成才。

實踐促成長 帶領少兒感受美好生活

7月14日至19日,內蒙古婦聯、內蒙古婦女兒童中心為孩子們量身定製的暑期實踐活動“少年兒童心向黨 關愛守護伴成長”——科技築夢青島行2023年公益主題研學活動在青島開啓,共有50名少年兒童參加。

孩子們在實踐中體驗成長,感觸深刻。參加研學活動的孩子朵蘭娜茜説:“我們走進極地海洋世界、穿越國家深海基地、參觀海軍博物館,當我登上軍艦,感覺自己就像一名小海軍,特別威武和自豪。”

“孩子走出去積極參加活動,學會了很多,懂事了很多,增強了責任心和團隊合作能力,這對孩子成長成才至關重要。”朵蘭娜茜的家長讚歎道。

今年初,內蒙古婦聯、內蒙古婦女兒童中心提出抓品牌、找特色,打造公益主題教育活動,提升少年兒童綜合素質,為少年兒童精心打造了特色各異的實踐課程,讓少年兒童感受不尋常體驗。

開展“環境友好·兒童友好”“節水護水 守護綠土 你我同行”等勞動實踐活動,讓孩子增強生態環境保護意識。

開啓奔跑吧·少年——“中國夢 航天夢”等系列科學興趣實踐活動,在傳授科學知識的同時弘揚航天精神,增強孩子們的民族自豪感。

該中心主任左衞國説:“豐富多彩的實踐活動,讓孩子們開闊視野,愛學習、更愛生活,是提升他們綜合素質的重要一步。”

該中心兒童教育部負責人道日那表示,去年至今,他們已經舉辦實踐活動20多期,今後會更加努力,策劃組織更多主題鮮明、內容豐富的實踐活動,依託中心平台,藉助多方資源和力量,用心用情助力少年兒童健康成長。

德育潤無聲 幫助少兒樹立正確人生觀

每逢週末,內蒙古婦女兒童中心愛國主義影片播放展廳都會為孩子們播放《閃閃的紅星》等愛國主義電影,吸引了很多孩子和家長觀看。

近期,該中心又創編了舞蹈,28名兒童通過舞蹈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和中華傳統美德。孩子化身舞蹈精靈,時而旋轉着身體,時而變化姿勢……

“我們致力於抓住孩子的興趣點,通過潤物無聲的方式,讓孩子潛移默化地接受教育,實施德育滲透。”該中心副主任杜娟説。

中心工作人員吳斌介紹,中心利用不同的節日,延伸德育活動半徑。清明節期間,開展愛國教育體驗活動,組織少年兒童通過合唱經典紅歌、觀看愛國主義影片等,深切緬懷先烈,弘揚英雄精神;“六一”國際兒童節期間,組織少年兒童開展“少年兒童心向黨 爭做‘四個自信’好孩子”慶“六一”童星秀藝術展演活動、“少年兒童心向黨 同心共築強國夢”慶祝“六一”國際兒童節主題活動等讓少年兒童厚植愛黨、愛國、愛社會主義情感……

僅今年上半年,該中心已開展各類德育活動20多場次,受益少年兒童約4000多人。

吳斌説:“我們通過組織開展一系列浸潤式、互動式、體驗式的特色德育活動,引導少年兒童堅定理想信念、傳承紅色基因,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感黨恩、聽黨話、跟黨走,爭做擔當中華民族復興大任的時代新人。”

美育養情操 啓迪少兒追尋美好未來

在每週的創意美術課堂上,我們發現的都是驚喜。

折一折、扭一扭、捲一捲,看!一朵玫瑰花出現了。在老師的指導幫助下,孩子們全神貫注,緊跟老師的步驟操作,給花朵加上花莖、綠葉,甚至粘上珍珠等,一個個特色作品出爐了!

“孩子們製作的每個作品都是獨一無二的,製作的過程就是感受美的過程。”都蘭老師説。

除了創意美術課堂,該中心還有舞蹈課堂、口才表演課堂、器樂課堂、少兒京劇課堂、國畫課堂、書法課堂、棋類課堂、球類課堂等40多個特色課堂,豐富多彩的美育大課堂,潛移默化地在少年兒童心中播下了美的種子。

做好美育工作,意義何在?該中心美術老師介紹,美育是給人希望和意義的教育。美育不只是教人知識,更是要教人生活,體驗人生的意義和價值,提升人在審美中超越有限把握整體的能力,涵養高尚的心靈和行為,培養超凡脱俗的精神氣質。

舞蹈課堂上,孩子們伴隨着輕快活潑的音樂,抬頭、挺胸、收腹、立腰……燦爛的笑容在臉上綻放,美在心中留下。

朗讀課堂上,老師帶領孩子們朗讀,賞析李白的《將進酒》,體會古詩詞之美,激發他們學習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興趣。

這些多元美育課程的實施,不僅培養了少年兒童獨立思考、合作探究和實踐創新能力,還有助於少年兒童形成健康健全的人格。

老師們説,我們發現,參加美育活動後的少年兒童,精神面貌發生了極大改變,更加自信了。(記者 趙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