忠王李秀成屬將領中的後起之秀,是太平軍後期重要將領,也是軍事佈署的主要策劃者,他率領太平軍兩次攻破清軍江北大營,徹底扭轉了太平軍的不利局面,使天津和安慶轉危為安,基本上扼制了清軍進攻的勢頭,殲滅了李續賓的湘 軍,連欽差大臣、悍將德興阿也被朝廷斥責“擁兵卲伯,觀望不前”。
蘇州忠王府
公元1860年,把洋鬼子華爾打的“身中五槍”一敗塗地,1861年,李秀成攻克杭州又率軍攻打上海,給予英法侵略者痛擊。特別是攻破清軍江南大營,整個過程精彩,運用了“圍魏 救趙”之計,把清軍統帥和春打的一路向東逃竄,忠王李秀成一路窮追猛打,和春被逼得窮蹙自殺,這一仗把運動戰發揮到了極致,可以説戰果累累,大將風範,也從此樹立了他在太平軍極高的威望和地位。
其實太平軍開始也不乏能征慣戰之將:蕭朝貴、李開芳、林鳳祥、石達開、楊秀清、韋昌輝、胡以晃、李世賢、楊輔清、洪仁玕等,他們或勇猛、或謀略、或文武雙全,可是發生在1856年的“天京事變”讓太平軍元氣大傷,還有許多將領戰死沙場,英王陳玉成被俘犧牲,忠王李秀成的地位一下子就凸顯出來,1859年秋天,被天王封為忠王,成為天王洪秀全的左膀右臂,在太平天國後期他和洪仁玕 撐控天國危局、使太平天國往後延續八年左右,儘管忠王李秀成多次受到洪秀全的猜忌,但他總是用實際行動來解釋這一切,讓天王放心,在太平軍中具有無法替代的作用。
隨着形勢的的急轉而下,曾國藩湘軍對天京的不斷圍困使太平軍的處境越來越困難,局面變得非常嚴峻,為了突破清軍封鎖、忠王李秀成率領太平軍將士一直打到上海周圍,在挺進蘇南後創立根據地,之前蘇州以南地區田賦很重,再加上苛捐雜税人民不堪重負,頒佈了許多惠民政策、積極發展農業生產。忠王李秀成洞察民情上奏天王、努力減輕農民各項賦税,發展工商業、開放邊貿市場,使蘇南出現一片繁榮景象。
忠王李秀成也無愧於“忠王”二字。1863年,蘇州失守,天京危急。李秀成在外地準備到天京向洪秀全彙報戰況,被李世賢阻擋,主要擔心他的安全,李秀成連夜偷偷來到天京,懇求天王説:“京城 不能守,曾帥 兵困甚嚴,濠深壘固,內少糧草,外救不來,讓城 別走“。請求戰略轉移,不能死守天京,沒想到這唯一正確建議被洪秀全斷然 拒絕,後來他哭着再三勸諫“撤退”又遭到洪秀全的怒斥,本打算離開天京但城裏的百姓都哭着捥留他,李秀成只好留下來死守天京,部署防禦。公元1864年,天京的屏障天保成失陷,七萬多清軍圍攻天京城,城內能作戰的太平軍只有不到一萬人,清軍攻勢猛烈,一邊用大炮轟城牆,一邊掘地道、埋火藥、炸城牆,守城士兵傷亡殆盡,眼看天京就要失陷,李秀成領一隊人馬護着幼天王衝到城外,本來他可以脱離危險,但是他把馬讓給了幼天王,還派士兵保護,自己躲藏後被方地人出賣被俘。對天國可謂忠貞無二,在最危險的時刻不顧個人安危,能挺身而出。
總結他的一生,可以用幾句話概括:忠王李秀成功勳卓著、胸懷坦蕩、愛惜百姓、指揮有方。是太平天國裏最有戰略眼光的一位優秀將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