愁煞家長,幼小銜接的“小豆包”上課十分鐘就東搖西晃
北京“幼升小”入學現場登記啓動,孩子們都有了較為明確的去向。家長的擔憂也從孩子去哪上學變成了如何適應小學的學習生活。
宅家數月,一些即將升入小學的孩子玩慣了。雖有網課,但是時常出現坐不住、精力不集中等情況,而本已準備恢復線下課的幼兒園和培訓班又再次推遲復課時間,一些家長十分擔憂孩子的學習、生活習慣不能適應小學的要求。
小學老師對此支招,在現階段應該讓孩子具有簡單的知識儲備和良好的學習習慣,相比於在學習知識上的提前搶跑,更應注重習慣養成,這對孩子未來發展更加重要。
習慣不好 十分鐘後便如坐針氈
“**,我怎麼看不到你了?”“***,不要説話了。”“**,上課不能吃東西。”……網課中,老師不斷提醒着學生們上課應該遵守的規矩,但是效果甚微。
不僅需要老師提醒,幽幽媽媽也坐在她的身邊,不斷提醒坐姿。但是,幽幽卻並不以為然,手剛不擺弄鉛筆,腿又開始不斷抖動。坐了十來分鐘後,身體便東搖西晃起來。“撓撓這、摳摳那,已經明顯坐不住了。”
坐不住是幼升小孩子普遍存在的問題。
默默平時比較調皮,在幼兒園的網課中,也常常被老師點名要求坐好,不能隨便離開。“一堂課半小時,隔幾分鐘他就得下地溜達一圈。”默默媽媽對此也頗為無奈,平時需要上班,老人帶着孩子還需要做飯,在網課時對於屏幕中的老師,默默並不怕。
在某小學即將入學的家長羣中,每當提及“精力不集中、坐不住”時,都會引起許多家長的“吐槽”,沒形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更讓家長擔心。“在家待了小半年時間,從作息、上課規矩再到學習習慣都不太好,雖然有網課,但是隔着屏幕,老師只能看到孩子的頭,手和腳總在下面搞小動作。”
小凡不僅在老師講課的時候坐不住,在做作業的時候也是拖拖拉拉,注意力很難集中。只要周圍有風吹草動,就可以轉移他的注意力。“如果我們不盯着,做幾道題之後就不知道坐那想什麼了,要麼就玩鉛筆、橡皮或其它小東西。”
為了讓東東有個好的作息和學習習慣,媽媽給他報了幼兒園的網課,但是在老師講課時,他常注意力不集中,不時地搖晃桌椅,而每次老師點他回答問題時,東東都是一臉錯愕地看着屏幕中的老師。“點到他名字的時候,他經常是一個激靈,根本沒有注意聽老師講的內容。”
家長焦慮 白天上班晚上當“家教”
“十以內加法教了一個月,減法教了一個月,二十以內加法學了兩個月還沒學完,實在不能明白怎麼把孩子教會。”從春節之後,考慮到幼兒園、培訓機構短期內不能開學,丫丫媽媽就下定決心自己教孩子。她在網上找到了很多教學視頻,還專門向曾經當過小學教師的丫丫姥姥請教,認為準備得非常充分後,開始教孩子計算題。
“自己覺得已經準備得很充分了,各種教學技巧、解題思路都記在筆記上了,但最後才明白,最好的準備其實應該是心理準備——做好怎麼教孩子都不會的心理準備。”丫丫媽媽的吐槽中都透着疲憊。“孩子能把10的幾組分解數字背得滾瓜爛熟,但是2加8等於幾就不知道了,拿積木擺的時候能擺對,寫在本上就不會了……什麼是行,什麼是列,講了4個月,還是不理解。”
丫丫媽媽惟一慶幸的就是今年新入學的孩子相對都缺少學前知識儲備,“大家起步差異不會太大,也許老師在課上就會教得慢一些,丫丫也能跟上。”
雯雯媽媽則發愁孩子在學拼音的時候,總是跟英語混淆,發音和書寫都經常弄混了。“可能我們教的時候方法不對,現在有越教越亂的感覺,不知道是不是反而給老師添亂了。”
不少線上教育機構也看到了這個巨大需求,陸續推出了線上的幼小銜接課。彤彤媽媽也給孩子兑換了某網課的兩期銜接課,共90天,每天5分鐘,只堅持了3天就放棄了,“老師教的很淺,都是背講義型的,然後就是給孩子佈置作業,第二次課也沒有跟孩子的互動和講解,其實還是都甩給家長了。”
推遲返校 老師與孩子還得當“網友”
“‘神獸’即將回籠,你做好準備了嗎?”在家長羣中,老師發來了幼兒園要開園的消息,劉婷第一時間報名。“不想着讓他多學什麼知識,而是想讓他回到學校的環境,養成好習慣,以免到小學的時候不適應。”
上週五,一家英語培訓機構的老師也稱,線下課即將開始,自己所在的機構已經開了復工復學大會。“跟孩子們做了幾個月的網友,終於要見面了。”
這對劉婷來説也是一個好消息,畢竟線上課對於六歲的孩子來説,效果並不理想。“他們現在需要有學校的環境去規範,養成學習習慣,在家裏很難做到。”
考慮到孩子之前在國際幼兒園上學,怕不能適應小學的教學秩序,李豔本來給孩子定了小區附近幼小銜接班的一個半年學位。雖然這個學期幾乎已經結束,但是老師們通知她,校方也做出了調整,將在七月初到八月中旬開設短期的銜接班,“讓孩子習慣小學的一日流程,養成獨立學習、就餐等好習慣。”
而張曉源家孩子所在的私立幼兒園也取消了暑假,只要家長願意,正式開園後可以讓孩子一直上到小學開學。為了吸引家長繼續將孩子送園,幼兒園還在未來的兩個多月中開設了銜接課程,取消午休時間,由老師帶着孩子進行教學活動。
在班級羣裏,老師發送了各項教學安排,“有拼音、十以內加減法,還請之前的畢業生分享上小學後的各種改變,看着還是挺吸引人的。我們現在就盼着快點開學了。”
但因為疫情的突然變化,幼兒園老師給劉婷發來了推遲開園的通知,同時英語機構老師也發來消息稱“我還要跟孩子再做一段時間的網友。”
而李豔和張曉源七八月份的課程也不知能否實現。“就算到時候説能上,我們也還是有擔心,到底要不要讓孩子去上,只能到時候再做決定。”
如何過渡 良好的習慣比知識更重要
韓瑞為孩子列了一個學習時間表,每天需要完成一百道數學題、認識六個漢字、讀一本英文繪本以及兩天背一首唐詩。在她看來,在比較規律的學習中,孩子也有了明顯進步。通過軟件讀繪本從開始的七十多分,變成現在的九十多分。“漢字認識的多了,孩子也更願意去自己讀書。前幾天去郊區玩,孩子脱口而出説了兩句與景色相配的唐詩。”在韓瑞看來,疫情開始後自己居家辦公,對孩子的學習也提出了要求,雖然學習有時會中斷,但是大多數時間都堅持下來了。“自認為不管從學習習慣還是獲取的知識量都有很大的收穫。”
已經在小學教學崗位上工作了十幾年的劉老師告訴記者,其實並不要求新入學的孩子掌握過多的知識。“有的孩子入學前就會四則運算了,或者已經學習奧數了,其實並沒有必要。超綱學習不僅降低了大多數孩子對於學習的樂趣,更給家長帶去了巨大的壓力。”
“相對於知識儲備,家長幫助將要入學的孩子們培養好的學習習慣更加重要。”劉老師做過多屆班主任,在她看來,一些孩子心理上還沒有做好成為小學生的準備,尤其在今年較為特殊的情況下。在幼兒園階段孩子的一些事情,都是由家長完成,現在應學會放手讓孩子自己去做。比如能自己整理書桌、收拾書包、儘量會寫名字、課堂上專心聽講。目前孩子無法返回學校,家長也應該注重讓孩子養成良好的習慣,對於坐不住的孩子,家長可以循序漸進地進行訓練,從坐15分鐘慢慢過渡到30分鐘,期間可以讓孩子安靜看書或者由家長給孩子講故事。“家長不用着急在學習知識上提前搶跑,應該注意的反而是習慣養成,這個對孩子未來發展更加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