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高考之後應該幹什麼?孩子讀什麼專業好?來聽這位高校教授的良心答覆

由 烏雅建義 發佈於 經典

  每年高考結束,家長們都要犒賞一下辛苦12年(有的更長)的孩子,學子們也要放鬆一直緊繃着的神經。於是,各種交通工具滿載着參加完高考的學生以及部分家長趕往旅遊目的地,這樣的戲碼一直要到高考分數出來,大家趕回來填報志願。今年,因為疫情,委屈了十多年寒窗的孩子們,很多同學可能要調整計劃,不能走或者不能走得太遠了。

  不能外出怎麼辦?我以為可以趁此機會想一想自己感興趣的專業。

  每年高考分數和各志願段劃線出來,都會有一些朋友諮詢:“我的孩子考了多少分,您對讀的學校和專業有什麼建議?”對此,我的回應大同小異:“學什麼專業,這是您和孩子要商量的事。很抱歉,我實在幫不了您。”而且我以為專業的志願指導機構也幫不了您。

  幫不了您,一是不瞭解您的孩子,二是對於未來要幹什麼,您的孩子更應該承擔思考和選擇的責任。他要通過讀大學去認識和學習未來的專業。現在有一種評估志願填得好不好的標準,那就是是否浪費了自己的高考分數。如果一分都沒有浪費,似乎就是好志願。現在要提出的問題是:“如果是他不喜歡的專業,四年的時間投入和經濟投入,是不是更大的浪費。”

  所以建議各位同學,還是先要認識自己、審視自己,想好自己有興趣、有一定專長的專業,等到成績出來,再看成績可以選擇這個專業的什麼學校,這才是更為靠譜的志願準備方法。

  你想幹什麼?適合幹什麼?

  和一位家長的交流

  我的意見是,在高考結束在填報志願前,先不要去估計自己的分數,而是先要要抓緊時間自我認知,發現自己想幹什麼?適合幹什麼?尊重自己的志趣、發現自己的優勢,然後可以按照專業、學校、地域的優先性選擇志願。

  為什麼這樣説呢?因為從小到大,我們一直在幹累積的事,累積分數進重點初中、重點高中、重點大學,對我們想幹什麼、適合幹什麼想得太少,缺乏生涯選擇和規劃。這已經導致了一定程度上的生命盲目和時間浪費。

  此前和西安經開第一學校的張章副校長交流,他説他們招聘的一名科學教師,是學海產養殖的碩士。這位新老師大學和碩士都是聽父母的,但自己的興趣不在海產養殖,現在實在沒有興趣轉過來應聘教師了。

  我總以為,在吃飯(養活自己)能夠基本保證的情況下,還是早一點找到自己的興趣,讀自己有興趣、適合自己的專業,為今後的人生早作準備更好。

  還有,大家一定不能為讀大學而讀大學。讀大學不是目的,生活才是目的,因此選擇大學和讀大學都要為生活做準備。

  曾有高校的朋友分享過這樣的現象:“今天有一大羣學生來找我簽字不去參加畢業實習,説是要去考研究生,我當時問他們考研究生的目的是什麼,回答讓人大開眼界。一致的答案,不想就業,不想工作。”“學生們覺得只要學生宿舍還可以住,就不去找工作。要賴到最後才去尋找新的落腳點。我暈了!”

  張章校長還提到了招聘另外一位碩士的情況,這位碩士參與應聘並不主動,落選似在必然,但他滿不在乎:“沒有關係,我再考幾年,去讀博士?”張校長問:“你為什麼要讀博士?讀完博士又怎麼辦?……”

  人生是不能逃避的,學校可以是人生的台階,但學校不能成為你永遠的避風港。

  如果都還沒有一個明確的志向、沒有研究和實踐的目標,就不要耗費時間和精力讀碩士、讀博士了,不要浪費你的人生。既然終究要走入社會,不如早一點去適應、去擔當。

  讀大學,幹什麼?

  一位朋友的孩子成績很優秀,考上了四川大學的臨牀醫學專業,五年讀完,畢業的時候,孩子對父母説:“過去這麼多年,我一直聽你們的。現在畢業了,我要你們聽一次我的了,我不想當醫生,我要當老師。”大學期間,他考過教師資格證,後來,他在一所中學當數學教師,幹得興趣盎然,成績斐然。

  談到這件事,父母很是懊惱,説早知道孩子一心想當教師就不必填報醫學專業,填報一個國內頂尖的師範大學對他未來的發展一定會更有幫助,而且還多浪費了一年時間。這是我見過的“三傻大鬧寶萊塢”裏的現實版的法罕。

  應該説,朋友的孩子是值得讚許的,儘管晚了一些,但他在大學找到了自己喜愛的職業,或者説找到了自己的人生,並且在大學時就在自己為自己未來的人生開始了某些準備。現實的情況是:很多學生大學畢業時並未為自己的職業、為自己的人生有所選擇,併為此做好準備,畢業時對自己未來的人生一片茫然。

  從1982年開始工作到2004年,22年過去,儘管一直在和學生打交道,但自己從來沒有想過什麼是學生。現在回想起來,因為從來沒有想過什麼是學生,自己評價那22年教的都是糊塗的書。

  2004年,成都市搞一個名師名校長論壇,請來了北京師範大學的林崇德教授報告,林崇德教授大概説過這樣的話:“台灣的高震東先生説,‘學生、學生,學習生存,學習生活’。”這對我是當頭棒喝。

  順着林崇德教授的話,開始思考什麼是學生,我找到了自己當教師的“北斗星”:狹義的學生是在學校裏,在成人、同伴幫助和影響下,學習生存的本領,獲得生活的智慧,體驗生命的意義、價值和尊嚴的人。學生到學校裏幹什麼來了?不是學“考”,而是學“生”。他們要學習生存的本領,獲得生活的智慧,體驗生命的意義、價值和尊嚴,這是學生到學校裏生活的意義,也是他們應該承擔的責任。而幫助學生學習生存的本領、獲得生活的智慧,並體驗生命的意義、價值和尊嚴,這就是教育的使命和責任。家長也好、教師也好,我們需要回到這樣核心和根本上來。

  “學生”是我自己思考和推動教育變革的“支點”,我以為,做家長的、當學生的,以及做教師的,也需要這樣的“支點”。

  問問家長:“你要孩子幹什麼?”恐怕大多的家長會一臉茫然,然後説:“考一所好的大學。”家長在讓孩子學“考”而不是讓孩子學“生”。

  我們也可以問在基礎教育階段煎熬的孩子:“你的目標是什麼?”聽到的回答可能也是:“考一所好的大學。”孩子是在學“考”也不是在學“生”。

  我們絕不否定考大學的價值和意義,找到和理解這樣的“支點”,只是想要提醒我們需要分清目的和手段:考大學只是手段,而且還只是某一個時期裏的不必用全部精力採取的手段,考大學是為了找到自己的職業,為了找到自己的生活。學習生存、學習生活,發現生命的意義、價值,找到自己值得過、並願意過的人生才是根本的目的。

  書歸正傳,志願填報和選擇,是比着分數選學校,還是根據自己興趣選專業?我想還是根據自己的興趣和志向選專業。

  有一個理論是“1萬小時理論”,大致是任何人如果想要在某一領域變得十分出色,都需要經過至少1萬個小時的刻意研究和訓練(注意,是刻意的,而不是“玩兒”,也不只是做這項工作)。也可以説,經過1萬個小時的刻意研究和訓練,你可能在某一領域變得出色。

  可以這樣推論:如果只是因為學校的名氣,只是因為想不浪費自己的高考分數,選了一個自己並不喜歡的學校,浪費了大學四年可能的幾千小時的刻意學習、研究和訓練實踐,你也就失去了成為某一領域可能出色的機會。

  因此,高考的學生高考一結束就應該好好想想自己喜歡幹什麼,能夠幹什麼,找到自己的興趣和專長,然後根據分數選擇這個專業的不同層次和水平的學校。如果學生和家長還沒有做過這樣的審視和分析,現在就不要忙着看自己的分數適合讀什麼學校,而是要先找到自己、認識自己的興趣和專長,結合自己的分數去選擇志願。

  也有的對考試成績不太滿意,就像上飛機時沒有坐上頭等艙,自己的座位只能在經濟艙,並且坐在了飛機後面。怎麼看這個問題呢?對坐頭等艙和經濟艙,比爾·蓋茨説:“頭等艙比經濟艙飛得快嗎?”這種説法是有一定道理,但必須承認,頭等艙會先出艙門,就像入職時很多單位要先看你是哪一所學校出來的一樣。因此需要承認和接受差異,但我們還應該這樣想:人生不是隻出“艙門”,走出“艙門”,你如果有力氣可以快跑幾步趕上他,可以在以後選擇新的工具趕超他。

  人生的旅途不是上飛機搶座位,然後比賽誰先下飛機走出“艙門”,路長着,人生也還長着。還要更進一步説,趕超本身就不應該成為生活的目的,走好自己的路,過好自己的人生才是目的。

  陳大偉

  成都大學師範學院教授,主要研究教師教育、課程與教學改革,在倡導教師幸福生活、校本研修、觀課議課等領域有比較深入的研究和實踐,併產生了廣泛影響,被譽為教師教育的“橋樑專家”,主持國家精品資源共享課“教師職業道德”。

  圖 | 包圖網

  編輯 | 向穎

  責編 | 黃月

  審核 | 白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