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名校資訊,小墨
家庭教育是什麼?是父母對孩子的督促和引導,更是父母自身的一言一行。
孩子的狀態,往往是大人狀態的鏡像。孩子天生具備模仿能力,會讓他下意識地去模仿身邊人的舉動。
除此家長要關心的不僅僅是孩子的學習,輔導作業,參加家長會,更多的關注點應該是孩子的內心。
在家庭教育當中,生活中的點滴細節,都可能成為改變孩子的習慣,行為等方式,藴含中教育的意義!父母做好細節,做好自己,在教育孩子的道路上,就已經成功了一大半!
看到知乎有網友提問:孩子就算餓死也不吃韭菜餡的餃子,怎麼辦?
大多數網友的觀點是,不吃就不吃吧,每個人喜歡的食物都不同,都有選擇和拒絕的權利。
我媽總跟我抱怨小外甥太挑食了,要如何是好呢?卻沒想過,小外甥不喜歡吃的東西,不是壞習慣,只是他有自己喜歡的,有自己不喜歡的!
他表現出不喜歡吃某樣食物,不是他挑食,是他選擇食物的一種底線,懂得抗拒,會説“不”!!
別一直要求孩子喜歡你覺得應該喜歡的,為了變成所謂的不挑食乖寶寶,而不表達出自己的喜好,對孩子來説是一種壓抑,一種無心中巨大的傷害!!
以免所謂的聽話,懂事,壓抑了孩子的自我,變成一昧的遷就,成了“討好型人格”。
允許孩子説“不”,不代表父母每次都讓步,而是讓孩子學會一種生活態度,不是所有的東西都要逆來順受,每個人都有表達自己的權利。
從小教孩子學會接受拒絕,孩子才會習慣被拒絕。
其實在做好自己的基礎上,給孩子足夠的陪伴,這本身就是一種教育。
在孩子小的時候,他們會學着父母的樣子説話、走路;大一點,他們會學着父母的樣子自己拿着勺子筷子吃飯;再大一點,他們會學着父母的言行舉止和別人相處,為人處世!
在羨慕別人孩子優秀的時候,先看看別人家的父母有多優秀。
孩子天生沒有好壞之分,重點在於父母的教育,這才是區別,關鍵。
網上曾經有一個近十年高考狀元父母職業的統計表,其中,教師佔的比例最大,35.09%,其次就是公務員,打工人員和農民只佔了很少的比例。很多優秀的父母,孩子成績基本不會跑偏,而那些資質平常的父母們,孩子甚至連考高中都困難。這不僅僅是資源分配的不對等才造成這樣的結果,更多是父母思維的差別。
父母是孩子最好的“玩伴”,你可以陪他瘋狂撒歡,也可以陪他安靜的讀書,還可以陪他漫步於大自然,又或者跟他一起研究他喜歡的玩具等等。
有時候即使什麼都不用做,就靜靜的在旁邊陪伴,欣賞他,看着他,都是一種美好,一種無聲的教育。
最好的管理莫過於示範,最好的教育莫過於感染。
你希望孩子善良大方,那父母就樂於助人,不斤斤計較!
你希望孩子積極樂觀,那父母就不要怨天怨地,遇到坎坷要積極對待,不逃避!
你希望孩子愛讀書,努力讀書,那父母就要一直前進,不斷進步,少看手機多讀書!
教育孩子,也就是教育自己!培養優秀的孩子,父母就要做好榜樣,跟孩子共同學習成長!
父母學會傾聽孩子的內心世界,才能理解孩子的弦外之音,更好地與孩子進行有效的順暢溝通。
1、少説多聽。在日常生活中,家長要耐心多聽,並鼓勵孩子多表達自己的想法,瞭解孩子真正的需求是什麼。
2、選擇多種方式跟孩子溝通。能面對面暢談是理想的狀態,可家長不知不覺的在這樣的模式中變成了説教,適得其反。家長可以多陪伴孩子看書,散步,運動,或者通過書寫信件的方式跟孩子交流,傾聽他們內心的聲音。
3、尊重並信任孩子。孩子的潛力是無限的,不要輕易對他們產生失望,放棄的念頭。學會尊重,信任孩子,他們才把你當成真正的朋友,願意跟你分享自己的秘密,心裏話。
在網上看過一個視頻:孩子問爸爸:“爸爸,你説人魚小姐能飛嗎?”
爸爸繼續手中的工作,大聲斥責:“腦子天天亂想什麼,好好讀書。”
孩子將做好的小花送給爸爸,卻被貼上“一天到晚瞎折騰”的標籤。
爸爸的不傾聽、不在意,很容易就打擊了孩子的想象力、創造力和好奇心,孩子面對學習不再積極主動、逐漸對學習失去興趣。
孩子的世界跟大人的世界是不同的,他們有什麼想法與你不同時,不要急於批評和否定。靜下心好好聽聽,也許你能發現孩子世界中的美好。
教育孩子,就如同種花草一樣,瞭解特性,因材施教,從傾聽中理解孩子。
學會傾聽,禮貌的傾聽,用心的傾聽,從而做到真正的傾聽。
教育孩子,比表揚更有效的是鼓勵。
“表揚”是誇獎別人聰明,有天賦。即對這個人內在屬性的評價。也是肯定已有的,指向過去。
“鼓勵”是在別人幹成一件事情的時候對他説,你一定是很努力,所以才把事情做的這麼好。這是對一個人行為的評價。也可以説是着眼努力,面向未來。
斯坦福大學發展心理學家卡羅爾·德韋克,做了一個實驗:
研究人員將400名五年級的孩子分為兩組。
首先第一次實驗時,研究人員讓兩組孩子去完成一個智慧拼圖的遊戲。
當第一組孩子完成的時候,研究人員會對這一組孩子説,你可真聰明。
當第二組孩子完成的時候,研究人員會説,你一定很努力,所以才完成了這個任務。
然後研究人員進行了第二次實驗,這一次實驗研究人員給了兩組孩子兩個選擇,第一個選擇是完成和第一次實驗一樣簡單的任務,第二個選擇是比上一次更難的任務,孩子們需要學習新的知識才能完成這個任務。
然後結果出人意料。被表揚的,即被誇聰明的孩子,90%選擇了更簡單的任務。而被鼓勵的孩子,大部分都選擇了更難的任務。
德韋克最後分析説:
反之,誇獎孩子聰明,就等於告訴他們,成功不在自己的掌握之中,所以當他們面對難題時,往往束手無策,甚至放棄抵抗。
所以説在養育孩子的過程中,對孩子更好的讚賞方式是鼓勵,而不是一昧的表揚。
當孩子取得好成績時,請對他們説:“恭喜你取得了好成績,這都是你努力換來的,是你應得的。”
知識在於積累,天才在於勤奮!這樣的鼓勵不僅能讓孩子得到肯定,同時還會不斷的向前進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