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老師的內疚:學生研究生畢業後找不到合適的工作,感覺誤人子弟

一名大學教授為其培養的學生感到內疚。

這名大學教授所帶的專業為基礎學科,偏理論研究,工作機會相對較少,基本只能去高校或者研究單位,但隨着高學歷人才競爭的加劇,一些學生研究生畢業後遲遲找不到合適的工作機會。

其為此感到有些自責:學生是不是應該更早出來工作,去企業更容易,讀碩士,讀博士,畢業後反而工作機會變少了,有些“誤人子弟”。

某二線城市211大學教授,從事計算化學方面的研究。

歸國參加工作也有10來年了,組裏現在陸陸續續也畢業了幾個博士生。幾年來,和組裏的學生一起完成了多項科研項目,學生畢業時也都有領域內知名SCI期刊第一作者論文多篇。

不過,畢業的這些學生現在都還都在國外做博後,雖然他們都有回國就業的意向,但是一直都沒有找到合適的位置。

作為基礎學科,學生畢業後的去向主要是各高校和研究所,不過由於多年擴招的原因,博士進高校、研究所越來越不容易了。

雖然由於研究方向的原因,組裏的學生畢業時都積累了不錯的編程功底,但是僅憑這些又難以去和計算機科班出身的學生們競爭,所以學生想進公司從事編程方面的工作也會感到競爭力不足。

有時候想起來,真的有點誤人子弟的感覺。

與這名大學教授有同感的老師亦不在少數,比如下面這位。

同樣作為一個老師,在學生臨畢業前,找工作時,我還真是着急,雖然不是內疚的心理,但是心裏特別焦急。還好,目前為止我畢業的三個博士生,兩個女生去了985和211高校,一個男生去了省內最大的中心實驗室,發展還都不錯。碩士生有兩個女生去了公司,我幫忙給聯繫的,我希望我的學生們都有好的去向,也希望自己做個好人,好老師,積累下越來越多的好人脈,能儘可能給學生提供幫助。

碩士,博士畢業,在很多人看來,本應該有光明的前程,但現實並非如此。

從下面這名化工碩士的經歷中也許可以窺知一二。

化工小碩一枚,宿舍有個女博士就是做計算化學的,她們實驗室的碩士畢業之後基本上全部都要改行,因為企業根本就不需要這樣的專業,博士全部都要出國做博後,回國再進高校。

我現在研三,也在找工作,投技術研發類工作時,很多企業都會看你的研究方向,要是你的研究方向和他們不匹配,對不起,就算你是博士都不行。

而我的研究方向也是根本就找不到工作的,這個研究方向國內沒多少人做了。

我看到很多碩士因為科研方向不好找不到工作,只好去找銷售方面的工作了,而這些工作只要本科生就行了,碩士去做銷售或是行政真心是有點浪費的。

可見,人才的培養和需求的脱節,最終導致了高學歷人才的“難就業”。高校和研究所的職位是有限的,部分優秀人才可以脱穎而出獲得合適的工作機會,而大部分其它學生就只能被迫另尋出路。

而所謂另尋出路,大多數只能換行,或者去做本科生就能做的工作。研究生的學習經歷似乎沒有發揮應有的作用。

研究方向只是一種學習經驗,更重要的是讓學生把這種經驗應用到其它領域。就業既然是一種市場行為,由供求關係決定,不好就業説明市場不需要這種產品,或者説這種產品超前市場需求。

拋開高校和研究所不談,大部分企業需要的高學歷人才是工程技術人才,而不是要出高水平文章的人才,工程技術需要出來實實在在的產品,而不是SCI論文。

導師在給學生定課題定方向時,應該考慮一下學生的前途,有些老師讓學生做的東西僅僅是老師的個人研究方向和興趣,沒有為學生未來的發展做規劃,把學生當成免費的“科研民工”。

而學生在彼時彼刻卻是認識不到,或許那個課題對學生而言沒有絲毫意義,對於後續找工作沒有任何幫助。

如何培養高學歷人才,應該根據學生自身的發展規劃而定。如果學生打算讀博士進高校,那就讓其好好做理論與基礎研究;如果學生打算研究生畢業後去企業工作,那就按照工程技術人才的方向去培養。

這樣老師也不會為學生的前途而有“負罪感”了。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1514 字。

轉載請註明: 大學老師的內疚:學生研究生畢業後找不到合適的工作,感覺誤人子弟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