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郭靖,首先想到的是金庸筆下那個忠肝義膽、乾淨利落的大俠形象,他在《神鵰俠侶》和《射鵰英雄傳》中都是重要的角色,他所使用的神龍十八掌還時常被人用來説笑。在書中,他忠厚聰穎,悟性極高,經歷着實讓人羨豔,最後就連黃島主的女兒那樣一位不拘一格的女子也是為他所傾倒,不顧父親阻撓與他結為琴瑟之好。
他憑藉自己高強的武功在武林中獲得很高地位,他為人忠義,許多人都願意相信與追隨他。他後來崇拜忠臣岳飛和韓世忠,於是投入抵抗外敵,守護南宋的襄陽,不幸地是,最後襄陽失陷,他和黃蓉雙雙犧牲於戰場。
這是書中的郭靖,忠肝義膽、俠士心腸、積極投身於為國為民的事業之中。而歷史記載中的郭靖,雖也是忠心誠誠,但只是一方小人物,並未有如同金庸老先生筆下那麼飽滿而極富血性的形象。
時間依舊是南宋,我們需要從宋寧宗在位時的“開禧北伐”談起。韓侂冑為建立偉業,在一羣抗戰人士的幫助下,沒有做好充分的準備,就開始向金國發動戰爭。他將吳璘的孫子吳曦拜為四川撫副使,從四川甘肅一帶開始東西雙攻,想牽制當時的大國金國,使其精力分散後一舉進攻。
吳曦其人頗為謹慎,他並不認為這一戰有成功的勝算,畢竟金國的實力有目共睹,實在是冒險之措。最後他不僅沒有聽信於韓侂冑,出兵牽制,反而勾結金國獻上四個州被封蜀王。
第二年正月,吳曦投金已是蜀王,他馬上準備遷都成都,企圖與金人一起攻下襄陽。同時他還作假頒佈了有損百姓的削髮左衽政策,另其一方百姓恨得牙牙癢。
當時的郭靖正擔任嘉陵江上游一帶的護衞隊首領,不肯屈於金而捨棄了田土財產,攜帶家眷及鄉民前往蜀中避難。
在此途中前期皆算順利,但吳曦不久知道此事,並得知郭靖老家處於四州範圍內,他擔心金國因此覺得自己投心不純而責備自己,進而不再支持於他,於是他驅趕郭靖一行,欲譴其歸家。郭靖一行畢竟不能同手持武器的官兵相持恆,無奈之下只能被迫向家鄉返回。
當隊伍行至白崖關,郭靖看着鄉民被官兵欺侮,他聯想到回鄉投金之下場必也是這般,心中悲愴。最後他保持一顆熾烈之心,不屈於金,投江而死。
歷史上的郭靖,並非大俠,但其忠義也是同樣金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