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海寧
受疫情影響,今年高校畢業生遭遇特殊就業季。半月談記者調查發現,面對嚴峻的就業形勢,部分高校、部分專業為追求就業率“好看”,變相要求畢業生提供就業證明等表格材料,以完成就業率的統計。令人煩惱的是,畢業生本就因求職而揹負較大壓力,卻還得分心配合“表演”。(7月12日半月談)
顯然,任何統計數據都應該實事求是,不應該有絲毫“注水”。以高校畢業生就業率為例,一旦數據不實,不僅影響就業形勢判斷,誤導保就業政策決策,還會對高校專業設置、專業規模、資源分配等造成誤導。為此,教育部三令五申嚴禁高校畢業生就業率造假。6月下旬,教育部再次下發通知,嚴格核查各地上報的就業數據。
從實際情況看,今年部分高校公佈的就業數據或接近真實。比如華南理工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截至5月25日,該院本科就業率為35.17%(其中籤約率僅14.48%)、研究生就業率為48.53%。山東科技大學交通學院畢業生近400人中,截至6月3日協議就業率23.57%。據媒體的報道,往年不少高校的就業率動輒99%。
即便數據已不好看,但從半月談記者調查來看,部分高校仍然存在“表格就業”的情況——只是紙上就業,並未真正就業。為了讓就業數據好看,有的高校拿報到證和檔案作威脅,強迫畢業生證明自己就業;有的打感情牌,搞道德綁架,讓畢業生幫母校“撐面子”;有的則軟磨硬泡“騷擾”畢業生,迫使其鬆口……而被迫實施就業造假的基本是高校輔導員。
由此可見,教育部要求嚴格核查各地上報的就業數據很有必要。此舉對高校無疑具有震懾作用,因為一旦發現數據造假,視情況予以通報並從嚴懲處。作為高校,顯然不想因為就業數據造假而“丟面子”、被嚴懲。但是,也有部分高校會心存僥倖,認為數據造假比較隱蔽,就業證明材料已被“做實”,因此不擔心上面來核查。
筆者以為,無論今年要求各地各高校嚴格落實“四不準”,還是嚴格核查高校就業數據,仍然是治標之舉。但在治標的同時還更應治本。比如不少人建議,應着力轉變高校就業評價機制,改變當前重就業數據、輕就業質量的評價方法。這種呼聲已經出現很多次,期待用改革回應這種聲音。
再如,完善高校畢業生就業數據統計。長期以來,就業數據由高校自己統計然後上報,這種單一統計機制給了高校自我美化的機會。雖然教育部門會進行核查,但每年幾百萬高校畢業生,再加上造假手段較隱蔽,核查難度較大、效果有限。只有多元機制同時統計高校就業數據,通過數據對比,就能發現高校就業數據有沒有造假。
在統計方面可借鑑他國的經驗。例如,美國高校畢業生就業率的統計和評估通常是由政府專職部門、職業界(包括營利性和非營利性的社會組織)和高等院校自身三者承擔。這種“三元化”統計,由於可以對比數據,就能防止造假。我國不妨對高校就業數據實行多方統計,教育部門或統計部門、委託社會組織及高校同時參與統計。
可能有人認為,多方統計有重複統計、浪費資源的嫌疑。其實,只要有利於就業數據真實準確,多方統計並非多餘。對於核查或數據對比發現的高校就業統計造假行為,也應該依據《統計法》嚴肅追責。因為高校就業數據真實與否,既關乎保就業的國策是否科學,也關乎畢業生的就業權益,還關係到我國高等教育的健康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