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的三國成語故事見於《三國演義》第八十三回,發生在夷陵之戰期間,相關人物分別為劉備、程秉、闞澤和孫權。原文如下:
近臣奏曰:“東吳遣使送張車騎之首,並囚範疆、張達二賊至。”先主兩手加額曰:“此天之所賜,亦由三弟之靈也!“即令張苞設飛靈位。先主見張飛首級在匣中面不改色,放聲大哭。張苞自仗利刀,將範疆、張達萬剮凌遲,祭父之靈。祭畢,先主怒氣不息,定要滅吳。馬良奏曰:“仇人盡戳,其恨可雪矣。吳大夫程秉到此,欲還荊州,送回夫人,永結盟好,共圖滅魏,伏候聖旨。”先主怒曰:“朕切齒仇人,乃孫權也。今若與之連和,是負二弟當日之盟矣。今先滅吳,次滅魏。”便欲斬來使,以絕吳情。
多官苦告方免。程秉抱頭鼠竄,回奏吳主曰:“蜀不從講和,誓欲先滅東吳,然後伐魏。眾臣苦諫不聽,如之奈何?“權大驚,舉止失措。闞澤出班奏曰:“現有擎天之柱,如何不用耶?”權急問何人。澤曰:“昔日東吳大事,全任周郎;後魯子敬代之;子敬亡後,決於呂子明;今子明雖喪,現有陸伯言在荊州。此人名雖儒生,實有雄才,大略,以臣論之,不在周郎之下;前破關公,其謀皆出於伯言。主上若能用之,破蜀必矣。”
按照小説的情節發展,夷陵之戰打響後,劉備大軍進展順利,東吳將領甘寧、潘璋、馬忠先後陣亡。孫權大驚失措,同意了步騭的建議,將殺害張飛的兇手範疆、張達交給劉備,並派程秉去見劉備,懇請劉備罷兵休戰。不過,劉備對此斷然拒絕,孫權更加心驚膽戰。此時,闞澤向孫權推薦由陸遜擔任大軍統帥,與劉備決一死戰。
本文要介紹的成語,是程秉被劉備趕走時的神態,叫做“抱頭鼠竄”, 意為抱着頭,像老鼠那樣驚慌逃跑,形容受到失敗後狼狽逃跑。這句成語的最早出處是《漢書·蒯通傳》中的“始常山王、成安君故相與為刎頸之交,及爭張黶、陳釋之事,常山王奉頭鼠竄,以歸漢王。”
夷陵之戰,是《三國演義》中非常精彩的戰役之一,作者也用了很大的篇幅來描述整個故事。不過,與歷史記載相比,小説中虛構的部分實在是不少,下面就針對上面介紹的這段故事情節做一個對比。小説中提到,在夷陵之戰開始階段,東吳就損失了甘寧、潘璋和馬忠這三員將領。然而,在真實的歷史當中,這三個人都並非死在夷陵之戰的戰場。
首先來談談小説中被沙摩柯射死的甘寧。關於甘寧的卒年,大概有兩種説法,一種是根據《建康實錄》記載的獻帝建安二十年(公元215年),還有一種是根據《三國志》相關傳記推測出來的獻帝建安二十五年(公元220年)。但無論依照哪一種説法,甘寧都是死在夷陵之戰前,與沙摩柯更是扯不上一點關係。
至於小説中描述的潘璋和馬忠,在歷史上也並非是在夷陵之戰中陣亡的。史料中沒有馬忠的卒年,但潘璋的卒年卻是一清二楚。《三國志·潘璋傳》稱:“(潘璋)嘉禾三年卒。” 嘉禾三年,是公元234年,既諸葛亮病逝五丈原的那一年。因此,潘璋之死與夷陵之戰也扯不上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