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雜談: 古代考狀元有多難?超乎你的想象!

孩子長大成人後最讓父母牽掛的應該就是學業了,現在一般如果能考上一個正經的一本已經算是非常不錯了,再往上考個清華、北大那就得擺酒席請客了。有人説現在能考上清華就跟古代考上狀元差不多,但是我覺得這話不對,差的遠了。雖然古代每年參加科考的人沒有現在多但是狀元真不是一般人當的。

歷史雜談: 古代考狀元有多難?超乎你的想象!

首先在古代跟現在不一樣不是你説參加科舉就能參加的尤其是明清時期科舉制度的完善程度達到了巔峯,電視劇裏邊經常出現一個詞叫“童生”。這個就是古代讀書人中的最低等級,所有未獲得國家正式學校學生資格的都叫“童生”,假如説一個童生想科考首先你得參加縣學的考試,這個考中了就有了一級稱號“秀才”。

歷史雜談: 古代考狀元有多難?超乎你的想象!

古裝劇裏邊經常會提到某某秀才,這個秀才就算在古代的縣城都是很受尊敬的。考中了秀才才可以説是有了一絲成為狀元的機會,到了這還得繼續努力參加三年一次的省城舉行的鄉試,也就是説最次也得在這停三年,這三年家裏條件好的還行,條件不好的就得一邊讀書一邊幹活餬口,如果一切順利三年以後參加鄉試考中了,那麼恭喜你成了“舉人”。

歷史雜談: 古代考狀元有多難?超乎你的想象!

舉人就算是非常了不起了,這個每三年全國出不來多少,舉人在古代就算是在編的官員了,就算不任職朝廷也給發放俸祿。到這很多人就放棄往上繼續努力了,因為有了舉人身份完全可以在任何一個地方某個一官半職,算得上光宗耀祖了,比起考中個秀才臭屁一輩子的好上不少了。

歷史雜談: 古代考狀元有多難?超乎你的想象!

如果還想繼續往上走覺得自己有能耐非得考狀元的,那你還得學三年參加“會試”這個也是三年一次,這個就算是登堂入室了,由禮部主持,皇帝親自任命正、副總裁,成績前三百的叫“貢士”這個也有叫進士的,但是嚴格來説還是的叫貢士因為進士其實是需要經過殿試考核的。

到了這我估計沒有不想搏一搏的了,還是每三年一次,通常來説由皇帝親自主持彰顯器重,但是一般都是委派重臣來辦這個,這個就不光是會寫就行了,就跟現在想進名牌大學差不多皇帝或者主持的重臣親自問幾個問題來觀察考生,其實能參加殿試的沒有庸才,差勁的都淘汰掉了可以説殿試上的全是國家最精鋭的學者。

一甲的前三名“狀元、榜眼、探花”這三個人才能叫“進士及第”其餘的就叫“進士出身”“同進士出身”,如果你以為考的好説的好就能當狀元了?那你就錯了,在古代還有個最重要的完全可以決定一個人一生官途的東西在考驗着你,就是“相貌”。

歷史雜談: 古代考狀元有多難?超乎你的想象!

在古代長的賊眉鼠眼的除非你是濟公不然別想上金鑾殿,所以説長相必須的大氣、端正、儀表堂堂,説白了就是在屬國外臣使者過來的時候你這個相貌一定要讓人覺得得體,不讓被外國人覺得本朝無人,所以説長相才是決定一個人能不能做狀元的重中之重。最典型的一位就是“鍾馗”他這個長相大家應該都有所瞭解,確實不好看就被皇帝嫌棄把狀元給別人了,鍾馗一生氣就撞死了,鍾馗的形象各位自己看就能發現其實他穿的就是一身官服。

歷史雜談: 古代考狀元有多難?超乎你的想象!

還有一個更厲害的叫“黃巢”這位也是奇醜無比,據説還是兇獸轉世,他也跟鍾馗差不多考了好幾次就因為長相無緣狀元,但是他不服啊你不給我狀元當,那我就坐你那!這不是後來他就給唐朝推翻了麼。

歷史雜談: 古代考狀元有多難?超乎你的想象!

相信看到這的朋友都明白了古代想考狀元有多難,為什麼古代人把狀元比作文曲星,其實也有映射“考狀元只有神仙能做到”的意思,現在雖然考生多,但是真的沒人在相貌上要求什麼,就這點來説比古代強了太多太多了。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1314 字。

轉載請註明: 歷史雜談: 古代考狀元有多難?超乎你的想象!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