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為什麼金輪法王沒有抓郭襄要挾郭靖交換九陰真經

由 公羊易綠 發佈於 經典


首先,金輪法王是抓住過郭襄的,但在戰時以大局為重要挾郭靖帶領襄陽城守軍投降。如果沒在戰時,金輪法王同樣可以輕鬆抓住郭襄要求換取九陰真經,然而他並沒有這麼做。
龍象般若功有多強,書中介紹密宗自從創建以來從未有達到過最高境界第十三重境界的人,金輪法王之前,修煉這套武功的人最好的也只達到第九重,而且最後還失敗走火入魔了。金輪法王修煉到第十重,威力大家也能看到了,不在修煉過全套九陰真經的郭靖、老頑童之下,因此可以預見,要是能達到龍象般若功第十三重的最高境界威力會有多大。
再看這一段——
郭襄大叫:“你騙人,我不來!你騙人!”好生後悔:“我實在見識太低,連這些粗淺功夫也不知道。”她怎知這“推經轉脈、易宮換穴”的奇功如何是粗淺功夫?實是他西藏密宗極深奧艱難的內功,奇妙處比之歐陽鋒逆轉全身經脈雖大為不及,卻也是一門極難修煉的怪異神功。不過練成之後也無多大用處,因此練者極少。當郭襄點他膻中、玉枕兩穴之時,他已暗自推經轉脈、易宮換穴,將另外兩處穴道轉了過來。郭襄落指時還怕傷了他性命,實則是為他解開了穴道。
“推經轉脈、易宮換穴”雖然不如歐陽鋒全身經脈逆轉的功夫,但是要知道歐陽鋒的功夫是從“九陰假經”中自己琢磨出來,可以説是九陰真經的創造者黃裳與歐陽鋒兩大高手合力創造出來,而九陰真經中都不具備這種能力,金輪法王憑藉密宗還未練到密宗武功最高境界就可以達到相仿的境界,已經證明龍象般若功的博大精深了。

金輪法王坐擁如此寶藏,並且單單這一種武學也是終生無忘練到最高境界,當然不會去覬覦別派武學了。
然後我們在逐一分析為何五絕對九陰真經趨之若鶩。
首先東邪黃藥師。黃藥師的武功駁雜,涉獵面極廣,光是能叫上名字的武功就有——彈指神通,玉簫劍法,落英神劍掌,旋風掃葉腿法以及碧海潮生曲等等,但這些武功真正最為高深、能跟其他四絕爭一日長短的只有彈指神通,而黃藥師所練的內功也不知道名字。
歐陽鋒成名武功是蛤蟆功和靈蛇拳,其中靈蛇拳被洪七公所破,並不是最高深的武學,蛤蟆功也被一陽指所剋制,所以歐陽鋒是最有理由爭奪九陰真經的人。
南帝段智興,武功是一陽指和段家劍法,不知道是什麼原因並沒有修煉段家最高深的六脈神劍,而光靠一陽指並沒有辦法傲視羣雄。
洪七公的降龍十八掌和打狗棒法是最為大家熟知的武功,而且單以掌法和棍法而論,並不比九陰真經中記載的功夫差,不過洪七公所練的內功就沒什麼出奇了。

王重陽武功天下第一,先天功也是道家非常高深的武學,配合一陽指可以達到意想不到的地步。不過因為王重陽早死,金庸也沒在這套武功上多做筆墨,而王重陽不同於洪七公和段智興武功得自上代傳承,他的武功似乎是自己創的,缺乏前輩高人的錘鍊。
五絕在第一次華山論劍的時候,大多還很年輕,功力也非極高,武學見識大不如第二次華山論劍時期。
其實可以參考金輪跟楊過探討武功那一段,金輪明確指出楊過功夫駁雜不純,貪多務得。原文如下
法王笑道:“人各有志,那也勉強不來。楊兄弟,你的武功花樣甚多,不是我倚老賣老説一句,博採眾家固然甚妙,但也不免駁而不純。你最擅長的到底是哪一門功夫?要用甚麼武功去對付郭靖夫婦?”
下文還指出楊過自己心理的想法
他東摘一鱗、西取半爪,卻沒一門功夫練到真正第一流的境界。遇到次等對手之時.施展出來固然是五花八門。叫人眼花繚亂,但遭逢到真正高手,卻總是相形見絀,便和金輪法王的弟子達爾巴、霍部相較,也是頗有不及。他低頭凝思,覺得金輪法王這幾句話實是當頭棒喝,説中了他武學的根本大弊。
既然金輪能指出楊過武功中的弊端,挑明他貪多務得的壞處,那麼金輪自己當然不會犯這個毛病。
其實類似的理念,在射鵰裏洪七公教郭靖時候也有表達,洪七公説要多教郭靖點功夫,但郭靖不要,只想專心練好降龍十八掌。洪七公還感慨了一番,説自己年輕時候什麼武功都想學一學,但最終發現,還不如結結實實精進降龍十八掌。

另外金輪此人自負的緊,參考黃蓉擺亂石陣那段,他一定要憑才智破解陣法而不願意用蠻力,這麼自負的人,讓他拋棄了自己本門功夫,去學對手的武功,他應該是不屑做的。
《九陰真經》是一部頂級武功秘籍的同時,它更是中原武林地位的代表,華山論劍中五絕對《九陰真經》所有權的爭奪,其實是一種秩序的建立。而王重陽死後舊秩序的崩塌和新秩序建立的需求導致了《射鵰》中對《九陰真經》新一輪的爭奪。
那麼金輪法王為什麼不爭《九陰真經》,答案就呼之欲出了。
首先,金輪法王不屬於中原武林秩序。
“武林秩序”之所以能夠存在,前提是有“中原武林”這樣一個共同體(或者説這樣一個圈子),依靠的是對彼此同類身份的認可,在此基礎上才會有秩序可言。歐陽鋒、裘千仞等人雖然為金國效力,但仍屬於廣義上的中原武林,大家都是圈內人。
而這種秩序對於金輪法王等外邦人士沒有意義,他們是不在中原武林秩序之內的外人,對於這種秩序內的地位沒有需求,同時中原武林也不可能接受他們作為武林的領導者。
另一個典型的例子就是《倚天》。在《倚天》裏,對屠龍刀和倚天劍的爭奪也只侷限在中原武林的範圍之內,而趙敏對刀劍的態度只有對傳言的好奇和對利器的喜愛,並沒有表現出像其他武林中人那樣熱切的慾望。

如果外邦要控制中原武林,靠的主要是籠絡和鎮壓,而不是這種象徵物的獲得。就像假如趙敏拿到屠龍刀倚天劍,她真的能“號令天下莫敢不從”嗎?顯然不可能,因為大家不認。那麼屠龍刀倚天劍對於她而言,不過是兩件好兵器罷了。同樣地,《九陰真經》對於金輪,也不過是一本武功秘籍,它可能很厲害,但意義沒那麼特殊。
在一定情況下,外邦對中原武林的控制能夠成功,從而形成一種新的共同體。例如乾隆年間政權穩定之後,召開朝廷控制下的“天下掌門人大會”,眾人爭奪玉杯(參見《飛狐外傳》),這就是建立在新圈子基礎上的新秩序。
更重要的是,在《神鵰》這部書中,《九陰真經》已經不具有建立武林秩序的功能。這是源於《神鵰》與《射鵰》兩書歷史背景和主要衝突不同。
《射鵰》書中主要講的還是武林內部的事情,雖然裏面包含了宋金之間的對立,但雙方已經停止全面衝突,更多是局部的爭鬥。在這種大環境下,武林是相對獨立的,最多涉及到一些拉攏、竊書之類的小手段。而《射鵰》書末引出蒙古入侵之事,並一直延續到《神鵰》全書,這把整個故事的基調改變了。蒙古對宋的戰爭是全面戰爭,《神鵰》中武林的主要注意力,都在抗蒙鬥爭的正面戰場上。
一旦抗擊蒙古這種事情成為了武林的焦點,領導武林的主要責任就是領導抗蒙鬥爭,領導人的產生依據也會發生相應變化。郭靖正是在這種背景下,通過大勝關英雄大會、襄陽守城戰、襄陽大會等一系列活動建立並穩固了其在武林中的地位。換言之,在《神鵰》中,以郭靖為首的武林新秩序已經形成,它的基礎是郭靖在抗蒙鬥爭中發揮的的領導作用和實打實的功績,而不再是某本具有象徵意義的秘籍。《九陰真經》在《神鵰》背景中,已經失去了其原有的武林功能,不再具有《射鵰》裏那麼高的爭奪價值。

同時,在金輪這邊,他們的主要任務也是服務於蒙古侵宋這樣一件大事業。在雙方已經爆發全面戰爭,數十萬大軍在襄陽刀兵相見的情況下,如果各自武林的領導人還執着於某一本武功秘籍,格局就未免太小了。
作為對比,還是提一下《倚天》。《倚天》的情況更加複雜一些,武林之間的鬥爭和抗元鬥爭是混雜在一起的,屠龍刀和倚天劍包含了類似《九陰真經》這樣的純粹武林身份,同時還包含了郭靖黃蓉流傳下來的“抗矇事業繼承人”這樣一層身份。抗蒙這條線在後半本書(主要是趙敏等蒙古勢力出場後)顯露出來,倚天屠龍的真正意義也正是在此時得到披露(萬安寺中滅絕所説)。
總而言之:
射鵰里民族衝突相對緩和,武林相對獨立,《九陰真經》作為武林地位的象徵,重要性高。
神鵰里民族衝突十分激烈,武林和民族衝突關係十分密切,武林地位來自於抗蒙而非《九陰》。
倚天里民族衝突激烈,但存在一個從暗到明的過程,屠龍刀和倚天劍具有雙重意義,也經歷了一個由純武林意義到抗元意義轉變的過程。
同時,對於金輪、趙敏這些“圈外人”來講,《九陰》、倚天屠龍這些物品並不具有它們在中原武林那樣重要的象徵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