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如那天一個寶媽説,孩子昨天晚上鬧了一晚上,也不為什麼,就是因為看電視,她想看小豬佩琪,我我給他換了《小豬佩奇》,她還是不滿意,非要哭。
仔細追問才發現,是當時電視有點卡,遙控器按幾下才管用,媽媽嫌孩子亂按會更卡,所以拿過遙控器給孩子放了佩奇。
很多父母不能理解孩子類似這樣的“無理取鬧”,但這背後都是自我意識發展在作怪。
除此以外,孩子還會有很多行為:
比如跟別的孩子搶玩具,很不友好,看不得父母誇別的孩子,佔有慾極強;
鑽牛角尖,固執任性;
常常在鏡子前觀察自己,開始在意別對自己的評價等等。
説到自我意識,這是一個非常大也非常複雜的話題,它帶出了孩子生活中很多問題。
首先,我們從自我意識的萌芽開始聊起。
"自我意識"是意識的一種形式,指主體對自身的認識,比如對自身機體及其狀態的意識,對自己肢體活動狀態的意識,對自己的思維、情感、意志等心理活動的意識。也就是我們經常問的,我是誰,我在哪兒,我要幹什麼等一系列“玄幻”問題。
嬰兒或兒童對自己的認識,需要從很簡單的問題開始,認識自己的腳,自己的手,自己的臉,再然後認識自己的想法,認識自己身邊的人,認識自己想要做什麼等等。
我抱着娃的時候就很喜歡讓孩子照鏡子,然後讓孩子動動小手,我動動他的小臉,看孩子能不能認出來鏡子裏的是我和他自己。相信很多寶媽都有一樣的好奇,而寶寶有沒有認出自己,我之前卻不會分析。
其實,這正是一個著名的“紅點”實驗的日常版。
紅點實驗就是在孩子的鼻尖上點一個紅點,然後將孩子放在鏡子前,觀察孩子的動作。
結果發現:
小於1歲半的孩子都是去摸鏡子裏的紅點,而1歲半到2歲的孩子,已經開始摸自己鼻子上的紅點了。
這説明什麼,孩子在一歲半到兩歲之間,已經有了自我意識。
1歲半到2歲之間,當孩子開始根據鏡子裏的動作來主動觸發自己的動作,然後用自己的動作去觸發鏡子裏的動作,這説明孩子能夠把自己作為主體來認知。
當孩子自我意識繼續發展,他能夠從照片、視頻中認出自己,這説明孩子有了明確的作為客體的自我認知。
到了三歲左右,孩子開始了人生的第一個叛逆期。這一期間屬於兒童人生髮展的第一逆反期。第一逆反期的表現是,幼兒要求行為活動自主和實現自我意志,反抗父母控制,這是發展中的正常現象。
孩子的要求很簡單,就是活動自主,和意志自主。
活動要聽我自己的,我的想法也要是自己的,為了證明這一點,哪怕父母控制下的活動,以及父母的意志和自己是相同的,孩子也要進行反抗。
當父母表現出對孩子的肯定和依賴,比如讓孩子參與家庭工作和決策,給孩子機會讓他體現“我很能幹”,孩子的內心才能得到滿足。
童年期的年齡範圍在6、7歲~12、13歲,屬於小學階段。
這個階段是孩子對評價特別在意的階段。
人的個性的初步形成,是從學前期開始的,而且孩子的評價體系也在逐步完善。
一、從輕信成人的評價到自己獨立的評價
以前爸爸媽媽説他愛護動物,是一個好孩子,孩子就會認為自己是好孩子,老師説一句他不是好孩子,他就會相信自己不是好孩子。
但是在自我意識發展之後,孩子可以逐漸進行自我評價。對於身邊人的觀察,會讓孩子形成客觀的參照系,而且由於自我意識增強,當外部評價和他自我評價不同是,孩子會表現出疑問,申辯,甚至表示反感。
二、從比較籠統的評價到比較細緻的評價
隨着評價體系不斷完善,孩子會明白,評價也不是簡單的全面批評,而是可以有不同局部的評價,他可以區分出爸媽對他馬虎的評價,不代表爸媽對他整個人的評價。
不過,孩子的整體自我評價能力還是比較差的,也容易受外界的影響,所以父母及老師對孩子進行客觀、公正、充滿鼓勵的評價,會對孩子的成長產生非常大的影響。
正如“期待效應”所顯示的那樣,當你覺得孩子是優秀的,孩子就會成為一個優秀的孩子,當你覺得孩子一無是處,孩子也會變成一無是處。
心理學上講“自我意識”有4個特點,瞭解這4個特點也很重要。
心理學講的意識性,就是有意識,區別於無意識和潛意識,所謂意識性,就是孩子已經可以對自我對他人和環境之前的關係有着明確、清晰的理解和覺察的能力和態度。
自我意識的發展,本身就是個體不斷社會化的過程,即在孩子開始進入幼兒園的階段時,他們會開始運用各種方式交朋友,發展夥伴關係,並在團體中尋找和定位自己的角色。
能動性指的是,孩子會主動的根據周圍環境來進行改變,不斷形成不斷更重自己的自我意識,然後通過自我意識不斷調節自己的行為。
當父母在批評孩子的時候,孩子能夠做出相應的改變,這就是孩子自我意識的體現。孩子的自我意識在不斷髮生作用,而父母雖然沒有明確發現這一點,但是也在利用這一點,也正是因為孩子的自我意識有主觀能動性,他才能夠進行行為修正。
同一性指的是孩子從小到大自我意識發展中維持相對同一。雖然孩子的自我是不斷髮展的,而且會經過長達20年的發展才能形成比較穩定的自我意識,但是正因為自我意識的同一性,才會使個體表現出前後一致的心理面貌,從而使自己與其他人的個性區別開來。
自我意識的形成過程中,需要家長不斷培養和正確引導,否則孩子容易出現錯誤自我認知、自我評價,變得過於自卑、過於自大、自尊心過強等問題。
自我意識的結構,從內容上可以分為:
生理自我、心理自我、社會自我;
從自我觀念上可以分為:
現實自我、投射自我、理想自我;
從形式上可以分為:
自我認知、自我體驗、自我調控
那麼怎樣引導孩子形成正確的自我意識呢?我們可以從自我意識形式的三個層面來學習。
自我認知主要是孩子知道“我是一個什麼樣的人”的過程。
我是爸爸媽媽最愛的人,我是一個內向的人,我是一個相貌平平的人等等……
這些結論的形成,伴隨着孩子的能否接受。
受到挫敗過多,會讓孩子變得自卑,自我認知過低,受到評價過高,會讓孩子變得自大,自我認知過高。
如果孩子面對負面的批評情緒很低,難以接受。
孩子從很小的時候就開始了自我體驗,爬、抓、扔、吃、摸……都在用一切方式體驗自己的生活的環境,之後,與人的交往,和爸爸媽媽的相處,時時刻刻都影響着孩子的自我體驗。
自我體驗是自我意識的情感成分,在自我認識的基礎上產生,反映個體對自己所持的態度。
孩子體會到開心,難過,失落,這些都是寶貴的情感體驗,它們不僅塑造着孩子的性格及自我,有了這些,孩子才能和他人形成共情,才有以己推人的能力。
所以,讓孩子擁有更多的自我體驗,才能讓他有更豐富的感受能力。
比如帶孩子多出去走走,帶孩子參與更多的活動,同時讓孩子注意體會自己內心的感受,從而生出更多的自愛、自尊、內疚、自豪等感受,孩子的人生會有更多的層次。
"讀萬卷書不如行萬里路",讓孩子親身經歷和感受外在環境,也是孩子更好的認識世界認識自我的方式。
自我調控是自我意識的意志成分,指個體對自己心理活動和行為的調節與控制,包括自我理想、自我監督、自我塑造、自我剋制、自我教育等層次。
父母教給孩子很多道理,最終需要靠孩子內化到自己心裏,形成自己的一套標準,進行自我監督和調節。
孩子自制力較差,也是因為在兒童時期自我意志發展還不夠的原因。
有人説,之所以讓所有的孩子必須在學校待到18歲以上再放到社會上去,不是因為有多少知識一定要在學校裏學習,而是因為孩子在未成年時沒有足夠的“踩剎車”能力,缺乏自我抑制,很容易因為衝動做錯事,所以讓他呆在相對安全的環境中。
對父母來説,小時候的孩子更多的是依靠父母來做監督,有些事情需要不斷提醒,需要樹立一個家長的權威,讓孩子在自我意識發展的過程中依然有所怕,有所顧忌。
另外,對父母來説,當孩子犯錯,要相信孩子有自我調節的能力,他們會吸取教訓,會反省自己,並且不斷調整,進行自我塑造。
孩子"自我意識"的培養的發展主要體現在四個方面的發展,千萬不要忽視孩子的自我意識,這會影響孩子的生活、學習以及人際交往,對孩子未來的成長影響深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