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不知道,古代日本人為了爭當中國小弟,竟然會互相打起來。
古代有一個坑爹的制度,它叫“朝貢”,也就是要周邊各國帶着特產,定期過來孝敬中國,聽起來似乎很爽,但實際操作起來並不是這麼美好。
特別是明朝,為了展示自己的大國風範,總是以高於市場幾倍甚至幾十倍的價格,買下這些特產。
曾經網上問:“馬雲給你一千萬讓你吃一口屎幹不幹?”網友義正辭嚴地説:我可以吃到馬雲破產!
巧了,當時明朝周邊的國家也是這麼想的,不就叫聲大哥嘛,我們可以叫到大明帝國破產,於是大家一口一個大哥,紛紛跑過來進貢。
這誰頂得住啊,明朝逐漸感覺身體被掏空,不得不下令限制進貢時間和人數,比如像規定日本“十年一貢,人止二百,舟止二艘,不得攜帶軍器,違者以寇論”,後面也多次限制入貢。
這就是明朝大哥的情況了,再來看看日本小弟的模樣,明朝初期,朱棣搶了王位後,迫切想讓日本來朝,來證明自己的合法性。
另一方面,由於倭寇問題一直存在,明朝也想讓日本處理倭寇問題,從源頭治理,簡直完美,為了防止倭寇渾水摸魚,明朝規定日本來的時候,必須帶一種紙質憑證叫“勘合”,所以這種貿易也叫“勘合貿易”。
原本明朝規定了,日本十年一貢,沒想到日本叫起大哥來,真是攔都攔不住,人和船越來越多,甚至一年來幾次,明朝支出越來越多,明明是皇帝打腫臉充胖子,卻要官員死撐,禮部只能大吐苦水。
《明英宗實錄》:“比舊俱增數十倍,蓋緣舊日獲利而去,故今數倍而來……計其貢物,時價甚廉,給之太厚。”
1467年爆發了應仁之亂,幕府影響力減弱,日本各地大武士——大名,紛紛崛起,崛起不是説崛就崛的,需要大量的錢,於是各大名紛紛派人前往中國撈錢,由於明朝一般只認一個小弟,所以往往會大打出手。
最典型的例子就是“爭貢之役”,從前有兩個大名,一個叫大內氏、一個叫細川氏,勘合貿易這麼豐厚的利潤,這兩個家族自然也想趁機撈一筆,兩家曾共侍一主,又相互敵視,所以常常相愛相殺。
明朝嘉靖二年(1523),大內氏派出宗設謙道,再一次前往中國進貢,死對頭細川氏為了對抗,也派出鸞岡端佐緊隨其後,細川氏到得比較晚,而且拿着的勘合也過期了(上一個皇帝的),而大內氏早就拿着合法勘合,早就在港口裏等着明朝召見。
本來故事發展到這裏,已經沒細川氏什麼事了,可是細川氏隊裏有個中國人,叫宋素卿。
宋素卿同志的父親,在海上與日本經商多年,還親手將兒子賣給日本抵債,所以宋素卿同志,很早就看清了人心險惡,於是他發憤圖強,成功地在細川家做了官。
這位老兄,見識廣博,精通官場之道,早就跟明朝官員搞好了關係,一上來別的不説,就先給市舶司太監(海關領導),送上一個大紅包。
這下好了,晚到而且拿着過期護照的細川氏,可以先入港接受檢查,早到還有新護照的大內氏,無端端變成了“非法”的。
而且在宴會中,鸞岡端佐等人還坐在較為尊貴的右手邊,這能忍?老實人都要黑化了
更何況宗設謙道一行人,根本算不上什麼老實人,裏面很多是武士、海盜,一言不合就砍人,於是他們偷偷打開倉庫,拿出按規定收繳的武器,放火燒了細川氏的船,然後衝進宴會里,鸞岡端佐還在高興地吃飯,糊里糊塗就被砍死了。
宋素卿在官軍的保護下,趕緊逃進紹興城內,宗設謙道在城下要人,守城軍不給,於是宗設謙道氣瘋了,憑藉着裝備精良、武藝高強,殺了幾個軍官和一些士兵、平民,大肆殺掠一番後奪船逃走了,後來宗設謙道一行人中,有幾艘船漂到了朝鮮,被朝鮮抓着送回明朝了。
明朝怎麼這麼弱呢?簡單來説,武士就是國家出錢養他們,每天專門研究怎麼殺人的一羣人,而當時真正的軍人(軍籍)很少,當地駐軍很多是農民、漁民充數的,平時種種田、捕捕魚,緊急時拿出來撐下場面。
明朝經過這件事之後,一下子害怕得不得了,趕緊下令關掉其他市舶司(海關),只留下廣東市舶司,然而貿易需求始終存在。
政府海禁這麼一搞,走私貿易就開始興起了,中國還出了一位海賊王汪直,統領了各國海賊,留下了名為onepiece的寶藏,於是海上海賊橫行,開啓了“大海賊時代”(大誤),當然那是後話了。
這場暴亂也反映了明軍的現狀,政治腐敗、缺乏訓練、資金不足,導致明軍的戰鬥力極差,不過這個事件之後,一批抗倭名將迅速成長了起來,連少林和尚也投身抗倭事業當中,明朝與倭寇的戰鬥,從此進入了新的階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