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中考指南 | 中考作文升格例談⑦ 語言張力,讓“準一流”作文華麗轉身

由 回秀蘭 發佈於 經典

張軍簡介


張軍,中學高級教師,成都市骨幹老師、金牛區拔尖人才,金牛區優秀教師。榮獲全國初中語文新課標課堂教學大賽一等獎,被聘為成都市初中語文送教下鄉培訓活動指導教師。

教育理念:發現生命的美好

語言張力,讓“準一流”作文華麗轉身

(成都十八中 張軍)

這類“準一流”文章,其優點自有其可取之處,不必細説;其缺點瑕疵明顯,普遍問題是:雖然有較好立意,但是不能很好的深化主旨或凸顯;最主要的,在行文上往往缺少語言的張力,就像“茶壺裏煮湯圓——倒不出來”,或者囉囉嗦嗦,道出來了也缺乏文采和感染力。

江蘇無錫市2019年中考作文。

要求: 以“門其實開着”為題寫一篇文章。門可以是生活中真實的門,也可以是想象中的門,如心靈的門、父母親感情的門、文學殿堂的門……

文體自定,不少於600字,詩歌不少於20行。

下面這一篇“準一流”作文,閲卷得分47分。

門其實開着

某考生

有人説,生活總會給人帶來意想不到的驚喜,但事實上,生活也會給你突如其來的打擊,讓你覺得命運把所有通向正常生活的門給你一口氣關上了。

初三的我,回顧待在初中的幾年,發現這幾年和別的同學相比,十分特殊。自七年級開始,病痛找上了我,從腳,到小腿骨,再到腰,我沒有幾天是完全健康的。生理上,雖然算不上骨折那一類傷害的嚴重性,但幾處病痛直接影響了我日常健康的行動,有人不是鼓勵而是嘲諷,他天真地對我説:"小傷而已,我都沒有聽説過,你完生可以正常的生活啊!”但一個人從未體驗過你的經歷,卻給出如此論斷,在當時,着實讓我涼透了心。那時彷彿命運關上了所有讓我與外界溝通的門。把我一個人關了起來。

心理上的影響並沒有讓我太難受,但是每天從一醒來就要開始經歷的撕心裂肺的痛苦;到晚上睡覺,也不放過你的痛苦;每個夜晚都會讓我輾轉反側,從睡夢中驚醒,幾年來從未讓我睡過一個完整覺的痛苦,將我推到幾近崩潰的邊緣。那種炙熱又冰冷的痛苦,總會給你不同的“極致體驗”。有時候,我不得不舉止古怪甚至粗魯,無端暴怒,在別人眼中做出一些所謂的“二流子”的行為,以此來緩解痛苦。漸漸地,我開始麻木了,將痛苦作為一種生活方式,獨自體會、感悟,嘗試去找尋那一扇為自己敞開,通向正常生活的大門。

有一次,在一段為數不多,我能夠正常生活的時間,我去爬了峨眉山。我選擇了走山路而不是坐車。前者所花的時間是後者的幾十倍,需要你花費的努力也更是後者無法相比的。但這條山路上,有浩渺雲海,也有深林古剎。有懸泉瀑布,也有高猿長嘯。不同的路,自有不同的風景。付出相應的努力,得到相應的回報,就像走在阿拉斯加的荒原上,與此同時,有人固然會躺在夏威夷的沙灘上,享受陽光。但當你忍受過刺骨的寒冷與孤獨,驀然回首,你會為自己所走過的路而驚歎;駐足觀望,你會領會到天地之壯闊磅礴,發現時間沉澱下的寶藏。

生活就像旅行,當所有人都在走的大道被一扇門關了起來,彷彿自己到不了終點。但繼續前進,你會發現門其實開着,只不過門後是另一條路,更長,更遠,更艱辛,更孤獨……但當你堅持下來,同其它人一同抵達終點時,回味起來,你所經歷的磨難會帶給你更豐富的經驗,更獨特的視角,以及更充實的回憶。以痛苦為師,以痛苦為友,以痛苦為敵,亦以痛苦為戒。如此看來,初中幾年,也有別樣的精彩,上帝有時會為你關上一扇門,在我看來,門其實開着。上帝想讓你推開門,去走那一條屬於自己,獨一無二的道路。

修改:“生活是一架天枰,一頭裝滿驚喜,一頭擔着打擊,當打擊重重地壓下去時,你會覺得命運把所有通向正常生活的門給你一口氣關上了。”

開頭一定明白曉暢並且扣題行文,可有可無的字一定刪去,留存下來的“精英”才字字有魂。所以可以改成:“生活總會給人意想不到的驚喜,當然也會給你突如其來的打擊,打擊來臨,讓你覺得命運把所有通向正常生活的門給你一口氣關上了。”但是這個改法並不吸引人,再次引導學生,如果是想表達生活有驚喜也有打擊,那麼可以用生動的比喻來形容,這樣修改文章會更加生動,自然升級。擅用修辭就是讓語言有“張力”的方法之一。

修改:初中這幾年,和別的同學相比,我十分特殊。自七年級開始,病痛就莫名奇妙地黏上了我,從腳,到小腿骨,再到腰,各個零件都在找我的茬兒。當我一瘸一拐地下樓時,我聽到的往往是嘲諷:"小傷而已,我都沒有聽説過疼成這樣的,你完全可以正常的生活啊!”似乎我疼得呲牙咧嘴是裝出來的,而且太礙他們的眼了,疼痛不落在自己身上是體會不到的,透心涼!那時,彷彿命運關上了所有讓我與外界溝通的門,陪伴我的只有疼痛!

語言要生動具體才有“張力”,有“張力”的語言讀起來給人愉悦感,生動具體的描寫就是讓語言有“張力”的方法之二。這段文字有點描寫,但不生動,怎樣生動?其一:需要感知這個場景,然後通過想象來尋找最準確的字詞進行描繪,把詞語激活,比如“病痛找上我”就不如“病痛黏上我”,比如“我沒有幾天是完全健康的”可以表達成“各個零件都在找我茬兒”;其二:需要具體,在什麼情況下被別人嘲諷?就要交代具體的場景“當我在一瘸一拐地下樓時”,被嘲諷後我心理會怎麼樣?用生動精煉的詞語去描繪出來“疼得呲牙咧嘴是裝出來的,而且太礙他們的眼了,……,透心涼!”這種語言就好,而且包含情感,比簡單的議論或者説教更具魅力。

修改:“門中”的孤獨並沒有讓我太難受,但是每天從一睜眼就要經歷的撕心裂肺的痛苦卻讓我無處可逃;你以為晚上睡覺了,疼痛就會“下班”嗎?我常常是輾轉反側從睡夢中驚醒,感受那種炙熱又冰冷的“極致體驗”。幾年來它從未讓我睡過一個完整的覺,將我推到幾近崩潰的邊緣。有時候,我不得不舉止古怪甚至粗魯,用無端暴怒來緩解痛苦。估計我是“天將降大任於斯人也”中的“斯人”吧,漸漸地,我開始對疼痛麻木了,將痛苦作為一種生活方式,獨自體會、感悟……那扇門似乎也在徐徐地打開。

這段開頭有個“心理上的影響”,如果這個是指被關的孤獨,那麼這裏直接寫成“孤獨”更好,明白曉暢而且過渡自然,好文章一定是行雲流水的;讓語言有“張力”的方法之三是賦予詞語情感,比如這句用擬人化表達“疼痛就會‘下班’嗎?”肯定好過“到晚上睡覺,也不放過你的痛苦”;學會用含義豐富簡潔的話給語段結尾留白,最後一句“嘗試去找尋那一扇為自己敞開,通向正常生活的大門。”就不如“那扇門似乎也在徐徐地打開。”而且改句與前後文的意思更加銜接。

修改:有一次,“疼痛”渡假離開了我幾天,我選擇去爬峨眉山,並且選擇了走山路而不是坐車。因為這條山路上,有浩渺雲海,也有深林古剎,有懸泉瀑布,也有高猿長嘯。不同的路,自有不同的風景,付出相應的努力,得到相應的回報。就像有人願意走在阿拉斯加的荒原上感受寂寞,與此同時,有人固然會躺在夏威夷的沙灘上,享受陽光。但只有忍受過刺骨的寒冷與孤獨,驀然回首,你才會為自己所走過的路駐足驚歎:驚歎天地之壯闊磅礴,發現時間沉澱下的“痛苦”原來也是寶藏。

去掉囉嗦語言,可有可無的話一定不寫,有些看似有道理的句子其實是在畫蛇添足比如:“前者所花的時間是後者的幾十倍,需要你花費的努力也更是後者無法相比的”。就應該刪去。在優美可感的語言中去彰顯自己的觀點,語言怎樣優美可感呢?可以用排比增加節奏氣勢,用對比引出思辨,這只是語言形式,關鍵是議論在具體的依託上進行,同時不能囉嗦,去粗存精,去粗存精讓文章有“張力”而且深刻。

修改:生活就像旅行,前行的大道被某扇門阻斷,似乎到不了終點,但堅持尋找,門後就會是另一條路,更遠,更艱辛,更孤獨……堅持下來,這些“遠”“艱辛”“孤獨”就會饋贈給你更豐富的經驗,更獨特的視角,以及更充實的回憶。初中幾年頻繁受傷的“痛苦”隨着初中的落幕它也謝幕了,感謝它的相隨,它讓我明白以痛苦為敵,亦以痛苦為誡,更應以痛苦為友,以痛苦為師,如此看來門是一直敞開着的!

怎樣去粗存精的議論?有“張力”方法之四:

首先教會學生把所有想表達的意思隨意寫出來,就是先“碼字”;其次,觀察文字會發現文字中可能有重複多餘或者錯位或者不合適的表達,也可能出現最能表現自己內心的詞語或者句子;最後,篩選組合,在精簡濃縮中尋找到最能體現自己觀點的語言,文字就在這樣來回搓揉中變得勁道而有“張力”了,議論一定簡潔。當然“存精”不是短就好,應該是最準確的表達最好,比如“你所經歷的磨難會帶給你……”小作者這句中的“磨難”可以具體一些,承接上句中的“更長,更遠,更艱辛,更孤獨……”就可以改為“這些‘遠’‘艱辛’‘孤獨’……”這樣表達就準確些。這段文字還有個與前文銜接的問題,已經是結尾了,總應該交代一下“疼痛”的原因嘛,這裏交代不清,可能會給人感覺晦澀矯情,這樣一改全文就更加流暢自然了。

佳作如美屋,字詞如建材。語言有張力,可以建構恢宏大殿;否則也就只有搭建出低矮陋室,令人不屑甚至被廢棄路邊。每個字詞是有靈性的,老師能引導學生挖掘這種靈性,匯聚彰顯這種靈性,一篇優美的文章自然形成。我們點化學生,就是讓學生學會激活字詞的靈性,明白寫文章語言必須有“張力”,這種“張力”更會引導學生挖掘主旨深化立意。當每一個字詞在文作文中熠熠生輝不可取代時,文章就自然立體可感,華麗轉身。我們的考生能明白這個道理,得到高分甚至滿分,自然水到渠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