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日的廈門大學山清水秀,花紅柳綠。一段時間來,廈門大學捷報頻傳:《自然·通訊》在線發表新型多價宮頸癌疫苗的研究成果論文,廈大博士後王大寧、博士研究生柳欣林和魏旻希為該論文共同第一作者;《科學》子刊發表在石墨烯基單分子電子器件的尺寸極限研究取得新進展的論文,廈大博士生趙世強、碩士生皮九嬋等為共同第一作者,博士研究生鄭珏婷、李瑞豪和碩士生魏珺穎也參與了該項研究工作……
近年來,廈大研究生培養質量有了顯著提高。以2020年上半年為例,廈大研究生以第一作者在Science、Nature及其子刊上發表高水平研究論文達10篇。成績的背後,無不透露着廈大在深化研究生培養模式改革上的用心和紮實。
培養環節?層層把關
廈大環境與生態學院2018級碩士生董事在她入學之初,最先拿到的材料之一就是一個綠色卡紙製作的“學術章”。這是她和她的同學們開始環學術領域“旅遊”的“護照”。在全校範圍內,每聽完一個專題講座或參與學術論壇,就可以打卡蓋章,積滿至少20個學術章才能最終參加答辯。
從“i學堂”到生態與環境講壇,從南強新睿講壇到三尺講壇,董事的“學術章護照”上留下了自己成長的足跡。在圖書館如何高效使用Endnote講座上學會了使用Endnote,讓自己的科研生活高效了不少。“遊歷學術山川大河”,再專注手頭“基於預測模型軟件對黃嘴白鷺進行分佈研究”,董事在學術世界入了門。董事説:“從一開始的湊章,到現在不為蓋章,我的學術章早蓋滿了。重要的是,這項學術習慣成為我的日常,讓我受益。”
事實上,廈大在研究生培養環節,加強培養過程管理方面下足了功夫,嚴格研究生開課管理、全面強化教學過程監控、開展博士生中期考核、加強論文寫作指導、嚴肅研究生學籍管理等一系列措施嚴格研究生培養環節,提高研究生培養質量。在大原則下,各個學院結合自身條件設計“自選動作”。
廈大王亞南經濟研究院2016級博士生李長洪在廣東汕頭家中剛剛完成了雲答辯,順利畢業,也拿到了offer。站在新的起點,他卻反覆回憶起初入學時候的“焦頭爛額”。
李長洪所在的學院要求第一學年學術性碩士研究生和博士生課程貫通,由學院統一開設經濟學系列平台課程,必修課8門,採用全英文教學。這對李長洪而言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為了課堂45分鐘的內容能掌握好,他課前預習,課後鞏固。45分鐘的內容他往往要花費幾倍的時間來消化。這樣的日子持續了兩年。
焦灼和付出是值得的。兩年時間,李長洪上了近20門全英文課程,參與了30多場國際會議,查閲了前沿學科材料無數,學術素養能力得到了飛躍。
實踐教學?築夢當下
食物如何在民族關係、國家認同中產生作用?不同民族因食物在思維體系上如何產生認知差異?為了更直接更深入地解決這些問題,廈大社會與人類學院2017級博士生巴責達在學校“研究生田野調查基金”項目的幫助下,來到新疆進入田野開展調查。
“我們常認為鄉音無改是一個人最難以磨滅的記憶,但最終卻發現食物也是。……食物的力量是巨大的,雖然它們僅刺激着我們的舌尖,卻因味蕾的觸動凝聚着許許多多的情感和記憶。”八個月的時間,巴責達留下了近17萬字的田野資料,為他博士論文的撰寫和未來學術道路的延伸打下了紮實的基礎。
為鼓勵研究生,尤其是人文社科研究生開展原創研究,廈門大學研究生院於2014年設立了全國高校首個“研究生田野調查基金”。廈大研究生院副院長餘自中介紹,以項目基金資助的方式,鼓勵研究生尤其是博士研究生走出校門、走進社會,通過田野調查在研究領域中探索新發現、提出新觀點、取得新成果。巴責達無疑就是當中的受益者:“田野調查被公認為人文社科領域最具深度的研究方法之一,學校的這個項目給了我們築夢遠方的有力支持!”
開闊視野?鼓勵創新
對於廈大新聞與傳播學院2017年碩士生肖舒文而言,在聯合國教科文駐華代表處的實習,註定是她人生中意義非凡的一段時光。
2019年,廈大設立廈門大學研究生赴國際組織和國家重點單位實習實踐資助專項基金,肖舒文成為首批受益者。在經過嚴格的選拔和專項培訓後,肖舒文成為聯合國教科文駐華代表處的一名實習生。
視頻製作與編輯、撰寫中英文稿件、與媒體溝通聯絡、公文寫作與翻譯、活動組織協調,與來自巴西、尼泊爾、比利時等七個不同國家的國際項目官員交流……三個月的實習,每一天都是新鮮的,每一天都在飛速進步。
圍繞提高研究生教育質量,培養具有全球視野、較強創新意識與能力和國家競爭力的高層次人才,廈大通過精心組織校內單位申報國家留學基金委的“創新型人才國際合作培養項目”,積極開展國家公派出國留學項目宣傳和推介工作,逐步完善廈大高素質國際化人才培養資助體系,打造來華留學品牌專業等一系列措施,為研究生教育創造更好條件。
此外,廈大也積極組織研究生創新實踐競賽系列項目庫建設項目,目前,已資助10個學院的10個項目庫。海洋文化科技創新創意大賽、研究生香山論壇、“源夢啓航”研究生創新實踐大賽、研創報國創新實踐系列活動、研究生創新創業大賽……在項目庫的支持下,廈大研究生們的創新思維和創新能力得到了有效提升。
(本報記者?馬躍華?本報通訊員?歐陽桂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