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扁鵲的紀念館在哪裏 扁鵲廟是怎麼建立的

由 圖門耘 發佈於 經典

新聞閣歷史事件欄目為您提供中國歷史、歷史故事、世界歷史、歷史人物、歷史圖片、考古發現、野史趣聞等一系列的歷史相關內容。

扁鵲紀念館

扁鵲的紀念館處在西安市臨潼區,紀念館佔地三十五畝,內設有扁鵲堂和扁鵲墓等八處景點。除了關於扁鵲的事蹟紀念外,館內還陳放了大量的中醫的器械材料,以及歷代積累下來眾多的中醫學典籍資料,給今人蔘閲。扁鵲紀念館可以讓我們追述他曾經的光榮事蹟,瞻仰他那高超的醫學技術,還可以令我們對整個中國的醫學發展有一定的瞭解。

扁鵲紀念館

扁鵲紀念館建築呈現出一個“中”字形,它由南北主軸,東西輔助的形式建成。其中神醫殿、扁鵲堂和杏林南北排列,東西由其他的配殿組成,構思極為巧妙。館內的神醫殿前,還設有一座高約二點五米的額扁鵲銅像,重大一頓,是根據《史記》裏扁鵲的形象鑄成的,手持枴杖,身帶藥壺,神醫風采盡顯。

現今扁鵲紀念館內藏有八百多件關於扁鵲以及中醫藥的史料和一些中醫學上的治療器材,以圖片和事物相結合的形式,生動地向人們展示了中醫的發展成果。另外在紀念館東邊的配殿中,展示的是中國由遠古到清末時期的中醫發展歷程。殿中陳列有文物五百多件,像手術刀、針灸銅人、煉丹爐甚至是千年的靈芝都有,可見紀念館在中國中醫屆的重要地位。其中的針灸銅人還是宋朝仁宗時期鑄造的,銅人體形和常人無異,而且銅人上身是可以打開的,它極具歷史和學術價值。而扁鵲堂中所藏的皆是中草藥,最令人驚訝的是那“千年太歲”靈芝,是扁鵲紀念館的鎮館之寶。

扁鵲廟

根據史書的記載,古代五大名醫之首的扁鵲死於公元前310年。秦武王當時因不慎腰部受傷,宮中的太醫一直無法治癒他的腰傷,於是就請扁鵲替他診治。當時秦國的太醫令李醯認為扁鵲會搶了他的官位,於是就派人將扁鵲殺死了。於是在扁鵲死後,百姓們就為其建了一座扁鵲廟,用來紀念他的功勞。

扁鵲廟

扁鵲廟,又稱鵲王廟,其修建於漢代,距今大約已有兩千多年的歷史了。扁鵲廟如今的地址是位於河北省邢台市內丘縣神頭村內,相傳這裏是扁鵲行醫的地方,也是扁鵲死亡之後埋葬的地點。春秋戰國時期,晉國的大夫趙簡子生了重病,晉國的醫生們都束手無策,最後是扁鵲治好了不省人事的晉國大夫趙簡子。趙簡子為了感謝扁鵲治好了自己的病,於是就將邢台內丘的土地作為封地賞賜給了扁鵲,於是這裏就成了扁鵲的第二故鄉,扁鵲也在此地安定下來,行醫採藥。

扁鵲廟是一座典型的北方道教廟羣,總佔地面積約為四萬平方米,整個建築羣由扁鵲殿、百子殿、碑樓等數十座建築物構成,規模宏偉龐大。有一條名為九龍水的溪水從扁鵲廟前流過,溪水之上有一座九龍橋。相傳只有從這座橋上走光,就會得到扁鵲的庇護,患病的人就會重新獲得健康,當然這只是一個傳説而已。現今的扁鵲廟,朝拜者絡繹不絕,到了每年的農曆三月更是人山人海,到處都是參觀朝拜的人羣。從這一點可以看出,千年前的扁鵲在現今還是有着很大的影響力。

扁鵲神針

在《史記》和諸多的傳説中,扁鵲是一個醫術高超出神入化的神醫,尤其是他在臨牀上的針灸運用,更是創造了令當時人嘖嘖稱奇的事蹟。由此扁鵲神針開始流傳開來,就是為了表現扁鵲用針的造詣至高,不過到了現代也指當年扁鵲所用過的醫治所用的銅針。

扁鵲神針

《史記·扁鵲列傳》中曾記載道,扁鵲令自己的主管針灸的徒弟子陽用針砭石,然後取三陽五會穴位刺下。這裏就提到了後人稱為的扁鵲神針,或者叫做扁鵲針。不過自司馬遷的《史記》之後,實在找不出多少關於扁鵲以及扁鵲神針的歷史資料了。

不過到了近代終於有了轉機,在中國的鄂爾多斯草原上首次出現了扁鵲神針。扁鵲神針主體直徑大約有三毫米,總長約為十三釐米,神針的頭部略微顯的粗鈍,神針的尾部還鑄造了精細的扁鵲形象,工藝在當時來説是及其細膩的,由於當時出自鄂爾多斯草原,所以很長時間都沒有將其同中原的扁鵲聯繫在一起。

後來扁鵲神針被張雅宗花重金收藏,而這扁鵲神針也在世人的眼光中顯現。已故的世界針灸聯合會名譽主席、中國中醫科學院副院長王雪苔認為,這枚神針是當今發現的保存最好、發現最早的,足以擔當“天下第一針”的稱號。而張雅宗也憑此針認定,當年的“扁鵲”實際上是一種高超的醫學團體,他們的有着共同的代號、圖騰。“扁鵲”就是繼承弘揚了黃帝時代的神醫遺風。


 

 

扁鵲玉龍經

實際上,《玉龍經》並不是扁鵲所作的,它最早出現在元朝由王國瑞借扁鵲神醫之名,撰寫的《扁鵲神應針灸玉龍經》,後簡稱《玉龍經》。後來到了明朝楊繼洲那裏,又被豐富和發展,成為現今所看到的《扁鵲玉龍經》。之所以取名“玉龍”,因為玉是取天地的精華方可成的,是精妙的事物。而龍則是窮極靈變的靈物,“玉龍”就是寓意此篇《玉龍經》中針灸的神妙作用。

《扁鵲玉龍經》

《扁鵲玉龍經》自稱是由當年春秋戰國時的神醫扁鵲親自傳授下來的,它涉及了人體的一百二十處穴位,針灸的應對是精妙無比的,經過上千年的流傳都沒有誤差,所以是經得起考驗的方法。只要按照《玉龍經》的方法下針,那些腰脊彎曲的人都能被治癒。

《扁鵲玉龍經》以詩歌的形式,向人們介紹了常見的雜症的應對措施。其中提到了中風要取囟門、神庭穴、百會穴,鼻塞要取上星穴,頭風病要在神庭穴用針刺入五分,至於兒童的慢驚風則可以斜刺印堂穴,難治的偏頭正風要先刺率谷穴,再依病症,多痰刺風池穴,非痰飲型則刺合谷穴。還有口眼渦斜的症狀,應取地倉穴,右側麻痹的刺右,左邊麻痹則刺左側。偶爾的發音嘶啞,説話不清,不能正常言語,就應該淺刺啞門穴,隨後病症就能除去等等。

《扁鵲玉龍經》雖説是後人借扁鵲之名而作的,有盜用名氣之嫌,但是不可否認的是它的確給中醫的發展帶來的一定的貢獻。中醫在《玉龍經》的指引下,也的確省去了不少功夫。

扁鵲脈法

扁鵲作為一代名醫,他在醫學上造就和貢獻,在春秋戰國乃至往後的很多年裏是無人能及的。相傳扁鵲的醫學老師是一個叫長桑君的人,傳授給他的,扁鵲經過多年對長桑君的醫學典籍進行研習之後,開始了四處行醫的生涯。

扁鵲切脈

扁鵲的本事之大不僅在於他對前人醫學經驗的繼承之深,更在於他能夠從前人的基礎上總結並提出一套完整的、新穎的醫珍之道,就是他所提的望色、聽聲、寫影和切脈,這些就是被後世中醫尊為法則的望聞問切四大法。據西漢的司馬遷撰寫的《史記》記載,扁鵲是中國歷史上首個將脈絡的診斷用以判定疾病的醫生,並由此衍生出了相關的理論體系。

切脈,就是中醫通過摸病人的脈象來判斷他的病理所在。切脈的具體做法就是中醫以手指按壓病人手腕上的脈搏動處,觀察病人的脈象怎樣,從而一次推出其五臟六腑的功能情況。扁鵲就是通過高超的脈法診斷,判別出了當時病人的病症所在,之後對症治療。不過脈象還是錯綜複雜的,脈象和內在的氣血、器官的聯繫並沒有明確的概念和方法可循,自然就不像現代醫學上的那樣一目瞭然。當時的扁鵲是是通過自身深厚的醫學經驗,在輔以脈法的幫助,弄清楚病人氣血同肝臟的關係,進而將氣血的凝滯虛實同肝臟的盛衰聯繫,再判斷病症情況。

後世的中醫是繼承了扁鵲的醫學,但可能也沒有傳其全部,但是科學的發展也能彌補其中的不足甚至是超越,但是中醫還是應該保存並持續發揚下去。

扁鵲針灸

扁鵲被後世譽為中醫學的開山鼻祖,那自然是有其獨到的後人無法企及的貢獻之處。扁鵲在前人的經驗基礎上,開創了中醫學上極其重要的“望聞問切”四大法,為中醫全面診斷病情提供了可靠的途徑。扁鵲另一個偉大的創新之處,就在於他實現了鐵針取代了砭石的改革。

扁鵲

古時候的針灸術早在扁鵲所處的春秋戰國時代之前就已經出現了,但是由於生產力和技術的限制,當時的針使用砭石來代替的,在《左傳》、《管子》、《山海經》中均有均有記錄。從五十年代開始的諸多歷史考古中,出土了很多小型的砭石,佐證了上面的記載。然而當時的醫術還不能將針灸術的實際功效完全發揮出來,這是時代的限制,不過到了扁鵲那裏,瓶頸終於被打開了。由於鐵的冶煉,所以在物質層面上已經不是問題,接下來的就是醫者的技術問題。

扁鵲出生在渤海郡的盧國,姓姬,名緩,眾人喚作秦越人。據説年輕時候的秦越人在機緣巧合之下,得一醫家長桑君的真傳,所以秦越人的醫學底子就是極為雄厚的。後來四處行醫的秦越人不斷積累了實際經驗,醫術突飛猛進。一日他路過虢國,聽聞太子病重去世,扁鵲便主動請纓為太子治病。這時扁鵲就是在弟子子陽的協助下,用針灸術以針刺太子三陽五會穴,不多久以為去世的太子居然醒來了,扁鵲也因此被認為能夠起死回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