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操盤手的立身之本

由 士振文 發佈於 經典

在市場交易中,長線有長線的思路,短線有短線的操作手法。問題的關鍵是投機者必須選擇最適合自己個性和具體市場特點的方法,作為自己基本的交易模式。但無論多好的理論、工具,都有硬幣的另一面。天下本來就沒有完美的交易理論和工具,各種交易模式都有自己的長處,也有自己的弱點。這個市場永遠不存在可以100%準確預測未來變化的技術和交易工具。所以,交易理論、工具正確運用的前提是,操盤者必須具備辨證思維的能力,這是立身之本。否則,再好的劍在不適合的人手裏都是廢鐵,再廢鐵在合適的人手裏都是寶劍。同時,即使在自認為有絕對把握和勝算的機會出手時,也還是應該作好風險控制的準備,防止判斷錯誤帶來的巨大損失。

交易技巧和知識可以學習,市場經驗可以累積,更重要的是要培養起成熟的心理並迅速付諸行動,這卻是一個長期的修煉、追求、領悟過程。作為一個交易員,每天都會面對很大數目的輸贏,責任和壓力是非常大。從理性的角度看局部的輸贏很正常,失敗的交易、虧損的交易是成功路上的一部分。而人畢竟不是神,真正能夠做到“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淡然的面對每天輸輸贏贏又非常地難。

古人云:“聖人有情而無累”,説的是聖人不是沒有感情,而是能夠控制感情,不讓感情成為行動的決定因素。作為一個交易員,由於輸贏而引起情緒上的痛苦和快樂很正常,只不過無論某一次交易結果是好是壞,下一次操作該怎麼做還得怎麼做,不能夠感情用事。控制自己的情緒、慾望這種事情,在一個充滿誘惑的世界裏,説起來容易做起來難。

所以我認為投機客不是“學者”、“智者”而是“學者”上的“行者”、“智者”上的“忍者”。行動而非説話,實踐而非理論,是一個職業投機者的本質特徵。某種意義上説,現代金融市場訓練有素的專業投機客,並非流行的科班教育體系可以培養出來,中外著名的高等學府也確實沒有相應的投機專業。

現代高等教學過於強調智性訓練,師生關係過分疏離的特點,並不符合培養一流職業投機客的素質教育要求。在我的想象中,中國古代琴棋書畫以及民間手藝、武術的學習中,強調師承,強調師傅帶徒弟的心傳法門,可能是培養職業投機客可以借鑑的模式之一。

我非常欣賞哲學思想,西方哲學的認識論,對投機者深刻的理解、把握市場運動非常有價值。而東方哲學對投機者心理修養和人生境界的提高,在詭譎無常的市場變化面前保持一顆平常心,意義深遠。茶道和日本的武士道,一靜一動,對投機、對人生的真諦有着很好的詮釋。

在武士的培養過程中,知識的教育,智能的訓練,不能説不重要,但更重要的是武士人生態度、品格意志的培養,包括超然物外、淡泊名利的精神境界,從容不迫而又果斷無畏的犧牲精神和行動能力,壯士斷臂的勇氣,對痛苦的超強忍耐力等等,這一切不正是一個典型的操盤手必備的個性特徵嗎?

成功的交易不是集體思考、決策的事業,而更像是一個投機者個體孤獨的心理搏鬥遊戲。這種孤獨表現在:漫長的交易學習過程就像一個人走夜路,茫茫荒原,不知何處是盡頭;分析思考市場行情變化,讓投機者體驗到的是獨自面對未來不確定性的痛苦無助;臨場決策、操作的背後,隱藏的可能是投機者面對黑洞般的恐懼和對自身安全的深深憂慮,等等。

一個不能忍受孤獨、一個缺乏自主性、一個人雲亦云、沒有獨立思考能力的人,註定不可能成為一個出色的投機客。在投機者內在的心理修煉和精神超越方面,古老的東方文化可能是交易者自我拯救的智慧之源。包括茶道在內的東方文化的精神氣質,也許可以在市場交易中讓我們頭腦更加清醒,行為更為理性。

“茶道的要義在於內心平靜、感情明澈、舉止安詳,這些無疑是正確的思維和正確的感情的首要條件。隔斷了嘈雜人羣的形象和聲音的斗室,其徹底清淨本身就引誘人的思想脱離塵世。”

高明的投機大師的精神世界是和哲學相通的。不信,你聽聽投機大師斯坦利克羅下面説的這段話,不就是茶道精神在市場交易中的活學活用嗎?

“當我發現自己被那些很明顯的矛盾説法和人為的事後宣告和準分析搞得迷亂、不安時,我的做法是把自己與這些所謂的消息隔離開來。取而代之,我把注意力集中在一個詳細而有實效的技術因素和指標的分析中去——試圖從混亂中尋求到條理性。這段間歇最好在隔離狀態執行,遠離各種打擾和善意的建議者。隔離狀態與期間穩定以及與分析的清晰和高質量看起來是有一種相關關係的”。

金融投機的成功之路並不神秘,也不是完全無跡可尋,它是建立在兩個方面之上的:一是投機者對市場交易的基本思路頭腦清晰、胸有成竹;二是投機者對人性的弱點了若指掌,這種認識既包括對人類千百年來亙古不變的本性,如希望、恐懼、貪婪、僥倖、自負等的洞察和了解,也包括投機者對自我特殊的個性特點、性格缺陷、行為習慣的深刻反省。

有人説,交易世界沒有專家,只有贏家和輸家。姑妄言之,姑妄聽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