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西南交大保研成績造假追蹤:還有疑團待揭開

由 鍾離黎明 發佈於 經典

近日,西南交通大學本科生陳玉鈺保研成績造假被曝光。校方迅速進行嚴肅查處,並及時向社會公佈了涉事人員處理結果。

父親是大學老師,女兒是同校學生,篡改成績的則是“師叔”。這一利用熟人圈關係,暗箱操作、近親得利的現象,踐踏了教育公平,引人深思。

將補考分數計入保研成績

如無意外,再過3個月,陳玉鈺就能如願被保送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網絡空間安全學院研究生。

早在去年11月,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公示的2020年擬接收推薦免試研究生名單中,西南交通大學茅以升學院2016級信息班的陳玉鈺入選。然而,臨入學前,她的推免生招錄資格被取消。

今年6月初,這位女生被同學聯名舉報。她在大學期間所修21門工科基礎必修課中,有多門課緩考補考。學校規定補考和緩考成績在保研計算中只能算60分,而陳玉鈺卻是例外,以補考分數計入了保研成績。學生們質疑這是公然造假,踐踏規則。而後的官方調查結論,證實了這一點。

陳玉鈺的一位同班同學告訴記者,去年學院推薦免試攻讀研究生時,就發現她的成績有問題。但同學們當時有顧慮,一來她是教職工子弟,二來大家忙着研究生備考,決定將“反擊”延後。今年6月份,在辦好離校手續後,茅以升學院的同學們決定“發聲”。

陳玉鈺是教職工子弟的説法,之後得到校方證實。父親陳帆是碩導,母親和紅傑是博導,兩人都是西南交通大學信息科學與技術學院的教師。

6月11日,西南交通大學成立專項工作組展開調查。6月12日晚,西南交通大學發佈通告稱,2016級學生陳玉鈺在推薦免試攻讀研究生成績方面存在弄虛作假行為,決定取消陳玉鈺推薦免試攻讀研究生資格。

四門課程成績計算錯誤?

一名普通大學生,想要在保研推免中修改成績,豈非異想天開?真實成績一查便知,如此瞞天過海,是如何避開審查的呢?

在調查一週後的深夜,西南交通大學再發通報披露:該校時任教務處教務科科長尹幫旭,私下接受同事陳帆請託,為其女在緩考和課程替代中違規操作,致使四門課程成績計算錯誤。

在違規操作下,陳玉鈺既參加了《工科數學分析 MI》《工科數學分析 MII》《概率論與隨機過程》三門課程的期末考試正考,又參加了這三門課程的緩考。在推免成績計算中,這三門課以高分的緩考成績替代了正考分數。

此外,陳玉鈺在2016學年秋季學期選修《線性代數M》,課程成績為62分。因分數過低,她於2018學年秋季學期又選修了《線性代數B》,成績為82分。尹幫旭再次違規對上述兩門課程進行課程替代。

通過這些操作,陳玉鈺研究生推免主幹課平均成績由82.457分提高至85.029分,主幹課成績排名由班級第8名提高至第5名,從而達到其推免至更好學校的目的。

西南交通大學研究決定,尹幫旭違反工作紀律,濫用職權違規操作,免去其現任副處級領導職務,立即調離管理工作部門,給予其留黨察看兩年的黨紀處分,由管理崗6級降為9級的降級處分。陳帆違反廉潔從業紀律,師德失範,給予其黨內嚴重警告處分,記過的政紀處分,取消其研究生導師資格。陳玉鈺被取消推薦免試攻讀研究生資格,並給予記過處分。

如此“近親”怎麼能公平公正

官方通報中,陳帆曾是尹幫旭大學本科階段的專業課老師,兩人還師從同一博導。

記者搜索中國知網上收錄的8篇尹幫旭的文章中,有6篇與陳玉鈺父母聯合署名。

或許正是這種校園“近親”關係,讓陳玉鈺在求學路上順風順水。2016年,陳玉鈺通過自主招生方式,進入西南交通大學師資力量雄厚的“王牌”學院——茅以升學院。

受訪西南交通大學學生告訴記者,信息班共有23名學生,陳玉鈺成績並不突出,但大一就參加了照理只允許大三、大四學生或成績優異學生參加的國家級項目。

還有同學反映,大二時,她就以第一作者身份,發表了一篇被SCI收錄的論文。在這篇SCI論文中,其父母均有署名。

校方公佈處理結果後,部分公眾認為一碗水沒有端平,起不到震懾作用。根據《西南交通大學本科生考試違規處理辦法》,被認定為考試作弊及考試嚴重作弊者,分別給予留校察看、開除學籍的處分。

“違規補考、推免改分,這種監守自盜、徇私舞弊的暗箱操作行為,難道不是作弊?”茅以升學院一位學生質問:陳玉鈺僅被“記過處分”“取消推免資格”,對考試作弊被開除的同學來説,是否公平?

校方通報中提到,對陳玉鈺的處分依據《西南交通大學關於推薦2020屆優秀本科畢業生免試攻讀研究生工作的通知》和《西南交通大學學生紀律處分規定》。

記者查到,《西南交通大學學生紀律處分規定》第十八條規定:在評獎、評優、資助、競賽、就業等工作中弄虛作假的,視其情節輕重,給予警告以上處分。

隨着事件細節不斷公開,新增疑點也引發熱議。記者從國家企業信用信息公示系統、天眼查、西南交通大學招投標公示中查詢到,“陳帆”“尹幫旭”的名字曾出現在同一家公司的股東名單上。南京優榜圖大數據科技有限公司的法人代表名字是“和紅傑”,股東為“陳帆”,這家公司成功獲得西南交通大學的兩個招投標項目中,其中一個項目的評委名單中有“尹幫旭”。

西南交通大學相關人員向記者表示,學校會根據輿論反映的問題展開進一步調查,目前對陳玉鈺父母是否開辦公司並不清楚。記者多次撥打和紅傑的電話,一直處於無人接聽狀態。

高校必須擺脱“近親繁殖”的生態

本報記者:謝佼、吳曉穎

近日,西南交通大學本科生保研成績造假一事引發強烈關注。校方迅速展開調查,結論令人瞠目結舌,竟然是該校時任教務處教務科科長私下接受同事請託,為其女在緩考和課程替代中弄虛作假,提高研究生推免課程成績。

僅僅應熟人請託,一個教務科長就能讓規矩、流程、監督層層失效,讓紀律變成紙糊的柵欄,閉眼的老虎。

分析事件背後深層次的原因,則是高校生態的“近親繁殖”。

有調查發現,一些高校內部關係錯綜複雜。校領導和學術專家數十年深耕一地,人權事權財權獨攬,形成以師門、學派為紐帶的“圈子”。高校生態高度閉環,一榮俱榮,一損俱損;監督結構上“兒子監督老子”,既無動力,也無壓力。

正是因為“人情大於天”,大家低頭不見抬頭見,造成一些高校在評審上打招呼遞條子;學術上混臉熟貼名字相提攜;作風上稱兄弟攀交情搞關係;經濟上踩紅線謀私利貪便宜,有的連家用洗衣液、衞生紙都在科研經費中報銷……

“積之成者,正氣不足,而後邪氣踞之”,如果不打破一些高校院牆內的人員固化、思維固化和利益固化,“近親繁殖”必然會愈演愈烈。

高校是塑造祖國未來人才靈魂的關鍵場所,無比重要。全面依法治國、全面從嚴治黨,絕不允許高校成為法外之地。高校必須自覺建設風清氣正的生態環境,自覺接受黨和人民的監督。

具體而言,要大力打破門户之見,增強外部力量的投射,從監督中立規矩。

四川省紀委監委自2018年在全國率先改革試點,由省紀委監委向省屬高校派駐紀檢監察組。組長新提任者不從駐在高校產生,任職滿5年交流,現有人員經審核後明確其派駐身份。派駐紀檢監察組由省紀委監委統一管理,線索處置、立案審查調查等,直接向省紀委監委報告。

這一改革首次將省屬高校監督,由內部監督改為外部監督。監督者的工作績效、評先評優、選拔任用等,均從高校格局中剝離,和監督質量掛鈎。試點以來,效果較為明顯。絕大多數高校的問題線索處置量、自辦案件量,與改革前同期相比大幅上升。有專家認為,部屬高校的監督,也可借鑑這次省屬高校的改革經驗。

其次,要着力改變高校的生態結構,從進人用人、領軍培養、科研孵化、人才流動等方面進一步推動改革。通過公平競爭,讓英才湧現,讓庸才淘汰,讓拉關係的吃虧,讓守規矩的人出頭,以實現結構優化和正向激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