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課學不好就去讀藝術?聽聽高考分數601的藝考生怎麼説的……

蝌蚪課

您手機上的免費音樂課!

關注

經常聽到這樣的聲音,“我家孩子學習成績不太好,乾脆送他去學藝術吧!”

很多家長會將學琴、學藝術當做孩子人生道路上的一個捷徑,果真如此簡單嗎?小編只能説,“此徑有風險,選擇需謹慎!”

1

“沒有很高文化素養的人,是彈不了鋼琴的”

一直以來,包括學琴者在內的藝考生,他們身上被有意無意的貼着“走捷徑、成績不好,不學無術,好家境”等不太好的標籤。人們會覺得選擇學藝術,是孩子文化課成績不好的一條“退路”。

但文化課學不好,真的可以用學鋼琴等藝術來“補救”嗎?就此,著名鋼琴演奏家、教育家鮑蕙蕎給出她的看法:“沒有很高文化素養的人,是彈不了鋼琴的。”

正如鮑蕙蕎老師所言,真正學好藝術的學生,他們的文化素養也不會差。在藝考生裏面,從來不乏有勤奮好學且有藝術天賦的人,他們為了實現夢想,其付出的努力一點也不比常人少,就像下面要提到的這位李同學。

李同學是星海音樂學院19級鋼琴系一名大一學生,他的高考文化課考到了601分,我們都知道,這樣的成績即便放在專攻文化課的學生羣體中,也是一個不錯的分數,況且他是一名藝考生呢?

當學琴15年的李同學被問如何看待“文化課不好的人才去讀音樂。”這個問題時,他説,“一直以來,外界都認為文化課不好的才去讀音樂,他們有誤解也沒有辦法,但其實要讀音樂也是非常困難的。光聯考我從六點考到11點才出來,在裏面整整待了5個小時,心理壓力和生理壓力都很大……”

由此可見,學音樂不僅拼得是演奏技巧,還會考驗考生們的身心素質、文化沉澱,例如那些音樂知識背景,以及對音樂作品的感悟程度,沒有這些文化積澱,即便再高超的演奏技巧也會變得非常單薄,如花拳繡腿般華而不實。

2

天賦、後天感悟都不能少

學藝術並非人人都適合。想要學好除了文化素養,還要看其是否有一定的天賦和悟性,不能用功利主義的思維對藝術進行單一的判別,藝術與其他學科不一樣的是,天賦和後天的修養和悟性都是非常重要的,這一點鮑蕙蕎老師在視頻中也提到了。

正如她所言,當她發現一些孩子不適合走鋼琴專業的道路時,她會及時地提醒家長,雖然這看似“殘忍”,卻可以及時止損,不至於讓孩子學到最後才發現“竹籃打水一場空”,如果是那樣的結局才是悲劇。

3

藝考生背後的中國家庭

幾乎每一位藝考生的背後都有一個默默為之付出的中國家庭,就像上文視頻中鮑蕙蕎老師提到的故事,她曾接觸到的一個家庭為了給孩子提供更好的學音樂環境,家長將老家僅有的一套兩居室賣掉,父親住到單位裏,母親陪孩子去北京求學,母親與孩子在北京租住廉價的地下室,為的就是讓孩子考入理想的院校。

最終孩子也很爭氣,考入了理想的學府,並取得高學位。而他的父親卻依然住在單位或者朋友家,一直居無定所。

一個藝考生的逆襲之路,除了本人的努力,也離不開他家人的努力,多少個家庭為了讓孩子得到更好的教育條件,他們幾乎傾盡所有,去培育自己的孩子。

看到這裏,大家也就不難發現從家長的角度而言,藝考不是萬能的救贖,更不是把孩子丟到一個藝術培訓機構就萬事大吉了,孩子的學業成績離不開父母的態度。

一名優秀的特長生的“養成記”,離不開個人本身、學校,家長三方共同的努力。也正因如此才成就了那麼多藝考生的夢想。

沒有經歷過藝考的人沒有理由説藝考簡單。當了解了藝考生背後的種種,相信很多人對於藝考生就會有所改觀,不是成績差才去藝考,因為藝考生當中也有太多像前文提到李同學那樣文化課、藝考成績都很優秀的學霸。

因而,“文化課學不好就去讀藝術”這樣的觀點過於片面,讀藝術不是通往成功的取巧捷徑,與之相反的是,讀藝術更像一條萬人同過的獨木橋,只有經過激烈的比拼,才能像大浪淘沙一般留住優秀的人。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1484 字。

轉載請註明: 文化課學不好就去讀藝術?聽聽高考分數601的藝考生怎麼説的…… - 楠木軒